美文网首页文坛笔耕匠中华文学散文
《爱悟札记》之《歌唱到语文课堂中》

《爱悟札记》之《歌唱到语文课堂中》

作者: 一三二五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16:44 被阅读0次

        231025  歌唱到语文课堂中

今天,给孩子们讲的是李清照的《声声慢》。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把愁情写到了极致。短短一首词里,寄寓了词人的独居之苦、丧夫之痛、国破之悲。为了让孩子们懂得这旷世之浓愁、哀愁,拓展补充了李清照书写年轻时闲愁的经典之作《一剪梅•红藕香残》。欣赏理解之余,要求孩子们学唱由这首词而谱写的歌曲《月满西楼》。孩子们悟性不错,就那么听二遍就学会了。

没想到学会了这首歌,孩子们主动提出要学唱经典咏流传版的《琵琶行》。问他们为什么?孩子们说:“唱唱,课文背起来更容易。”这个理由很让某人满意,于是,让孩子们尽兴地学起了这首歌。

语文课堂里有歌声,在某人的课堂里并不鲜见。但这一学期,这一群孩子,还是第一次。

不能不说,经典咏流传里的这首《琵琶行》确实很不错。课后某人反复听孩子演唱的视频,感觉歌越听越好听,孩子们唱歌的样子越看越可爱。

《琵琶行》歌词是课文内容的完整展现,只是个别地方加了一点点反复。但演唱技巧性很强,有rap,有京剧念白,有变调。也许正是这种合乎潮流的全新创作形式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唱这首歌时,唱得津津有味,笑容满面。难度那么大,一下子就学会。

流传千古的经典,用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享受到,也是一件大好事。

相比较而言,很早以前由《一剪梅》原词改编而成的、某人特别喜欢的《月满西楼》就没能那么调动学生的情绪。道理很简单,时代变了,审美观念也变了。这个时代,需要的是《琵琶行》这样多元素、创新力度大的作品,因为,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多元而又创新的时代。这也是在告诉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用多元创新的方式传授知识,这样才不会被学生淘汰。

往后,某人会让更多的经典歌唱进入课堂,让语文课堂里有更多的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可爱的笑容。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雨

相关文章

  • 《爱悟札记》之《爱悟打气歌》

    爱悟打气歌 @所有人  麻烦各位老师为10班的孩子们写几句励志鼓劲的话,给孩子们的备考路再打打鸡...

  • 《爱悟札记》之《……》

    …… 宝葫芦刚才给我打电话,说是正赶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在电话里听到婆婆的嗓子哑了。 二弟两口子在...

  • 《爱悟札记》之《文不足,歌来凑》

    又到半月休,打乱了生活节奏,也消弥了灵感。无数次更文开头,又无数次放下,就像茶壶里煮饺子,里面有料,但就是倒不出来...

  • 《爱悟札记》之《马蟥》

    小时候在乡下干农活,最怕的是马蟥。因为它总是偷偷地爬到你的腿上,拚命地吸血,你不狠狠地拍打它,它永远不会停止。 作...

  • 《爱悟札记》之《惜别》

    这些年的独守修练,自认已经看淡生死,不惧离别,日渐淡定,但接到灵芝的电话,我还是有点震惊,随之而来有淡淡的失落。 ...

  • 《爱悟札记》之《探亲》

    早晨和老公通完电话,看着茶几上前两天准备的准备探亲的包裹,想着今天没课,忍不住又有探亲的欲望了。 拨打商务车电话,...

  • 《爱悟札记》之《解脱》

    今天的麻将娱乐新增了一个牌友,一个让我颇感意外又颇感亲切的人。 她和我的关系,非同一般。 她是我们前前任校长的夫人...

  • 《爱悟札记》之《馄饨》

    前几天在婆婆家,吃了纬姨、艳妹包的馄饨,觉得味道很不错。知道馄饨做工很简单,自己也能做,所以今天上午,特意去菜市场...

  • 《爱悟札记》之《难》

    今晚步行一个小时,到医院探望公公。 好几天了,公公的咳嗽还没有好。 昨天晚上,老公电话告诉我,老人家的情况不容乐观...

  • 《爱悟札记》之《心雨》

    得承认,不管你多努力,多用心修练,心都不可能永远像钢铁那样坚固不可摧。毕竟是血肉之躯,毕竟吃的是五谷杂粮。 有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悟札记》之《歌唱到语文课堂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ys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