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我们一群孩子从外面回来,看到院里有不少帶着红袖章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在来回搬运着东西。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干啥,就傻看着。忽然,有一个孩子叫起来,那不是我们家的东西!说完就往家里跑,他的两个弟弟也跟着跑起来。我们随后跟过去,原来是红卫兵在抄他们的家。那三个孩子过去要找红卫兵论理,让他们的父亲拦住了。他父亲和我父亲在一个工程队,是技术员。我们也不敢过去制止,只在远处看着。后来,一个个都让家长叫回家吃午饭了。
院里被红卫兵抄家的有两家,其中一家姓武,就是那哥仨的家,我们都管他们的母亲叫武娘。武娘人很好,我们经常去她家,找她那三个孩子玩,她从来不嫌弃,有时还让我们在她家吃饭。武娘手也很巧,她家孩子的衣服,鞋帽等,都是她自己做的。她老家是承德地区的,她们一家都喜欢吃酸菜,武娘也会淹酸菜。每到东天,武娘都要用大水缸淹好多酸菜,淹好了除自家吃,还要送给左邻右舍尝鲜。生的酸菜帮子也很好吃,我经常在武娘淹的酸菜缸里撕酸菜帮子吃。
酸菜缸里的水还能治冻疮。我那时一到冬天就冻手,有时两只小手冻得就像发面馒头。武娘见了,就去缸里舀上半盆酸菜水,再放几个辣椒,在炉火上烧开让我烫手。当然不能马上把手放水里,先用热气蒸,再慢慢用热水烫。这样烫几次就好了。我奶奶说,要不是你武娘,谁能治得了你的手?你给武娘做干儿子吧!武娘笑着说,我倒是想收呢,就怕侯队长和廖会计(我父母)不干。
抄家(小史记之十三)因为对武娘一家感情深厚,所以看到武娘的家被抄了,觉得很意外。当时我还想,武娘这样的好人怎么也成了坏人?后来我才知道,武娘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就是她的出身给她一家带来了麻烦。抄家究竟抄走了什么我不清楚,但我肯定,武娘家里没有什么金银财宝和很值钱的东西。
另一位被抄家的姓刘,他家有两个男孩子,我也经常去他家里玩。这个家的女主人对人也很热情,家里和武娘家类似,常常是门庭若市。他家的老大比我大几岁,也属于那种领袖级的人物,我们都愿意跟着他出去玩。
也是奇怪了,我们那个大院有好几十户人家,为什么只有这两家成分高的特别招人呢?他们这种有容乃大,随遇而安的基因和性格,很可能就是他们在旧社会能够出人头地的原因。
文革初期大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抄家成风,许多无辜的家庭都被红卫兵抄了。那时究竟有多少家庭被抄家,我没有查到可靠的资料,说不准,但有一个数字可以参考。按照公开的说法,当时“地富反坏右”等五类份子,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当时中国的人口为七亿,这样算下来,全国被抄家的家庭肯定不在少数。
写到此,我忽然想起一件事。电视剧《风筝》里有一个细节:红卫兵在抄韩冰的家时,抄出了一枚民国时的邮票,并拿它当作韩冰要反攻倒算,怀念国民党和蒋介石政权的证据。这里不讨论韩冰是不是军统特务,单就这件事来看,我认为这样的描写值得商榷。据本人亲眼所见,抄家现场是很乱的,屋里屋外堆满了东西,红卫兵们关注的是金银财宝,古玩字画以及发报的电台等,不可能注意到一枚小小的邮票。再说那枚邮票说不定夹在哪里,抄家者都是年龄不大的红卫兵,怎么可能像刑侦人员那样去仔细翻检所有的东西呢?当然了,电视剧毕竟是娱乐,也不可过于较真。
抄家(小史记之十三)抄家的红卫兵们对武娘和刘伯他们还是比较客气的,没有打骂现象,也没有把日用的东西,比如衣服被褥,锅碗瓢盆等都拿走。记得,红卫兵们走后,武娘和刘伯家很快就开火做饭了。
对这些所谓的“五类份子”,红卫兵和造反派们不光是抄家,还有批斗。有关批斗的事,请看下篇《批斗》。
抄家(小史记之十三)1
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