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说生活中我们需要仪式感。文中提到一个例子,说小学生入少先队,学校组织一个仪式,由家长给孩子系红领巾,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幸福。但有一个女孩子面前没有家长,她只能自己给自己系红领巾,所以她流下了委屈的眼泪。
为什么我看到这里,想到的并不是小女孩的父母家人怎么没有来,并不是责怪他们不重视孩子的仪式,而是学校到底为什么要组织这样一个活动,让一个孩子因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而感到羞辱,而哭泣?
我小的时候,入少先队是对表现优秀的孩子的奖励,是在老师的教授下,自己亲手系上红领巾,然后在少先队旗的前面站好,行队礼,拍照留念。我想很多孩子都有过这样一张照片,都有过这样的回忆。我还记得我拍照时候的自豪感,我入队了,我是骄傲的。但这和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能不能来参加活动没有关系,这是我个人的荣誉时光,是我在学校取得的优秀成绩,是我自己的事情。
在我们小的时候,上学放学是自己排队走的,周三下午放假是自己在家看电视,或者下楼在院子里找朋友们跳皮筋的。在我父母小的时候,游戏的项目是漫山遍野的跑,游戏的道具是自己动手做的。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父母的父母,是很少陪着孩子玩耍的,孩子是和孩子一起玩的。但是现在呢?小区院里根本看不到孩子们单独玩耍的身影,一个孩子身边至少跟着一个家长,到处都是父母家长忙着玩手机,孩子被拐跑的新闻。我们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了自己玩耍的能力,没有了专属自己的世界。现代的家长,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陪孩子玩,陪孩子写作业,陪孩子上辅导班,陪孩子旅行,要做的事情不要太多。
我并不是反对亲子活动,我也喜欢和孩子多多互动,多多了解,增进感情。但是,某些所谓的仪式感,真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吗?我们真的需要吗?
回到刚才那个案例里,那个女孩的父母可能因为工作忙,没办法来参加活动,也或许我们大胆的设想这孩子是没有父母的孤儿呢,这样的一个仪式,只能让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命运的悲惨。
而事实上,我小时候并不会因为父母没来给我系红领巾而伤心,因为其他同学的父母也没来。我不会因为我的爸爸骑着二八自行车来接我而羞愧,因为没有哪个同学的家长开着宝马来。我妈妈说过去没有商品房买卖,都是单位福利分房,结婚没人要求买房,新结婚的小两口分到一个一居室的房子都开心的不得了。我们今天需要的婚房,90平两室一厅,130平大三房,这些都是后来兴起标准,因为我们身边的人都有,所以我也该有。有多少姑娘为了别人结婚买了多大的钻戒而暗自下决心,自己也一定要这样的钻戒。看到电视里浪漫的求婚就想我也要这样被求一次。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被消费主义鼓吹,“必须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房子是必须买的,车子是必须有的,每年一次出国旅行是必须要的,身上穿的,平时吃的,孩子的玩具,上的学校,甚至学的特长班,到处都是所谓的“必须”,所谓的“仪式感”。我们追赶着流行,蜜月必须出国旅游,去不了夏威夷,那也得去一趟马尔代夫。孩子一出生就要去游泳,大一点要上早教班,双语幼儿园……但是真的,我们有没有停下来想过,我们需要这些吗?真的不是仅仅在横向攀比吗?真的不是我们的虚荣心在作祟吗?
最近个人信贷软件特别多,广告打的满天飞。鼓吹的信仰是,想要就买,你值得拥有?你值得拥有的是什么?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吗?买了你就负资产了,贷了你就被套牢了。真的应该这样吗?社会主流的风气好像有点偏了吧?
真正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亲情的纽带在哪里?真正的夫妻之间的感情应该靠什么来维持?是仪式吗?我觉得不是。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李大钊的女儿说爸爸教育她学要学的踏实,玩要玩的尽兴,她爸爸在工作之余辅导她学习,教她做人的道理,在她做完功课之后,带着她在户外玩了一场游戏,这件事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记忆中的爸爸并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是爸爸对她的爱,却完美的表达了,在她成年之后,对父亲的回忆也是甜美的。
夫妻之间也是一样,钱钟书杨绛夫妇,几十年的婚姻,仍然甜蜜温馨。并不是因为他们每年的结婚纪念日都送对方礼物,也不是每月的第一天丈夫都买一束花回来。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交心。你懂我,我也懂你的水乳交融,相濡以沫。
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人与人之间,真正重要的,应该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契合。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但绝不仅仅是“仪式感”所能完全表达的。除非这“仪式感”只是一个器皿,它里面装的是沟通,理解,真诚相待,否则所有的“仪式感”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