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情绪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在表达方式。能够 自我觉察,即当自己某种情绪刚一出现时便能够察觉,它是情绪智力的核心能力。 ---来源百度百科
考试前焦虑闹情绪;
心情不好闹情绪;
一件小事没顺从你意闹情绪;
一个月总有那几天焦虑闹情绪;
请问哪有那么多的情绪?当你意识到有情绪,你又能控几你技几吗?
(来源一位朋友的事例,为方便阅读,以第一人称叙述)
考试临近, 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好,于是陷入了焦虑,恐慌。依旧在和家人朋友吹牛逼说自己一定可以通过这次考试,却开始陷入焦躁不安,睡不好,遇见一件小事也可能让自己暴跳如雷。
昨天为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一直争论了很久,后来虽然最终得出了结论,问题解决了,可是心里一直不爽,然后开始烦躁,为什么要纠结这么一件屁大的小事,为什么不能让着我,为一件小事争论有意义吗?
于是在床上撒泼打滚,各种闹,折腾到半夜。突然,停了下来,意识到自己行为就像退化成一个小孩子,情绪波动太大,没办法冷静下来,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愤怒,于是通过各种闹腾的行为去希望引起关注,得到安慰。突然觉得就像出生不久的小孩子,当他需要抱的时候,就通过哭闹来表达,妈妈抱了他,他就安静下来,当妈妈需要忙的时候把他抱到婴儿床,他又开始哭闹,就这样一来一回,没完没了了。
就像阿德勒所说的观点,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就像个孩子,而孩子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有一个“行为目的性”,即通过一定的行为引起别人的关注
于是问自己,为什么会有产生这种烦躁,不能控几技几,好想把自己泡在冷水里,让自己冷静的感觉。
意识到这个,我结束了谈话,因为有人在一旁安慰,反而会起反作用,让自己冷静下来,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婴儿,当他不断哭闹但没有人理他的时候,他知道哭闹不能换来想要的需求的时候,他反而自己会安静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吸引力法则专家包伯·道尔认为,吸引力法则的原理是“同类相吸”,也就是说“同类”会吸引“同类”。因此当你脑中出现一个思想,也会吸引其他的同类思想过来。
就好比,本来因为考试而心情焦躁的我,当为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一直在争论, 心情被这件不愉快的事情打扰了,随后,就似乎越想越不愉快,甚至觉得天空一片灰暗,心情糟糕到了极点,精神萎靡不振,越想越气,恨不能去伤害自己,伤害别人去解决缓解情绪。
冷静下来后,反思自己,问题来源或许是这次考试,所有人都认为我一定可以的时候,我却通过消极的想法暗示自己,“不,我不行......”想明白后,我开始让自己放轻松,告诉自己,假如这次考不过就再试一次,就当作是积累经验。除了对自己重要的人外,这些小事不足以让我为此担心焦虑那么久。
既然问题出现了,不应该一味逃避,喜欢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只不过是逃避问题的一种心态,或许过程会是让人痛苦的,但只有解决它才能成为成长的一部分。
就像奶奶说的那样:“既来之,则安之。”
我们体现出来的“自我”,永远是不完美的,有改进的余地。就好比有情绪了,我们会想去发泄,不知道怎么排解就会焦虑,尝试反省内心,了解内心的真实想法,接受它,拥抱它,培养持久积极的心态,才会有和“自己”化解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