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史前人类之浅析(一)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3-01-09 19:10 被阅读0次

    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MG加州大学的历史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将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闻名全世界,但实际上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所称道。

    作者在本书的开头,开门见山表明了自己著述的观点:每个时代都要书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书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

    末学经过对《全球通史》一番认真阅读之后,对史前人类演化的有关方面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此作以下简要概述,算是自己曾经与世界历史失之交臂的一次弥补。同时,向热衷世界历史的有缘者予以分享。

    01、从类人猿到人类的演化

    地球形成于约50亿年以前,而大约40亿年前地球上才出现最早的生命,就是原生的单细胞生物。生物有从低级等级不断地向高级进化:由微生物进化到原始植物,如海藻;进而进化到无脊椎动物,如水母、蠕虫;最终进化到脊椎动物。

    这些脊椎动物约在3亿年前开始成功地适应陆地生活。最早适应陆地生活的是两栖动物,随后是史前时期的大批爬行动物,接着是鸟类,最后则是哺乳类动物。哺乳类动物在生物界占据统治地位已达6000万年。

    人类学家指出,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普通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其他科学家也发现了许多可以表明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联系的类似迹象。如:猿类血液的化学成分和人类的极其相似,猿类和人类身上有共同的寄生物,猿类与人类学习的方法也很相似。

    尽管不知道确切的年代和准确的地点,但可以肯定,早在4万年以前,人类,或者说智人(具有思维能力的人),终于出现了。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的基因,而不是改变自身的基因去适应环境。

    02、人类食物采集者

    民与食为天。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像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才是一种人类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

    人类凭借自己优越的智力发明了各种采集事物,持续生存的简单工具。比如:石刀,用兽骨、兽角或燧石为尖端的长矛,石制刀口的刮削器。

    还有抛射物结构的新发明,如用于捕牛的一端系有重球的绳索、投石器、投矛器和弓箭。当然,这些动脑筋、想办法做出来的工具其使用效率并不高,但随着不断改良,对于狩猎和采集事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旧石器晚期的技术比起早100万年的旧石器初期的技术先进,但就低下的生产力来说,它仍是原始的。事物采集者也没有成立任何正式的配备专制领导人的政治机构。他们组成一个个自治的团体,人数大约在20~50人左右。

    通过对现在仍然存在的90个食物采集部落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人类学家们发现,男人主要负责狩猎动物、提供肉食,而女人则负责采集营地周围所发现的一切可供食用的东西:植物块根、浆果、坚果、水果、蔬菜、昆虫、蜥蜴、蛇类、啮齿类动物、贝壳类等。

    在旧石器时代的几百万年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比此后的任何时候都更为平等,其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当时的女性对于团体获得事物的贡献不是说大于男性,至少是同等的。所以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内,并没有后来与“弱者”女性联系在一起的依从和卑下的地位。

    旧石器时代社会组织的实质是协作。从根本上来说,家庭和部落都是相互协作的团体,他们共同为生存,进行着潜移默化地艰苦斗争。

    03、人类食物生产者

    从食物采集者到事物生产者的转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当人类称为食物生产者时,一个无限广阔的崭新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从此,人类告别旧石器时代,跨入新时期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人与旧石器时代的人有两个方面的不同:他们不是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来制作石器;他们的食物来源大半甚至全部是靠栽培植物和蓄养动物,而不是靠狩猎或采集所获得的。

    这两方面的变化,以后者更为重要。新石器较旧石器要锋利、更经久耐用;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重大发明如犁和轮子,正是由于经过用磨过的石头制成的各种切削器的加工,使用起来会极为便利。

    在长期不断地生活实践中,他们自然会观察到种子萌芽,长出幼苗;有了水分和阳光,植物才会茂盛;植物在某种土壤中可以生长的很好,而有些土壤中不适合植物生长的规律。由于这种知识的获得,对原始人来说是很自然的;因此它们的生存就取决于对周围动植物的实际了解。

    尽管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懂得如何种养食物,但直到1万年前才转向农业。这些被用作食物的植物中,只有30种植物是主要食物,它们包括4种禾本科植物(小麦、水稻、玉米和甘蔗),淀粉为主的植物(土豆、番薯、树薯和香蕉),以及豆科植物(扁豆、豌豆、大巢菜、豆角、化生和黄豆)等。

    同样,适于驯养的动物也能在人类的饲养下繁殖,乐意吃人类提供的食物。欧、亚、非三洲的各个民族非常幸运,他们找到了能够提供肉类、牛奶、羊毛,并可作驮畜的各种动物。

    而美洲印第安人则没有获得类似的动物,所以,它们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他们只好与无峰驼、羊驼和驮马这类产于安第斯山脉、属于偶蹄目骆驼科的半驯化动物打交道。

    经过许多世纪之后,人类已经能让各种植物适应各式各样的环境并远播他方,从而在某个地区形成植物品种多样的农业。这样形成的先进农业具有生产力水平高,是人类生存有保障的巨大有点。

    于是,农业也就使密集的人口有了可靠的食物来源,使人类的文明也有了延续发展的基础。从最早的植物栽培过渡到农业革命,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它被称为“原始农业”阶段。在中东,这一阶段从约公元前9500年至公元前7500年止。

    在美洲大陆,这一阶段则更长。从公元前7000年前后直到公元前1500年前后,由于玉米和其他植物杂交,使产量大大提高,才成为当地人事物的主要部分,从而完成了从原始农业到农业革命的过渡。

    从这两个已初具规模的农业发源地,从中国北部地区,从现在尚不确定的其他农业发源地出发,新的生活方式逐渐传播到全球各地。在距今1万年前到距今2000年前这段人类发展史上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全世界大部分的人类都转向了农业。可见,人类历史的演化是无数次循序渐进的智慧提升的精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球通史》史前人类之浅析(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mx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