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原版英文书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Rsychology
中文译名《这才是心理学》
作者:Keith E.Stanovich
【加拿大】基思.斯坦诺维奇
日期:2020-10-22
方式: 听书解读+看解读文字
本书首版日期:1983年第一版。目前已出版到第10/11版。
字数:中文版大约25万字。
大爱心理学!今天还能读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的解读,开心!作者认为普通大众对心理学有很多误解,人人都需要更多地了解真正科学的心理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记得之前自己有篇文章里提到过,心理学非常有益,以后孩子长大了,一定要让他早点接触和学习心理学。
这本书讨论这三个话题:
第一,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
第二,为什么很多流行的所谓心理学其实是伪科学
第三,人们对科学心理学常用的两个误解
(1. What? 2. Why? 3. More)
一、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
1. 弗洛伊德和那些在媒体上频频出现的通俗心理学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公众心目当中的心理学。
(想想我最爱的阿德勒,人家是反对弗洛伊德的,本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后面与弗洛伊德观点对立而导致关系破裂。比如说,阿德勒直接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坚决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哈哈!)
2. 弗洛伊德的研究没有控制组做对照,因而不是科学的心理学研究。
什么是控制组? 举个例子:你不能看到一个人天天用电风扇给小树苗吹风,发现半年后小树苗长大了,就证明电风扇吹风有助于小树苗成长。
你还得有一个控制组,也就是同样地方的同样的条件再种一颗小树苗,但是不用电风扇吹风,看看小树苗半年后是否一样长大。如果小树苗一样长大,这就说明前面的“电风扇吹风有助于小树苗成长”的结论有问题。
比如我刚才自己联想到的“心理创伤”的例子,弗洛伊德根据一个人童年受到过父母虐待,得出结论说心理创伤就会导致人成年后不成功。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有童年受过父母虐待而成功的人。他不做控制组,比如其它所有情况都一样,就是童年没有受到过父母虐待,然后就完全成功了。那才能证明--- 童年受虐,产生心理创伤,人无法成功。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案例研究足以证明一个理论的研究方法,显然不是一个科学的、可靠的、可重复论证的心理学研究。他的所有理论无法被证伪,也就可以同理说无法被证真。
在今天,绝大多数现代心理学家并不认可弗洛伊德。
那信什么呢?-- 信真理! 信科学!
科学的心理学是:以数据为基础的,用科学方法研究人和动物所有行为的学科。
(跳出个人经验范畴,基于一整套严谨的科学规范和标准对人类的行为研究,确保所得的结论是真实可信的。)
所谓科学研究,必须有一个前提—— 它研究的问题必须是一个可以实证的问题。研究的问题,需要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观察,并且对它做出检验。像人性本善或本恶这样的问题,不属于可实证的问题,是属于哲学类的问题,而不是科学的问题。 科学的心理学研究工作基于可观察到的事实,而这些观测到的事件又是可量化的,以此来开展研究工作。
本书作者一再强调--- 心理学像物理学一样是一门科学。
任何科学都有的三个特征:
(1)只研究可以解决、可被观测到的问题。
(2)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指基于可观察的事实进行研究,而不是基于纯粹的思考 )
(3)产生的知识是公共知识,可被传播和证伪。(公共知识是能够被其他科学家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并能产生同样的结果的。)
二,为什么很多流行的所谓心理学其实是伪科学?
心灵感应、意念移物、轮回转世都是伪科学,因为不满足以上提到的任何科学需要的三个特征。快速减肥、快速结识女朋友等等心理自主类读物,也是伪科学。结论经不起推敲,仅仅依靠个人经验或者少数几个案例来做结论。
但为什么还如此流行?
1. 第一个常用伎俩-- 不可证伪性。(不可证伪性是指: 所谓的研究者提出的理论是根本无法证明真伪的。) 它自己本身正面说也对,反面说也对,不可证伪。
伪心理学提出来的理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证伪的理论,不论实验结果出现了和他理论相符的事实,还是相反结论,他都可以给出解释,横竖都对。就比如”心诚则灵“,如果灵了,他就说你心诚了,如果不灵,他就说因为你心不诚。反正你也没办法证明什么是心诚,什么是心不诚。你就算磕头磕了100个,他说还有人比你磕头磕得多,人家磕头200个。等你磕头了200个,他又说,你刚才心中无神。。。。bla bla... 总之,“你不成功就是心不够诚”, “你成功了就是心诚了。” 这样一个理论,无法证明是对是错,也就没有意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几乎可以解释一切事情,正因为它能够解释各种事情,使得它在科学上毫无用处。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你没法去证伪。它左右逢源,一方面它可以进行任何情况的精神分析,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另一方面,你根本没法证明他不对。这就是伪科学! 没啥意义和科学性。
2. 第二个常用伎俩--- 往往用大量的个案研究来论证自己的结论。利用个案研究的证人证词,用这个受益者来现身说法,个案很可能是安慰剂效应导致的。
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 个案、个例的研究是不能作为充分的证据的。但伪科学就偏偏只使用个案、个例,并让那些受益者出来现身说法,以此迷惑大众。
现身说法的个案、个例存在安慰剂效应的可能性,所以不是科学的研究原则。
安慰剂效应:一个人生病,本身可能没有真正受到治疗的方法或药物的影响,只是受到了一些心理暗示或是身体自我机能的调节,最后恢复健康了。然后这个生病的人很可能把这个原因归于是治疗的方案产生的作用。
现身说法的人往往是被挑选过的,同样使用了同一套治疗方案或药物的人,但没有效果的,是不会出现在屏幕上的。
血型人格、星座分析等等,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与自己相符的状况的部分描述。这些本质上就是一个伪科学。
美国的魔术师詹姆斯。兰迪说-- 你根本不需要费心思把自己的理论写得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随便一个不靠谱的理论,都能找到支持者给你现身说法。 他做了一个实验,随口编了一个事情,说自己看见了橙色的V字形的物体飘向北方,结果就有无数个人打电话来证实确实出现了,还加上各种细节详情。
所以,只用大量的见证人的个案来论证一个观点,是根本不靠谱的,是伪科学的常用伎俩。
3. 伪科学第三个常用伎俩---答案总是藏在少数特定人的手里。他们的内容是不能泄露的,不可外传的,只有特定的人才能够体验到。
像通灵术、超自然力等,你们普通人是没有的,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由特定的人采取这样的行动才可以。 (突然就想到,所有美国大片,super hero, spiderman, superman,batman等等都是伪科学行列,哈哈)
这些都是无法成为公众知识的,比如葫芦娃中的顺风耳、千里眼,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声称自己有,但当科学家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对方的超能力就说失灵了,因为--- 他们说,这种超能力是非常敏感,很微妙的,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你们这些科学家怀疑者身上带了负能量,你们在就会失灵。等你们这些负能量离开了以后,超能力就会恢复。 (哈哈哈哈哈哈。。。。套路深)
某个所谓的知识,没办法让别人重复验证,那么这显然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了。 我们是要讲科学的,不是讲究负能量就失灵的。
虽然市面上的很多心理学有不可证伪性,个案现身说法,不能成为公共知识之类不科学的致命原因存在,但--- 它们往往找能够刺激大众兴趣点的地方来推广,符合了传播学规律,所以反而流行起来。
三、大众对科学心理学的两个误解
1. 误解一:你们心理学家研究的那些实验有什么用呢?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没关系。
科学研究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用研究,一种是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就是你做的理论研究能够直接转变成提高社会效益的产品。比如,最近看的日剧“下町ロケット”里面宽叔研究的阀门,变速器,就是直接应用在火箭上,拖拉机上,直接提高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发展。
基础研究,不是为了直接拿来应用的,而是试图发现或验证某种基础理论,有时甚至只是在确认一个理论细节或推论是否可靠。 基础研究的价值在于: 一个基本的理论只有被反复确认无误之后,才能在真正作为可靠的应用研究范畴内的实物来广泛应用。而且,科学心理学家那些看起来和生活没什么直接关系的研究,往往在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价值。
比如基础研究的在黑屋子里放两盏红灯泡,让人进去,研究人眼球的变化。批评者说,这种实验室的情形,我们正常生活中根本就不会遇到,我们干嘛要去看黑屋里看那个红灯,跟我们的实际生活又没有关系。 然而,几十年后,这个基础研究的结果被用在了人们对夜盲症的治疗上,以及在二战期间,飞行员在晚上佩戴红色的飞行眼镜,加快眼睛的黑暗适应过程。
2. 误解二: 科学心理学的一些结论常常与我们的亲身经历不一样。
比如说,吸烟有害健康,当你试图以此来劝一个人戒烟时,他可能会说,“嘿,你走开点,你看对面老王今年80岁了,抽了一辈子的烟,身体照样好。” 我还联想到漫画家蔡志忠,很多人都说你看蔡志忠自己说的,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 来杭州大约75次,最长46天,最短7天。一次都没有到外面吃饭,就是喝咖啡,喝咖啡,喝咖啡。抽烟,抽烟,抽烟。不要以为这样会死掉,我一辈子没生过病,没去过医院,身体特别好。”
(图,蔡志忠)
像这样的问题确实让很多人困惑。 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这个结论和我看到的事实不一致啊?
答案--- 因为心理学、社会学,医学,往往给出的结论是一个概率结论。 它只能预测一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并不代表每一个个体都符合这个结论。
吸烟有害健康,会缩短寿命,会导致疾病,是从总体上而言,吸烟的人会比不吸烟的人寿命低,但是往往确实会有一些个例和它是相反的。
但你不能因为这些相反的个例,就抛弃了“吸烟有害健康”这个大概率事件。就好比,狮(shi)子是肉食动物,万一就有一两只如Simba一样的懂道理的好狮子,难道你就敢把自己喂到每一头狮子面前了? ( Just kidding)
So, 和很多科学的学科一样,科学的心理学研究的结论是概率式的,样本越大,结论的估计就越准确。
然而,大多数人很难用统计概率思维来思考问题,看到“具体的、鲜活的”蔡志忠先生的个案案例证据时,那些因吸烟患病甚至身亡的概率信息,一下就被抛诸脑后了。
概率性的结论,只能描述绝大多数发生的状况,但不能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都一 一 应验。
----- Something else
这段时间听书的感悟和进步:
1. 心理学非常重要和大有用处,每个人或许都应该学习点心理学知识。
2. 对于无法用科学方法来证伪的任何学说,我们都先存一颗怀疑心❤ ,这样不容易上当受骗或被人洗脑。尤其可以帮助自己有“独立思考和判断”。
3. 文科生应该多接触科学,多接触理科类知识,才不会一直局限于文科类知识和思维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