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习惯的力量》
作者:[美] 查尔斯.都希格 (2013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日期:2020-7-27
方式: 听&看解读
坚持21天为什么没能养成习惯?怎样才能真正养成一个习惯?
第一部分: 人们为什么会养成习惯?这些习惯的运作机制是什么?
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脑的两个部位—— 新皮质和基底核,另一方面是习惯的三个要素。
第一方面:新皮质负责习惯养成之前的工作,包括考虑这个事要不要做、怎么做更合适、用什么方式来做。简单来说就是新皮质——要把新接触的一件事给摸熟了,一旦摸熟了,就交给基底核来接管。
基底核运行起来很省劲,特别适合打理那些已经很成熟的事务性工作。
新司机开车时,主要是"新皮质"在处理,等变成"老司机",就基本靠基底核的智商水平就足够胜任了。
第二方面: 三要素—— 1. 习惯的线索 2. 行为 3. 奖赏。
(老鼠走迷宫,熟悉的迷宫大门打开了,就是一个明确的线索。 然后该做什么,做哪些事情用什么方式,新皮质都列清楚了,老鼠依此去行动。走出迷宫之后,是可以吃到好吃的巧克力,这是奖赏。) (奖赏决定了你是不是有足够的动力来长期使用这个习惯。)
三个要素是一个闭环,是一个能够不断强化的回路。可称为"习惯回路"。
第二部分: 从第一部分得到的启示—— 无论要养成什么样的习惯,首先得凑齐三要素,缺一不可。(线索、行为、奖赏)
白速得牙膏把美国家庭从不到7%的人有刷牙习惯变为了65%,后来变成全球人的习惯。
白速得成功营销的启发:
首先,完整的习惯回路经常不是凭空就能有的,往往需要静心的设计。(越是那些我们心中的好习惯,这三个要素往往越难。)
其次,习惯回路设计了之后,要考虑给谁用?让谁养成习惯。
不要再干巴巴地对孩子说"宝贝,你得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呀!" 你得默默设计一条回路,让孩子不知不觉之间就步入正轨。
比如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第一,给到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环境,什么情况下要用到"提前预习"这个线索。让大脑新皮质先处理。 第二,行动指南: 该干些啥,做哪些事情,用什么方式。新皮质要摸索出来列清楚,"写在说明书上"。第三:奖赏。提前预习了会得到什么奖赏?老师的表扬?家长的鼓励?课堂上比其他孩子懂更多的优越成就感?
第一要素的"线索"从哪儿找? 五种:
1. 时间
2. 地点
(时间地点线索容易理解,每个人每天起床后头三件事做什么,睡前最后三件事做什么,基本都是固定的。)
3. 情绪状态
(无聊时做什么,压力大时做什么)
4. 其他人
(大家都刷牙,所以我也刷)
5. 之前/刚刚发生了什么
(上一个习惯直接引起下一个习惯,刚刚发生了点什么事,经常能提醒你该干点什么了。)
五大线索齐集是最好的,例子:每天上下班通勤路上学习的习惯容易养成,因为时间、地点、情绪状态基本没啥变化,其他人都是路人甲乙,不会打扰到你。刚刚发生了什么,要么是刚刚找到位置坐下,开始看书。要么是排队结束,终于上了车,打开喜马拉雅听书。
奖赏怎么设计?
两大类奖赏—— 1. 这个行为本身可以带来奖赏,称为"自然奖赏"。
跑步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产生大量的内啡肽,这种物质带给你内心的宁静,让你相信自己有充足的能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这就是自然奖赏。
2.—— 规则奖赏: 做完一件事之后可以立刻获得哪些好处。
著名的时间管理工具:番茄工作法,每次只要求我们专注工作25分钟,25分钟之后必须休息5分钟。
(5分钟的休息是近在眼前的激励,它让你拥有一个期待感,知道再坚持一会儿,你就可以在规则范围内,正大光明地分分心,开开小差,做点别的事情)
第三部分:如何改变坏习惯
1. 当你改变一个坏习惯时,不要想着去压制它,不要想着让它从你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要改变坏习惯,我们要做的不是删除,而是替换,给这个习惯寻找一个替代品。
2. 如何替代?
把习惯回路中的行为要素换掉就行了。
3. 具体步骤:
首先,得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好的行为习惯。
然后,确定线索和奖赏,把习惯回路画出来。
第三,着手寻找替代品。
当线索再次出现的时候,敏锐地预感到“嗯,自己又要干蠢事了”,这个时候,自我进行干预,强制自己使用新选项。让自己的大脑逐渐喜欢上新选项。
“偷梁换柱”才是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