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想法
曾国藩左宗棠交恶之谜: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敌人

曾国藩左宗棠交恶之谜: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敌人

作者: 宋小夏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18:05 被阅读0次

    如果你读过晚清历史,对曾国藩和左宗棠一定不陌生。

    两人同为晚晴四大中兴名臣,经常被人用“曾左”放在一起讨论。

    这两人也的确都很多共同特点。

    第一,他们是湖南同乡,而且年龄相仿。

    曾比左大一岁,所以他们年轻时就认识,。

    第二,他们都是对抗太平天国起义的汉族将领。

    两人都是以地方团练起家,拥有了自己的部队。曾国藩是湘军,曾国藩是楚军,两人共同对抗太平天国。

    第三,他们都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

    曾国藩搞了个安庆内军械所,左宗棠打造福州船政局,两人都希冀于通过洋务运动来富国强民。

    第四,他们还曾经是同事。

    曾国藩在组建湘军初期,左宗棠有段时间一直是曾府幕僚,曾对左右提携之恩,左对曾有谋划之功。

    第五,两人私德都很好,一生为官清廉,口碑名望都很好。

    按理说,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个人同乡又是同事,同为名臣,都是君子,关系应该不错,但非常奇怪,这两人关系非常差,差到什么程度?

    左宗棠嘴巴大,到职业生涯后期基本上是逢人就说曾国藩坏话,说他伪君子不诚信爱耍大,曾国藩虽然比较低调,但也是硬茬,所以也会上报朝廷细数左宗棠嘴仗。

    两位名臣花了不少精力打嘴仗,这一切到曾国藩死了才结束。

    曾国藩和左宗棠可谓一生之敌。

    那我们不禁要问,曾左到底为何交恶?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渐入分析:

    01  性格决定命运

    这两个人的性格脾气不同,人生轨迹不同,处事方式不同。

    我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和左宗棠这两个人,性格完全相反,如同硬币两面。

    曾国藩这个人的性格呢,比较严谨理性。

    曾一辈子除了做官、带兵、写文章,还是当时有名的理学家,一天喜欢研究程朱理学,讲究修身的功夫。

    这个理学就是当时的“成功学”,号称通过自我修养就可以走向成功。所以曾没事就喜欢研究“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类的学问,每天要早起、读书、运动、写日记。

    逢人就喜欢说鸡汤,按理说这是个挺正能量的人对吧,不过曾国藩这人严于律己,但对别人也很苛刻,你要跟他在一起玩耍,你做事得规规矩矩,跟他一样自律,要不他就要说你。

    比如四大名臣的另一位,淮军的领导人李鸿章,李鸿章在太平天国时期还是曾国藩的学生和幕僚,但当时已经40多岁了。

    李鸿章很有才华,曾也很欣赏,但两人关系也不行。

    李鸿章这人脑子快,但身子懒,天天爱睡个懒觉。按理说,当时上班又不打卡,幕僚也不需要准点上班,但曾国藩就非常不高兴。

    他一辈子最看重的品质就是“勤劳”,而勤劳的一个体现就是早起,所以有一次李鸿章在睡懒觉,曾国藩就跑过去把李弄醒,留下一句:此间所尚的,惟一诚字而已,然后扬长而去。

    这话意思就是说:你要再不早起,就别跟我混了。

    李鸿章当时已经40多岁了,也是当时有名的幕僚,你作为湘军最高长官这样批评他,让人家以后怎么混?

    当然,你可以说李鸿章是晚辈,曾国藩可以教育他,打是亲骂是爱么,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曾国藩这人不好相处,事情比较多。

    左宗棠的性格恰恰相反。

    他为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喜欢开玩笑,对身边人很宽容,只要你有能力,他就重要,也没有那么多束缚。

    左宗棠性格很张扬,年轻的时候就自称“今亮”(今天诸葛亮),书房里挂的对联是“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口气大的不行。

    他还是个段子手,说话是妙语连珠,反应很快。

    当时的人,聚会的时候喜欢对对子,这是文人的娱乐活动,类似于现在玩“三国杀”,大家轮流作对,接不上来就喝酒。

    有一次,湖南官员聚会,曾、左两人都参加了。曾国藩官当的大,所以先出对,曾是当时的对对子专家,所以轻松出对:季子自鸣高,与我心期何太左。

    这对子很巧妙,左宗棠一听就急眼了。左宗棠字季高,古人为了表示尊敬,一般是不叫人名字的,都会叫你的字或者号,比如大家叫左宗棠就叫他左季高,曾国藩就叫曾涤生。

    所以这个对子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你左宗棠一天爱吹牛逼,没事爱跟我作对。这是在嘲讽左宗棠。

    左宗棠是什么人,马上针锋相对,直接回了一个下联:藩臣身许国,问君经济有何曾?

    这个下联也很巧妙,把曾国藩的名字也加了进去,同样嘲讽了曾。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曾国藩牛逼啥啊,一天跟我扯淡,你到底有啥真本事?

    由此可见,曾、左两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左宗棠觉得曾国藩这个人很假不真诚,表面道德文章,内心虚伪做作;曾国藩觉得左宗棠口无遮拦,爱说大话十分不靠谱。

    当然,仅仅是性格不同,也不足以造成对方关系破裂,其实在两人心里尤其是左宗棠心里,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

    这个心结就是两人不同的仕途命运。

    曾国藩属于少年得志,28 岁中进士,之后被认命为翰林院侍讲,相当于中央办公厅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属于七品官,正处级级别,起步就很高。

    而且曾国藩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十年时间,连跳十级,从翰林院侍讲升到礼部侍郎,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属于二品官,副部级待遇。

    所以曾国藩对自己的仕途很得意,给弟弟写信很得意地说:“37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左宗棠仕途就比较坎坷了。

    他最高学历是举人,怎么考都考不上进士,只好回家种地。之后太平天国起义,风云际会,天下纷争,左宗棠名气比较大,就到湖南巡抚骆秉章那里当了师爷,相当于省长秘书。

    左宗棠脾气大,但能力确实强,有他在,路秉章基本上不用操心,湖南大小事务,军事民生,左宗棠一把抓。

    当时朝野上流传一句话:“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可见左宗棠的地位。

    但是,说到底左宗棠也就是个师爷,是给人打工的。

    看到自己同龄人曾国藩步步高升,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当然,后来左宗棠凭借着军功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但总是被曾国藩压了一头,这让老头心中不悦。

    有段时间,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一起和太平天国打仗,曾国藩是主帅,左宗棠是一个方面军的将领。

    按理说,曾是左的上级,但左宗棠却从心里瞧不上曾国藩,觉得他不会打仗。

    曾国藩做事严谨,打仗比较求稳,他的战略叫“扎死寨,打呆仗”。

    遇到太平天国军队,他的做法是:

    第一,我不跟你打野战,运动战我打不过;

    第二,我把防御工事做好,让你攻不过来;

    第三,我把你的城池一层一层包围起来,让你缺粮缺水,我好围点打援。

    这样打仗的好处是风险小,损失小,缺点是时间长,消耗大。打安庆,曾国藩围了八个月,打天京,围了一年。

    曾国藩这套打法必须是优势兵力,以多胜少,打的是顺风局。

    但“兵者诡道也”,打仗需要的不仅仅是稳扎稳打的战略相持能力,还要有出其不意的战术方法,这点曾国藩不行。

    湘军刚刚组建的时候,兵力不足,训练不够,曾国藩一打仗就输,而且他心理素质不行,动不动就要自杀。

    有一次呢败得很惨要跳河,还是左宗棠把他拉住哥们才坚强地活了下去。

    所以曾国藩打顺风局可以,靠优势兵力步步为营,但是打不了逆风局。

    而左宗棠则恰恰相反,善于以弱胜强,而且奇谋百出,什么招都使得出来,在打太平天国和收复新疆的时候,都是劣势局翻盘。

    性格不同,做事风格不同,决定了两人天然的不和。

    但作为儒家门徒,朝中重臣,两人的修养也很好,仅从性格来解释两人的不和,未免有些苍白,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

    02 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

    想探究两人不和的深层次原因,要从清朝当时的政治格局讲起。

    曾左所处的年代,有三股政治势力:一是皇权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是皇太后慈禧、议政王奕昕;二是中央各部满蒙贵族,也就是满族高官,比如肃顺、;三是地方高管汉族大臣,比如曾国藩、左宗棠。

    这就像一个公司,慈禧是董事长,把握方向;奕昕是CEO,管理全局;满蒙贵族是公司高管,负责各项业务;曾国藩是分公司的头,负责各个区域业务扩展。

    其实,一开始没有汉族大臣什么事,清朝军队打仗不行,对付汉族那是有一套,清朝的既定国策就是:攘外必先安内,一定要刀口向内,保持队伍的纯洁性。

    但是,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爆发,清朝自己的军队实在是不管用,谁都瞧不上,谁也打不过,节节败退,直至南京被攻陷,自己政权受到威胁。

    没办法,只能靠曾国藩等人组建的地方武装。

    这些军队属于私人军队,要自筹军饷,自己招人。

    这就相当于,一家公司突然出现危机,总公司没钱发工资,就给分公司说:你自身自灭,公司牌子给你用,你自己好自为之。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按照正常历史轮回,遇见太平天国这么大的农民起义,一般王朝都是GAMEOVER了,但没想到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扶江山于既倒,不单平灭太平天国,还搞了一次洋务运动,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实现了晚清中兴。

    但太平天国之后,中央力量严重削弱,地方力量明显增强,形成“强枝弱干”的政治局面。

    所以,如果你穿越到清朝,穿越到满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身体里,你面对的局面大概是这样的:

    朝廷经过十几年战争,国库空虚,军队羸弱,可以说是要钱没钱,要人没钱。

    地方上,曾国藩等人的部队完全是私人武装,只知道大帅,不知道朝廷。

    虽然暂时看不出反叛迹象,但是曾国藩坐断江南拥兵10万,连左宗棠都问他: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搞不好就有下属黄袍加身,那清朝几百年基业,可能分分钟完蛋。

    试想下,你要是慈禧,面对这样的局面,你怎么办?

    不好办,但慈禧有办法,其实也很简单,两个字:分化

    汉族大臣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总有矛盾,只要他们互相争斗,朝廷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力。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威胁是曾国藩,因为他是湘军的创始人,也是地方武装的创始人。他的威望最胜,功劳最大,军队最多。

    所以,要在湘军内部给他培养一个敌人,培养谁呢?

    胡林翼,与曾国藩齐名,身为湖北巡抚坐镇华中,军中威望很高。但胡林翼和曾国藩是关系好的不得了,你分化不了。

    李鸿章,当时还没啥名气,只是曾国藩手下的幕僚,而且是曾国藩的学生,就算后面发展再快,再有自己算盘,也不太好和自己老师公开作对。

    剩下的人,要么名气不够,要么职位太低,对曾国藩不构成威胁。

    想来想去,左宗棠进入慈禧的视野。

    左宗棠作为曾国藩的敌人有几个优势:

    第一,他名气大,当时人的评价是“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第二,他能力强,有出将入相的经天纬地之才。

    第三,他没有政治势力,学历不过举人,职位只是幕僚,只要提拔他,他会全心全意和朝廷一起干。

    第四,最重要的,他和曾国藩素来不和,经常吵架,可以说是天敌。

    好了,左宗棠得蒙圣眷,自然是官运亨通,连续升级,从无名无份的小师爷,几年之内被提拔成为闽浙总督,竟然和曾国藩平起平坐,这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这才有了后来两人之间的争斗,比如有名的幼天子案,

    事情起因于洪秀全的幼子洪天贵的下落。曾国藩向朝廷报告说洪幼主已死,左宗棠却报告说洪幼主逃跑了。两人在皇帝(太后)跟前打起了笔墨关系。

    曾国藩后来解释说,他最恼恨的是左宗棠影射他在撒谎,他一生最看重的就是诚信二字,怎么会撒谎?

    左宗棠却也不依不饶,说这件事自己的错是二三分,曾国藩的错是七八分,他太小心眼。左宗棠到晚年还动不动大骂曾国藩是个伪君子,以此为乐。

    一代名臣,分裂如此,令人唏嘘。

    但这正是慈禧想看到的局面,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曾、胡交恶,朝廷才有时间分而治之,保持稳定的统治局面。

    每次历史读到这里,我都会感喟,历史上没有绝对脸谱的坏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每个人背后都是三个字:不得已

    无论是慈禧,曾国藩,左宗棠,他们都只是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做的理性选择。

    历史,从来不是意气风发的自由,而是无可奈何的抉择,所谓个人的恩怨情仇,不过是大时代背景下的注脚。

    03 生态位上的最佳敌人

    前面说了曾左关系不和的两个原因,一是个人性格不同,这是内在原因,一是时代背景使然,这是外在原因,但我觉得,两人交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他们故意把对方当作敌人,他们在合作演一场戏给朝廷看。

    生物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生态位,生态位说的是每个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都要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

    比如,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需要捕猎羚羊,羚羊需要吃草,草需要肥沃的土壤,土壤需要微生物。狮子、羚羊、草、微生物,他们虽然力量不同,但是都在生态系统占据了一个生态位,系统就离不开他,他就有了存在必要性。

    想在一个系统中生存,就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而有一种生态位叫:敌人。

    智者会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敌人。

    百事可乐成立的时候,只打出一个口号:干掉可口可乐。它当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一旦占据了这个生态位,它的品牌就在消费者留下一个印象:百事可乐是可口可乐最大的竞争者,因此它可以迅速占据市场。

    而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虽然有个百事可乐很烦,但是无形中消灭了其他竞争对手,形成两强瓜分市场的局面,也可以接受。

    同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诸葛亮与司马懿,耐克与阿迪,谷歌与微软,林丹与李宗伟等等。

    他们互相是敌人,但也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如果一方被消灭,另一方会因为系统崩溃而收到损失,所以最佳策略是在和谐中斗争,在斗争中共存,在共存中发展。

    再回到曾国藩与左宗棠,两个人的确是性格不同关系不好,但绝对没有撕破脸皮的地步,两人都熟读史书,对统治阶级分化的手段洞若观火,为什么两人还要互相拆台、互相作对呢?

    唯一的解释是,两人都清楚认识到,对方是自己生态位上的敌人,只有互相斗争才能生存。

    对曾国藩来说,只有让左宗棠成为敌人,才能逃过慈禧的猜忌,才能明哲保身;

    对左宗棠来说,只有天天骂曾国藩,才能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才能得到重用。

    两人天天撕逼,看似不可理喻,恰恰是给朝廷演的一出戏,这出戏让晚清的政治生态达到平衡,最后实现了中兴之治的局面。

    这才是两人交恶的深层次原因。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按照传统,曾国藩病逝后,与他有过交情的人都会敬送挽联。曾国藩的家属担心左宗棠在敬献挽联时,故意说几句过头的话。然而,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左宗棠送来的挽联是:“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他们不是最好的朋友,确是彼此最好的敌人,“相期无负平生”就是两位名臣一生关系的最真实写照。

    西方谚语说:靠近你的敌人,他带给你远比朋友要多。

    知己难觅,敌人更难得,朋友让你变得温暖 ,敌人让你变得伟大。

    有了敌人,凯撒征服了世界,拿破仑翻过了阿尔卑斯山

    有了敌人,人生就有了坐标系,就有了奋斗的方向。

    没有敌人,我们难免放纵;没有敌人终将平庸。

    敌人,不是你要恨之入骨的对手,而恰恰是你最应该感谢的人。

    《三少爷的剑》书中,神剑山庄三少爷谢晓峰10多年来历经上千场大战未尝一败,被天下人尊为“剑神”。

    传奇剑客燕十三一直以谢晓峰为目标,苦修剑道,终于在生死边缘悟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夺命十三剑”,一时之间,江湖沸腾.

    然而,就在燕十三赶到神剑山庄下战书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三少爷谢晓峰的灵柩。

    我们用一生去修炼本领,去追求无敌的境界,但真正在顶点等待你的,却是无尽的孤独与寂寞。

    从这个角度讲,找到自己最好的敌人,相互斗争、纠缠却又彼此认同,真是一件人生幸事啊!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左宗棠交恶之谜: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敌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ey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