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非暴力沟通》观后感

《非暴力沟通》观后感

作者: 扶光_ | 来源:发表于2023-09-07 16:22 被阅读0次

    当我们跟其他人沟通时并不认为自己的沟通方式是“暴力”的,但确确实实他已经影响到了他人,本书的“非暴力沟通”不仅仅只是指与他人的沟通,还有与自己的和解。

    与他人的“非暴力沟通”

    这里的暴力并未指“暴力”,而是一种沟通方式
    就全书而言,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一,观察

    首先就是观察,我们观察到的事情不要掺杂自己的感情,不管你是否喜欢,你只需要说出观察到这个事情的本身,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去做判断和附加自己的观点
    举例:
    1.一对情侣生活在一起,但男生已经连续打了三天的游戏了。此时女生可能会说你咋这么不上进(消极)呢?
    2.生活中我们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相处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常见的事情。比如我们的衣服在家里堆放的哪里都是,并且也都好几天没有洗了,这时你妈妈会说:“你咋这么懒啊,那衣服不知道洗一洗啊”

    以上这些并不是观察,而是命令、评论、指责,请不要混淆这不是观察。
    当我做的事情还没做完,但你说我“不负责任”
    当我看到你受伤并没有表现的极其关心,但你说我“冷漠”
    我从未见过如此懒惰的人和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和我见过有个孩子做的事情我不理解
    在厨房中,有个人打起了火,把食物调配在一起,看着炒菜的炉子。
    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因此我们不能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
    负面标签的消极影响很明显,然而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比如用‘厨师’一词定义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所以你可以将话这样说,只说你观察到的事实即可。
    你已经连续打了三天的游戏了,但这只是其中一步,真正的沟通一定是和后面的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的。
    例:区分观察和评论
    他花钱大手大脚的
    他上周买包花了1000元


    总是、从不等词语也是在表达的评论,生活中这些都会常见,如果我们表达的言过其实,别人可能就会出现逆反心理,从而不愿做出友善的回应
    如:你给女朋友打电话他没接到的时候,这时你会说:“你咋总接不到我电话呢”

    二,感受

    这里的感受指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那么什么是感受呢?
    如你在寝室中,室友的音响放的声音很大,你怎么也睡不着,这时你会说:“我觉得在晚上不应该放这么大声”。你认为这是感受吗?这不是,这是你的看法而非感受
    在当前社会中,直男直女一词已变得流行起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见朋友向我们抱怨甚至直接当他们男/女朋友的面直接说:"你就是个直男/直女"。所以当我在跟他们沟通的时候会发现他们无非的需求就是想让对方变成更浪漫的人。一旦你用这样的词去指责,他/她很可能觉得委屈并退缩。表达感受示弱有助于解决问题冲突。
    感受的根源
    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
    1 认为自己犯了错,我们可能会自责,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
    2 指责对方,你有什么权利这么说我,你才自私。我们会感到愤怒
    3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自己比较伤心
    4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你说我自私是因为,,,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惭愧,我们通常采取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不愉快感受归咎于对方,比如从小父母可能跟我们说,你成绩不好让我伤透了心,这句话的底层就是父母的快乐不快乐是由孩子的行为来造成的,看到父母不高兴孩子会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家长,但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真正对于学习的热爱
    所以我们是可以用我感到....因为我...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那么上句话换个方式就可以说,你这次成绩很低,我感到很失望,因为爸爸/妈妈认为你的智商不仅仅于此。

    三,需要

    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委婉的表达自己的需求。这里有两个因素会导致自己间接表达自己需求的两个因素,一种是显性因素,另一种是隐式因素。
    隐式因素很可能是从小的生长环境所导致的,比如有个孩子从小的家庭并不富裕,那么当他想吃罐头甚至想买小汽车玩具时,他并不会直接去说出他自己的需求,而是间接以自己生病了我得吃一块罐头才能好。

    显性因素是批评和情绪化所导致的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批评往往暗示着期待。但这样往往不好,如果我们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那么对方可能会积极做出回应。

    举一个例子:我的女朋友下去取快递,然后我说正好你下楼帮我带一块雪糕吃,她答应了。但在她到家的时候我发现她并没有给我带雪糕,那么这种很平常的对话是“哎呀,我让你带个雪糕你都能忘啊?好烦啊”,这种就是带着情绪间接去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对方听着这话也并没什么毛病但心里觉得不舒服但说不出来。
    所以就到了下一步 请求

    四,请求

    在观察,感受,需求之后的最后一个要素,需求
    就是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对方做什么,并不引起对方的好感
    所以在上面那个雪糕例子,我们请求对方的方式可以这么说。
    我们的需求只是要一个雪糕,所以直接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就好了

    生活中更常见的情况是,我们与他人对话时,更像是自说自话

    所以当对方给予反馈时,表达我们的感激
    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五,爱自己,与自己和解

    当我们表现的不完美时通常会对自己说什么?“这都干不好”, “太笨了”,“废物”,这种的自我评价使我们羞愧并改变行为,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自责来引导自己的成长和学习,出于这种形式来改变行为这样是可悲的表达。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这些词及易让我们内疚,就是“应该”。如“我应该早点知道的”,“我不应该做这件事”等等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自责,我们常常与他人进行沟通缺忘记了与自己的对话。如我又发现我在痛骂自己,那么我就要问问自己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不让自己陷入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比如我穿了一身好看的西装去面试,结果我兜里的钢笔忘记盖笔帽了,弄的一身黑墨水,这时我可能会疯狂训斥自己,咋这么不小心,但冷静之后你问问自己,是自己什么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呢,我问自己,我责备自己“粗心大意”和“愚蠢”,又是想要满足什么需要呢?
    其实不就是想更好的照顾好自己嘛,想自己帅帅气气的,这时你不会感到自责,不会内疚,不会后悔,不会愤怒。
    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 而非自责内疚或义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gl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