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白如何在三十岁前攒下百万?有的朋友说,你最好还是现实点,你一个平民百姓,想那么多干啥?其实,我谈的所有问题,都会归结到投资和理财上。我想,每个人都有过关于财务自由的美好梦想。
职场小白理财投资作家达达令说:“理直气壮的爱钱从来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儿”,没错,钱是底气,赚钱是人生最棒的修行之一,有了ta,可以随时离开那份闹心的工作,恶心的老板;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不用再东波西找,受房东和室友的眼色;可以带着爸妈环游世界,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当然区别在于,有的人把它变成了现实,有的人也只能在梦中想想。
很多人满怀希望来到帝都读书、落户、工作,家里无支援,靠自个儿积蓄加上不动产,但有多少完成了30岁前拥有百万的梦想?
之前并没觉得有什么异常,毕竟帝都有钱人多如过江之鲫,直到最近,和几个朋友聊天,才惊讶的发现,在开挖第一桶金这条路上,同样和时间赛跑,但不好意思,我们真的越走越远了。
仔细想想,为什么人和人之间差距拉开的这么大,说到底,差的岂止是一星半点的“财商”。
其实,朋友的薪酬还比我略微高出10%,但是每到年终的时候,都不知道钱花到哪儿去。这大概是职场月光族的通病。
所以,今天小桂子计划盘点下那些容易导致资产流失的坑,给大伙的钱包系根安全带。避开这些雷,或许你的第一个100万来的比风儿还要快~
误区一: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小的时候陪我母上大人去菜市场,看见她常常为了块儿八毛的和菜农们争的面红耳赤,当时觉得特丢脸,恨不得拽着衣角赶紧钻到地缝儿去。
长大后,面对迎面扑来的的烟火气,我才明白再美的女神也要学会在生活中放下姿态,该花的不须吝惜,不该花的一分钱也得忍得。
块儿八毛看似不多,但抵不住日积月累的消耗。
巴菲特说过,珍惜每一分钱,你才有可能成为有钱人。套用咱中国的俗语,可不就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么?尊重钱,钱才会投你以迷之微笑。
误区二:肆意透支信用卡
我在办理信用卡前,朋友们异口同声的提醒道:如果你对自控力有信心,那就办;如果没有,还是再等等。
信用卡的好处在于可以预支消费,办理积分,换取商品,出国也更方便。我有个同事是信用卡达人,光靠积分每年出国往返的机票就有了。
但一块硬币总有正反面,信用卡的滋生也导致花钱时更大手大脚,因为是预付款,很多小伙伴每次花钱时倍儿爽,仿佛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但是当下个月账单如期而至的时候,只能捂着脸在家偷偷哭。
真心建议,那些不能好好管理自己欲望的还是别办信用卡,毕竟欠了银行的钱迟早要还回来。
误区三:盲目跟风去投资
想必每个爱美的姑娘都有过体验,常常看看某某明星或大V推荐什么产品好用,也不管自己的肤质合适不合适,先买它个一套抹抹试试。
然而,多半的结局是不够理想,家里屯的化妆品比卫生纸还要多。
财富市场亦是如此,由于信息不对称,形势波澜诡谲,很多人虽然有理财意识想入风险市场捞一杯羹,但又不知道如何择选,最省力的方式便是跟风,听专家说,听同事说,听隔壁大妈说,然后在嘈杂声中慌慌乱乱的去做投资。
讲真,我是极其不赞成这样的形式,
首先,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如果自身没有理财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做支撑,风险指数相对会高很多。
其次,所有声音都有立场假设,许多投资机构的常见手法是唱空或做多,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不懂游戏规则的分分钟被玩死。
另外,很多人是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过贼挨打,投资老手往往经过真金白银的历练,抗压能力要比理财小白们高很多,所以冒进一点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而新手们不带脑子出门的结局,很有可能是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一入场即被套牢,输的连裤衩背心都不剩。
误区四:缺乏风险意识
当风险没发生之前,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是那个可以被豁免的幸运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假象足以麻痹神经很多年。
我的朋友小A,家里条件不错,来北京工作从来没有把房子当回事。也曾偶尔兴致来了,去小区里看个几圈,但因为觉得不着急有的选,左竖鼻子又瞪眼,总是不了了之。
然而,2016年的房价暴涨让小A急傻了眼,没搭上车的她期待北京“930”政策落户后房价稳定再选,所以悠哉回家过年,却没想到2017年房市依然像刹不住的车,父母在小城市里积攒的那点积蓄,已不足以保证她在北京买一套像样的房子,过以往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最近,她和我聊的时候,已经认真考虑回老家发展的退路了。
看,这个动荡的时代,风险无处不在,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不仅是房市,也可能是失业,是疾病,让我们从云端跌落到现实的泥泞里。
如果我们不知道未来是变得更好还是更糟,多一些抵御的筹码,不至于在风险来临时束手待擒,总归不是一件坏事吧。
如果你能认识到已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消费和理财习惯,或许还有破解法,一点建议如下:
1、增强记账意识
我不知道现在有几个小伙伴还有记账的意识,随机问了问身边的朋友们,惊讶的发现他们对自己手里可支配的余额多少居然道不出个所以。每个月消费用信用卡,第二个月再用工资去还,不看也不记,反正够花就行。
这样“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做法,20多岁的时候尚且对付,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上有老下有小,日子再也不能像一匹无缰绳的野马肆意奔驰,倒不如早早做好理财规划,为未来多一份储备。
我从大学起,就给自己记账。起初是小学生日记般的流水账,后来则简化为2个账目,一个用来记录入账,另一个用来记录支出。
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工作后,便于资金分散到各个池子里,留档和每月调整配比。
支出则随着信用卡的使用,每月末看看账单明细便一目了然,清楚花销都去哪儿了,从而优化消费习惯。
或许有些小伙伴说,我知道我的钱花到哪儿去了,但是臣妾真的控制不住啊,比如爱吃,爱逛,爱买。
我的建议是给自己设置一个小小的消费区限。比如月工资10K,4K储蓄,2K房租,2K用于话费交通等,剩余2K即可作为个人偏好的可用额度。每个月做好规划,尽量不超出即可。
建议二:定期储蓄,兜里只放生活费
我曾经仔细算过,刨除每个月的固定开支,如房租水电交通等,每个月2千元的零花钱便足以满足开销。
故我一般只在储蓄卡或微信余额里留下2k的现金,工资一发,立刻转入理财产品,少则随时能取,多则定期3-12个月不等。
这样坚持了好几年,真心发现比钱全都放在卡里睡着,或者随手花了,要耐用的多。
建议三:开源节流
说一千道一万,省下来都是从牙齿缝里抠出来的,不如挣钱来的痛快。
如果一个人的工资只有1k,怎么理财也理不出花儿。而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储蓄有1千万,随便买个保守型理财产品或者买座好城市好地段的房子,躺着就能把钱挣了。
以前我不太理解一个好友为什么工作之余还去做微商,现在则多了一份尊重,人家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努力经营着事业和家庭,还愿意去尝试另一种路径去争取生活的主动权、开源节流不也值得敬佩吗?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先哲们早在《圣经》中归纳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
资本的游戏也是一样,多给自己开辟出路,多点砝码,才有资格show一场。
建议四:学会思考
凡是投资,必有风险。世上没有大风刮来的钱,如果想要收益,必然要学会放弃百分百安全,主动承担一定的风险。
而如何降低风险,使投资顺利最大化,则需要成年人带着脑子去多分析,多判断,而不是听着别人瞎BB。
我有个远方表姐,全职主妇在家带娃,经济靠老公一人,压力颇大,于是总想着各种招去挣钱,别人买房她也买,别人买车她也买,但是买的房子迟迟不下来,买的车子砸进去不见一个响儿,现在入不敷出,日子特别艰难。
投资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要不要买,买什么,买在哪儿,都是一门学问。没弄明白,在不熟悉的行业内释放贪念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对于职场理财小白来说,第一步是要去了解这个行业,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通过多平台的分散投资,摊分风险,从实操中得出经验再去投入。
写在最后
不管你们怎么想,对我而言,工作最难的不是累,而是孤独,当然,还有穷。
毕业那会儿虽说是花儿正红,年少青春,但是又穷又忙还很茫然,一个人在城市里像孤独的幽魂飘荡,讲真,并不觉得幸福指数有多高,反而,到了27、8岁的年纪,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略满足。可见年龄增长不是件坏事,除了带来阅历,还会带来资本,最可怕的是又老又没有钱。
有限的时间留给宝贵的人,有限的金钱用于宝贵的事。
愿我们都能尽早财务自由,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
更多精彩内容:职场小白到底该拿多少钱理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