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更47天、48天开始,就开始盼望着50天这个数字的到来。
自从一时脑热激活了日更之后,就时常被日更烦恼着。本来可以每天闲下来玩玩别的,结果硬给自己整出一个任务,每天总得想点什么写下来,搞的无时无刻不惦记着简书。简书迅速取代了朋友圈、微博,成为了每天占用手机最长时间的APP。
我在2015年11月就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说来惭愧,3年多过去了,发文数量才40篇。很长时间,都给自己规定的每周更文一篇,结果周一想着还有一周; 周二、周三不急; 周四、周五太忙,等到休息日吧; 到了周六,发现没灵感,不知道写什么; 周日,算了,没准备好,下个星期再。就这样不断地给自己放宽尺度,让每周更文成了完不成的任务。
在要求自己每周更文的时候,觉得一周能写一篇文章,已经是比较耗力气的一件事了。文章要构思、搜集、撰写、修改,好几道工序呢,一周写一篇即是为了保证质量,也是为了兼顾目前的工作生活状态。
在2018年底总结自己时,对写作这件事情,痛定思痛,将写作列为自己今年最最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什么好拖延的了,一周一篇写不出来的结症就在于拖延,给自己留的时间越长,反倒越是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终于肯对自己下狠手了,1月中旬开启了日更。
也许是为了一天天日更天数的增长,也许是为了每天交完文章后收到日更成功消息的快感,既然破天荒地让我坚持了下来。虽然一样会有不知道写什么的困扰,一样会有写得不满意的纠结,但是每天深夜发完文章,每二天的早晨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打开简书,看到有人给我点赞,即使是不多的赞。简书的读者真的是很包容,他们不会因为你生涩的文字而嫌弃,总有人愿意给予他们的一点心意点个赞,或者留下一句鼓励的话,让一个新手有写下去的信心,因为他们能理解每个写作者初期对获得认可的盼望。
昨天是日更50天。从十几到几十,从几十到过百的阅读量,这段路程,我走的比较长。终于在第50天,看到前天发表的一篇文章,阅读量超过了500。这500的阅读量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500对于简书上很多的作者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可是这500的阅读量,意味着50天的坚持,不是原地踏步。有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文章,欣喜是有,但更多的是多了一份对文字的敬重,慎重。原来高阅读量,是会带来压力的,你不敢再随便写水文硬凑,不敢拿没经过思考的内容糊弄读者。读的人越多了,越会在意读者的感受,取代了日更天数的重要性。
慢慢地,日更的天数会淡化,写作的意识会强化。从一周一篇,走到一日一篇,既难也不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