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当班主任,运动会我的任务就是管好班级,到点喊学生比赛,和运动会前组织学生排练开幕式,和拿学校给每个班的经费给小孩买吃买喝。
今年,我的任务是,跳高和跳远的裁判,对运动会的总体规则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也感受到去年运动会,我很多地方仍有问题。
首先,运动会分田赛和径赛,径赛主要就是跑步接力之类的,这两个东西的区别在于,径赛是不等人的,没有补跑一说,但田赛可以让运动员先去比径赛再回来补跳,虽然对裁判来说,十分麻烦,但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只能同意。
跳高这个东西,由于我们学校规模较小,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从小学到初中,所以分了四个组,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初中组,再男子和女子组分开比赛。跳高和跳远、跑步类的还不一样,跳高不是比一次就行的,是一点点往上加,到大家都跳不过去为止,就是说,如果这一队都是高手,从70起跳毫无意义,他们能跳到140,每次五公分五公分的加,基本上筛不掉人。
今天刚开始熟悉策略,1-2年级70起跳,3-4年级80cm起跳,5-6年级90cm起跳,初中组110起跳,女生比这个标准减少五厘米,然后三次机会,如果三次里面有一次跳过去了就晋级,三次跳同样高度没过去,就淘汰。说实话,跳高真的是各方面素质的考量,胆量、勇气、策略、方法、心理状态,缺一不可。有好多时候,学生都已经冲到竹竿面前了,他们又停了下来,没碰到杆子不算次数,还有摔了屁股疼的,还有心理压力大在那边酝酿五分钟都不动的。
一开始我老是容易叫被淘汰的人下一轮,后来我把淘汰的在名字后面划个×,我阅读起来就舒服多了,也没怎么弄错过。
总而言之,运动会,我就是螺丝钉,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上班,然后当裁判,中午上中自习还改作业,下午继续当裁判,结束前还去趣味运动会那儿丢了脸,学校排的表,往前蹦蹦跳跳,然后又是两个人背靠背夹球跑,就很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