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阳明心学
略谈王阳明的“五溺”

略谈王阳明的“五溺”

作者: 大心学 | 来源:发表于2021-03-22 09:22 被阅读0次
截图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湛若水

纪录片《王阳明》3月22日晚在CCTV10播出第一集,讲述了王阳明少年至青年期间“五溺”的故事,即其早年立下圣人之志,在中国文化海洋中不断遨游、汲取、求索,经历一次次彷徨和怀疑,又不断回归儒学。

片中,学者们对“五溺”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这是一个天赋奇高、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求索学问的经历,积累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在观看该片的时候,微信群里也有爱好者和学术界的朋友在评论。有人说:“没有广泛的爱好,就没有先生的文韬武略,五溺也是先生追求自我志向的过程。”又有人说:“五溺说可以从消极的视角去解读,也可以从积极的视角去解读,当然两者也可结合起来解读。”

亲情和人性,是成就王阳明第一次顿悟的一束光芒。他认识到了“人”的价值,而这也是他从佛、道中汲取所需,却以儒学作为根本方向的原因。

学术界大多以王阳明和湛甘泉定交作为其归正于圣学的标志。

——《王阳明》纪录片

笔者认为,可以用湛若水“串珠”说去理解他评论王阳明的“五溺”说。

截图

湛若水认为,做学问有如串联宝珠,要用一条主线去串联宝珠(各种学问、知识或经验),让尊德性和道问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说,王阳明“五溺”固然是学问求索、傲游文化海洋的经历,只是当时没有建立一条学问主线把这些宝珠贯通起来,散落的宝珠有价值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人生还在迷惑中,圣贤之道还在苦苦追寻。王阳明归正于圣贤之学之后,内心有主不再茫然,能以圣贤之学的主线串联丰富的宝珠,让各种学问、知识和经验为我所用,形成一条璀璨的珠链。

溺于什么并不是重点,“五溺”的根本意思,是指王阳明当时还没有找到学问乃至人生的真正路向。

你有什么想说吗?欢迎留言!欢迎关注大心学!

相关文章

  • 略谈王阳明的“五溺”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湛...

  • 王阳明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前曾有过“五溺”溺于骑射,溺于任侠,溺于词章,溺于神仙,溺于佛事。人生是一场单行道,我们没有办法...

  • 看《王阳明》

    《王阳明》是中国首部系统梳理明朝大儒王阳明传奇人生和心学思想的记录片,共五集,《溺》《困》《悟》《功》《明》 ,今...

  • 看《王阳明》(2)

    《王阳明》是中国首部系统梳理明朝大儒王阳明传奇人生和心学思想的记录片,共五集,《溺》《困》《悟》《功》《明》 ,第...

  • 学习阳明心学书籍推荐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评价 学习推荐阳明的理由 阳明五溺,千辛万苦中得来值得借鉴 阳明的一生很有借鉴意义,他早年天赋异...

  • 王阳明的志与困

    王阳明在出生之后,他立下了想做圣贤的志向,并且经历了五溺,最后他选择了做官。 在王阳明28岁的时候就考入了全国第1...

  • 9/100--《传习录》

    王阳明的思想反转点 王阳明原来沉溺过好多事物与理论,他的好朋友湛若水为他写了墓志铭,其中写道“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

  • 0223-2019(透过现象看本质)

    王阳明在少年时有“五溺”之说,就有点像现在的年轻人。“年少轻狂”的同时,慢慢也有自己的一下积累和感悟。就拿他学二程...

  • 沉迷

    之前看传习录,说王阳明年轻的时候游溺于五件事,每个都能玩的不错,是真正的钻进去了,佛老,诗词,骑马,射箭,都有相当...

  • 我的世界95大冒险

    第五章 神秘墓地 寒冰和溺尸进入传送门来到了气态凋零的巢穴,寒冰和溺尸走在坟墓的路上,他对着溺尸说道:这里好阴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略谈王阳明的“五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bx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