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摄影旅行·在路上
2019-08-11 从塔尔钦到札达

2019-08-11 从塔尔钦到札达

作者: 壬辰癸酉 | 来源:发表于2019-08-12 13:54 被阅读156次

经过一个晚上的下雨,堆积在冈仁波齐上空的云层依然很厚,听说是要到下午的3-4点钟有可能会散去,我们只能等到回程路过时,再欣赏冈仁波齐了。

一路向西继续行进,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欣赏东嘎皮央的壁画和扎达的土林景观。

扎达地区是夹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盆地,平均海拔低,气候干燥,气温较高。

一朵朵的白云粘在蔚蓝的天幕中一动不动,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下来,第一次感受到了西藏夏季阳光的灼热感。这里的高原地表植物已经比日喀则地区的稀少得多了,植物种类较少,湿地、草甸分布比较零散,大多只有一些低矮簇状的植物。

跟昨天一样,一开始的景观平淡无奇,我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寻找野生动物,在路过的每一个湿地时,都瞪大了眼睛寻找,可能是由于阿里地区的野生动物较多,功夫不负苦心人,我们一上来就看到了成群的野驴群。车行驶着,我们在一个远远的湿地旁边看到了两只看起来不同于野驴形状的动物,一开始大家不敢判断,停下车,我用长焦镜头拍摄下来,然后放大来看,动物长有长角,屁股部分有白斑。藏族司机立即判断是黄羊。真令人兴奋,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两只公黄羊(母的黄羊没有头上的角)。我于是下车准备接近黄羊,不过,黄羊太警觉了, 尽管我已经采用绕圆弧的方法在缓慢逼近,它们还是立即扭头,沿着湿地的边缘快速奔跑到远方。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们无法追上,只能远远的用镜头拍摄下它们奔跑的英姿。

野驴群的一个小群体
警惕的黄羊在回头查看情况
奔跑的黄羊
逐渐远离我们的黄羊
今天我们在搜索动物方面的成就还是蛮大的, 我们还看到了野兔(没想到高原上也有)飞快的跑远了,看到一只类似旱獭类的动物钻到洞穴中。不过,这两个都实在太快了,来不及用相机捕捉到。另外,草原上的蝗虫还是有不少的,经常在人经过时,飞到半空中飞舞, 可以飞舞大概30秒左右。
高原上的蝗虫
在5000米的海拔的高度上,植物的品种不多,跟之前几天品种有比较大的不同。
名称待查
名称待查
名称待查
石缝中钻出的小蓝花,名称待查
名称待查
名称待查
名称待查
名称待查
名称待查
名称待查
名称待查
在开往第一个目的地东嘎村的路上,翻越山口时,我们看到了非常美丽的五彩山脉起伏连绵。
从山口俯视五彩山脉
起伏不断的山丘
山水相映
象泉河在山谷中蜿蜒曲折
在整个旅途中,中国的工程建设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必须向他们致敬!
致敬建设者
差不过开车有近4个小时,我们终于要到达东嘎村去观看古老的藏西壁画。壁画是其实是在土山上挖出的洞穴中绘制。土山上大大小小有非常多的洞穴,这些洞穴类似黄土高原的土窑,是给人居住的。壁画主要是用来礼佛,所以,大都是绘制佛教的画像和小故事。其珍贵之处,我认为主要是其绘画手法受到克什米尔(古印度)方面的影响,与传统的藏传佛教和中原佛教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里共有三个石窟,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从顶面开始逐步向下的四周墙壁绘制而成,采用的是坛城方式绘制,天圆地方,总共九层,表示佛教的九重天,最顶层是释迦摩尼像,最下层世俗社会人群供奉的百态,以及一些释迦摩尼菩提树下悟道、传道等等故事。人物脸部都偏胖有点像唐朝的仕女图。同时,还绘制有各种姿态的飞天图,以及大象、狮子、孔雀等等佛教动物。第二个石窟中,采用了四层方形交叉嵌套的方式绘制坛城,我个人认为应该比第一个石窟中绘制的时间要早,宗教九重天的标准坛城绘制方式还没有形成。第三个石窟最小,采用三重套园加最外面一重方形来绘制坛城,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有了“天圆”的概念。还有一处我注意到,就是底层绘制的佛像跟世俗的人像比较接近,看来应该是绘制早期佛教传道人的形象。
东嘎村的石窟壁画就在半山腰的小门那里
东嘎村看出去宛若巨型城市般的土林
四龙相绕图
承柱力士图
第二个石窟壁画是在隔壁的皮央村,其每个石窟规模相比东嘎村都较小,我们看了两个石室。其中一个是石室中的佛像是贴金的,主要以佛像为主。我个人看来,尽管画法相比东嘎壁画更为细腻,但是,从内容丰富程度来看,差距较大。
因为不允许拍照,我就借用网上现成的说明,可以点击右边蓝色文字查看:东嘎、皮央的壁画
皮央村完整的土林洞穴
山顶红房子的地方就是壁画
看完壁画后,时间已经比较晚了, 我们就继续前往土林进行到此一游。我们开车到了一个制高点,俯视规模宏大的土林景观,远观如列阵的士兵,无边无际;近观其姿态万千,不可穷尽。札达土林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林地貌。

札达地区本来是夹在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巨型泄流式湖畔,湖底沉积了大量的泥沙,由于印度次大陆板块向北挤压时,青藏高原开始抬高隆起,札达地区也被同时太高,从而导致湖水从象泉河泄流而出,变成一个巨型盆地。湖底淤泥中富含粉土、黏土、石砾,这些为最终形成土林提供了地质基础。不同的粉土层、石砾层相叠,经过河水、雨水的冲刷,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土林姿态。但是,由于这些土质层中有机物含量太少,所以植被非常稀少。相比北美的大裂谷,札达土林的规模更加宏大,但是,土层的深度比较浅。相比布莱斯峡谷地,这个土林由于缺乏矿物质,导致色彩变化缺少,显得不是那么精致。不过,其特色已经非常突出。从专家眼中,札达土林的形态大概有10多种,都是由于不同的土质层受到水流侵蚀形成的。


规模宏大的土林,远处乌云降雨、雪山林立
阳光下的土林

相关文章

  • 2019-08-11 从塔尔钦到札达

    经过一个晚上的下雨,堆积在冈仁波齐上空的云层依然很厚,听说是要到下午的3-4点钟有可能会散去,我们只能等到回程路过...

  • 西藏阿里:塔尔钦-札达

    古格文明遗迹-古格城堡,坐落于西藏阿里扎达土林深处,距扎达县城15公里,海拔3700米。 城堡雄浑、冷峻。看着落日...

  • 【感恩】好心的藏族大哥。

    D5:今天从塔尔钦到普兰一切顺利…… 塔尔钦到普兰:103公里,搭了两辆车到普兰…… 要说到的是搭我到普兰的时候两...

  • 转身.转山.冈仁波齐.1

    转身离开你,转湖怀念你,转塔忘记你,转山原谅自己。 从塔尔钦的小旅馆出来,东北老板的馆子里,面条很劲道。今天,早上...

  • 2019-08-10 从萨嘎到塔尔钦,奔向神山圣湖

    一大早,外面都在下雨,看来今天的天气不会太好。果然,今天一路上到了中午虽然不再下雨了,但是,云层很厚,基本把周边的...

  • 转山记(一)

    转神山-冈仁波齐是我此次阿里行的主要目的。 2018年8月22日上午8点,我们从塔尔钦(海拔3600-3700米)...

  • 西藏之旅之冈仁波齐转山(三)

    大概八点半左右,我们从塔钦乘车出发了,到经幡广场大概九点钟。其实,这个时间已经不算早了。不过,从山脚徒步上来,7公...

  • 落基山的秋

    从加拿大bc省纳尔逊到艾尔伯塔省的卡尔加里,我们乘坐的是载客不到16人的小飞机,但飞行很平稳。 到机场...

  • 30天背包印度——04走进亨比

    从科钦到亨比要转好几趟车,具体几趟也不清楚,走一步算一步,首先要去的就是班加罗尔,在科钦中央车站买票的时候,工作人...

  • 西藏阿里无人区:萨嘎-塔尔钦

    驱车游走在冈仁波齐峰、珠穆纳尼峰、玛旁雍措和黑湖之间,感受冈仁波齐与珠穆纳尼夫妻离别、与玛旁雍措一往情深的爱情动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8-11 从塔尔钦到札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ze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