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伊始,《我不是药神》打响头炮,国产电影保护月变成“翻身月”的声音在网络上传开,这部电影在各平台均拿下9分以上的极高评分,好评如潮,那咱们就先聊一聊这部电影。

还未看这部电影,我就已经“久仰”其大名了。“笑中带泪”、“国产电影的希望”、“怎么过审的?”.......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现实还是网络都在讨论这个电影。其实每年都有一个现象级的电影,或是说至少一个。不过《药神》的题材确实是在这些现象级电影里独一无二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将慢粒白血病患者水深火热的生活直接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将“情”与“法”也放在了观众面前的天平上。有些像是韩国电影的套路,但是火候被掌控的很好,主要还是以温情为主。
《药神》中的商业片元素被处理的非常优秀,“黄毛”的头发也是为勾出观众眼泪所留下的伏笔、张院士的袒护、还有山争大叔在印度看到的迦梨女神像也为电影增添了一些隐喻与知识性。演员的表演很棒,对于王传君,这部电影可能叫“我不是关谷”。看后才知道“黄毛”的扮演者章宇是《大象席地而坐》的主演,真的没看出来是个文青。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展现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严峻问题,它的出现让国产电影观众眼前一亮。它不是一部解决问题的电影,而是一部提出问题的电影。希望这类电影可以越来越多,利用商业片的传播力度让社会上的更多症结被挖掘出来,得到重视,得到解决。
姜文的北洋三部曲最后一部《邪不压正》紧跟《我不是药神》。作为中国电影的大佬,姜文的拥护者自然不少,但是和广大吃瓜群众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更何况姜文自己在《一步之遥》里也说过,“我还是个孩子”,拍戏不考虑观众的主儿,爱的人多,烦的人自然也不少。《邪不压正》上映后果然也激起一片讨论。

这部电影风评不太好,多数吃瓜群众集中于讨论彭于晏的胸肌、许晴的胸和臀和廖凡的脸。给出差评的观众纷纷表示,内核什么的不需要去理解分析,剧情已经特别乱了。对于频繁的“上房”大家也接受不了,不少观众认为一些笑料有些强塞进去的意思。朋友圈里纷纷讽刺道,是自己太无知,理解不了这种艺术。
姜文唯一一次站着把钱挣了是《让子弹飞》,有的时候也是票房失利。他早期的演员生涯让他家喻户晓,之后他也拍出过中国影视上最好的电影,同时也被处罚过禁止拍片,期限一到,又立刻投身于导演一职。彭于晏的上房上的观众头晕,夏雨的上房却永载中国影史,都是姜文强烈的个人风格,今天与过去却也已经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因为市场一直都是在变的,姜文为了站着挣钱而做出的一些尝试也会有失败。
无论是不是说苏俄对中国的操控还是什么别的历史隐喻,这部电影所展示出的北洋时期都是活灵活现的,那些笑料我倒是觉得还可以。为了吃醋做一顿饺子,北洋三部曲一直就是这风格,谈不上喜欢,只是姜文的独树一帜还挺想在大荧幕上再看到。
《北方一片苍茫》原名《小寡妇成仙记》,这是导演蔡成杰的处女座。首先在 FIRST青年影展上映了140分钟的版本,今年7月20日公映的是113分钟的版本。我看的是公映版。这部电影可能许多人不了解,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农村题材作品,它公映的意义远胜于《药神》。

这部电影还是简单说一下剧情吧,一位“克夫”的寡妇带着未成年的聋哑小叔子开着一辆面包车在村里四处奔波,结果被误认为是大仙,从而阴差阳错的走上了当大仙的路,在替人排忧解难的过程中,看到了当代中国农村的种种弊病。
电影多为黑白镜头,与主人公内心相衬。整部电影的拍摄手法是艺术片风格的,很多场戏效果都很好。如“水煮”老人、偶遇鬼魂,还有桥上追逐等等。很多镜头拍摄时人物只占据了画面边缘的一小部分,十分凸显一种宗教感,也表现出人在时代背景下的渺小。而且,主人公还能看见鬼魂,并且与他们对话,导演也没想做过多解释,这种超自然的元素让这样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更显荒诞,这确实是与众不同的一点。虽然手法风格挺文艺的,但内容很直白、现实。重男轻女、留守儿童遭遇性侵、生态环境被破坏、卖孩子、封建迷信、唯利是图........丑恶的社会百态都是直接展现出来的。
这并不是一部完全反应农村问题的电影,其中的许多问题在城市中依然存在。但它注定是小众电影,排场很少,不过能够上映确实是今年中国电影给观众的一个惊喜,它不能完全算是文艺片,因为矛盾过于外显,而且后期也因为矛盾太多而感到有些拥挤,当然这也可能是删减的缘故。
这部电影其实很直白,很容易理解,它向看惯了爆米花电影的观众展现了另外一种电影的形式,而且也能让所有人看懂。中国电影并不缺少看完之后抱着爆米花大笑和拿着纸巾哭的,也并不是那样才算是好片。真正需要的是这种看完之后会让你沉默的电影。
刚知道《西虹市首富》的时候还挺期待,看过之后有点失望。

主线是花钱,踢球是什么鬼。难道踢球只是为了给电影加一些正能量?
结尾俗套。
笑点一般吧。
好像评分蛮高的,我打6分吧,对于喜剧就不多说了。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是徐老怪狄仁杰系列第三部,至此故事完成闭环。我对之前两部的印象还不错,不管徐克还是姜文,都是风格张扬又独特的导演。两位大导演的系列之作也都在7月上映,这个月的电影院还是蛮热闹的。现在的“狄仁杰”系列是徐克目前的招牌了,但是我看徐老怪在“狄仁杰”上,好像控制不住自己了......

第一次看通天帝国的时候确实很喜欢,感觉很惊艳。大唐狄公案,徐克抢到的这个IP真的不错。但是他还是在这一部的《四大天王》上留下了败笔。之前的《奇门遁甲》我还在庆幸没有去影院看,结果这次的《四大天王》结尾部分那不就是《奇门遁甲》吗.......一部比一部玄幻,这倒是这个香港电影人的风格,但是IP有IP的坏处。选好IP后,尤其这种知名度高的IP,随意的改动很有风险。
徐克监制的电影,无论摄影,服装,动作他都涉足,这部电影也不例外,那些奇怪的兵器,和恐怖的幻象也都是徐克的想象,但是脑洞弥补不了剧情。这些“脑洞”频繁的出现对剧情没有任何推进效果。“狄仁杰”画面越来越精美,特效也越来越好,但是文戏是真的一部比一部次了。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中国电影或是早期的香港电影,徐克最大的贡献还是工业上的,好莱坞的高端特效技术与拍摄方法都是徐克最先引进用于自己的电影。
柱子上的金龙复活的一段设计的还是非常好的,徐克电影的打斗场面自然也不用多说。但是最后一段的大理寺对决过于追求视觉特效了。而且电影缺少悬疑解密的感觉,特效繁多容易让人发困。整体来说感觉徐克的脑洞还能拍一百部电影,还是希望这一系列的文戏能更出彩一点吧,毕竟脑洞用在文戏上比用在兵器上更好。
终于写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