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九、能力和知识之间不可比例失调

九、能力和知识之间不可比例失调

作者: 路漫路漫 | 来源:发表于2020-02-07 09:59 被阅读0次

能力和知识之间的比例失调表现在:学生还没有具备应有的能力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教师却不断塞给他种种新知识,叫他:要掌握住,不可放过!这样学生恰似一个没有牙齿的人,不得不囫囵吞枣,起初感到不舒服,以后就害起病来,什么也不能吃了……

      上面我已经谈到过,许多学生之所以掌握不了知识,是因为不会快速而用心地阅读,不会边读边想。这是一种可悲的比例失调。会快速而用心的阅读——既会朗读,也会默读,这不单纯是有文化的起码表现,而且是在课堂上和独立看书时,能真正进行逻辑思维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

不会快速而用心阅读的人,不可能学好知识。快速而用心地阅读,是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的整个句子,眼光离得开书本,口头说得出记住了的东西,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容,而且还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

    在小学阶段就应使阅读达到这种完善的程度。否则,便做不到用心地掌握知识。不仅如此,不会快速阅读而努力掌握知识,还会使学生的智能钝化,造成思维的混乱、不连贯、不完整和简单化。你大概遇到过有些五六年级的学生,像俗话所讲的,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我逐字记下了这类学生的话,作了分析,发现这种话似乎是一些与上下文脱节的单词,相互没有任何联系。这样的学生根本不能把自己的有些概念用语言表达出来,因而说话含糊不清。对这类可悲事实的多年研究使我得出一个结论:智力上的含混不清(我这样描述这个缺点),是由于不会快速而用心阅读、不会边读边想造成的。对许多词语学生之所以不理解,都不过是由于他们来不及很好地阅读和领会这些词的含义,更无法在意识中把它们跟有关的概念很好地联系起来。学生不会快速而用心地阅读,就来不及思考。阅读时不思索、思考,儿童的智力就会迟钝。

怎样使阅读快速而用心?学生如何通过目视和思维能迅速领会含义相连的一整批词语?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进行系统的练习。这里谈谈我教学生时,怎样检查阅读的快速和用心程度。一个学生正读着(初次)童画或故事,如关于原始人生活的故事。我在他眼前,即黑板上挂一幅绘出原始人生活的鲜艳图画,有烧火、准备食物、捕鱼、儿童游戏、为衣着操劳等内容。如果学生(这里指三年级学生)朗读故事时,不能把眼光离开书本,在快读完时好好地看一下画,并记住故事中完全没有讲到的细节,便表明他不会阅读。阅读过程中什么也无法领会的学生,实质上是不会边读边想,而这恰恰不能称之为用心的阅读。

  在学习的某个阶段上,学生应当掌握快速书写的能力,能边写边想。如果缺乏这种能力,便会造成又一个比例失调。只有通过充分的练习,才能掌握这种书写速度。书写程度应当达到自动化程度。只要做充分的练习,在第四学年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但书写的自动化有赖于阅读,阅读差的学生书写总是出错。

    为了养成快速而用心书写的能力(在阅读能力良好的条件下),可依照下面方法进行练习。教师给学生讲述某种自然现象、事件、劳动过程;讲述中明确突出有联系的各部分,每部分都要有主要内容及与之有关的细节。讲述时,学生按照教师阐述材料的顺序把主要内容记录下来。缺乏边听便简略纪录讲述(讲授、解释)内容的能力,掌握知识是不可能的、许多例子中学生落后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这个最基本而又十分复杂的能力。

这一能力的作用,并不只是实际运用。它是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不会边听边写、边想(也像不会边读边想一样),发展知识是不可能的。

善于选择、综合和分析事实,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知识是否掌握得好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比例失调带来的后果是知识会毫无发展,停滞在学生脑子里成为僵死的负担,因为知识不发生转化,不以新的事实加以充实,不用来解释新的事实。这就发生了我称之为知识僵化的情况。

为了善于自觉地把知识结论运用于生活实际,必须独立的收集大量事实,对这些事实进行了解、综合、比较、分析,收集和处理事实——这本身就是知识的一种状态,即活动的状态。这种状态指的是,从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体系中自觉地选择所需要的规律、说明和定义。使知识处于这种状态多么重要啊!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确信,收集和处理事实,是一种特殊能力,它能使知识经常处于发展状态,而这种发展是十分独特的:学生不仅对他周围的事物,而且对自己的种种想法都进行分析。学生收集和处理事实时,便走上了自我培养智力的道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能力和知识之间不可比例失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fm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