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心来做研究,挺难的!
第一,这是一件目前看不到结果的事情。做了不一定能立项,但不做一定不会立项。
第二,颈椎闹腾。对着电脑才半个小时,眼睛干涩,脖子不舒服。“职业病”可能敲敲盯上了我。
第三,没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还有五六年才用得上,后面机会多呢,导致自己没有紧迫感。
第四,动力不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无利不起早”。我图个啥呢?证明自己?
此时,我倒羡慕我的学生们。
①被逼着参与线上答题。该生缺少一次线上答题,该生家长给班里捐5元,将来过六一儿童节时买蛋糕或者糖果。
②答题正确率100%的同学,会得到老师的一个小红包作为奖励。
外甥女在其他学校,我把她拉进我班微信群,让她跟我班学生一起学习。第一天是我班一位女生得了奖励,外甥女点开过那个小红包,她说:“舅舅,你就给恁班那个做全对的学生发了一分钱啊!”默默打开那个红包的同学可能不在少数,看到是一分钱,估计心理平衡了很多吧。“是啊!你们都没有,她却有!”红包是奖励的象征,这是一分钱的魅力所在。
被逼迫(或者称为惩罚)和被奖赏(或者称为正强化),两者都会让同学们参与答题,但效果不同。被逼迫,解决的是“吃饱问题”“甩掉贫困”,只要参与了,无论正确率多低,都不会受惩罚。被奖赏,解决的是“吃好问题”“达到小康”。但长时间达不到目标,就会有挫败感,习得性无助,“反正是达不到100%,随便做做算了。”兴许有学生会这样认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每个学生起点不同,接受能力不同,都达到100%不太可能。对于自身已经达到95%的同学来说,100%有可能达到,提出100%的目标对于这类学生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只奖励正确率100%的学生,对于正确率不到60%的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其实,网课期间,我更希望家长结合着最近发展区理论,给孩子提一个“跳一跳摘桃子”的目标,然后进行奖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