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贝尔(Pachelbel)的D大调卡农,是古典乐中的经典之作。很早之前,网络上就流行起了一段万能卡农的视频,一名乐手(Rob Paravonian)从卡农的旋律开始,接连演奏出了数十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歌曲间的串烧可谓天衣无缝,毫不违和。
但是Rob痛恨帕尔贝尔的D大调卡农,他是名大提琴手。“我痛恨它!因为历史上所有包含大提琴演奏的古典音乐中,卡农的大提琴部是其中写得最烂的一首!大提琴的部分从头到尾只有八个音符不停不停的重复。D~ A~ B~ F#~ G~ D~ G~ A~这就是所有我要弹的了!八个音符重复了54次,我数过。”
##完整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20152/
其实爱听歌的小伙伴们应该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流行乐中的定式被大量地采用,许多歌都给人熟悉和类似的感觉,那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这就是今天的主题:和弦的进行。
音程
为了更好的讨论和弦,让我们从音程开始从头说起。
我们就用C大调为例,先看看音程(interval)也就是音之间的间距是怎么来的。
C大调的意思是,以do作为起始音,之后的间隔遵循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依次升高这样的音的集合。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熟悉的do、re、mi、fa、sol、la、si、do这些音,原来从小记住的这串音符就是传说中的C大调!
聪明的你也许已经发现了,在C大调里do-re和mi-fa之间的间距就是不同的,根据声音频率来看,前者间距是后者的两倍,所以我们说do-re之间相隔一个全音,mi-fa之间相隔半音。
由于半音的存在,那些不是太主流的音在钢琴键盘上被做成了黑键(如do和re之间的那个音),而相对常用的音就是白键。
对于其他的调式,只要他们的音遵循“全全半全全全半”这样的排列,就统统叫作大调,区别仅是哪个音作为起始音。例如:D大调以re开头,E大调以mi开头,以此类推。
如果你也想知道小调的秘密,那么只用把大调音阶里的第3、6、7个音降低半音,这样你就得到了相应的小调音符,是不是很简单呢~
和弦
好了,认识了音程,我们就可以谈谈和弦了。当3个或更多的音同时或分别奏响,我们就演奏出了一个和弦。当然啦,在实际创作中并没有这么简单,由于一些音的组合先天让人感觉到不适,或者说不和协,这样的组合就会被我们剔除,而那些非常适合在一起使用的音就成了大众的选择。
其实我们早就发现,那些听起来顺耳的和弦大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具体说来就是它们的音程有着奇妙的共性。
简单起见,我们只关注和弦里最普遍的音程,那就是大三度和小三度音,分别代表两音之间相隔了4个、3个半音。实践证明,根据这两种音程搭配出来的和弦总让人觉得非常和协,浑然天成,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定数,甚是奇妙!
以C和弦为例,它的三个音是CEG(读作do,mi,sol),看看之前的图片可以发现,do-mi之间间隔4个半音,因此是大三度,而mi-sol则是小三度。
Dm和弦由DFA组成(读re,fa,la),re-fa是小三度,fa-la则是大三度。
根据这样的原理,大家就可以试着自己写出一些和弦来了。组合方式当然也不限于大三度+小三度(major chord),小三度+大三度(minor chord),还可以小三度+小三度(diminished chord),甚至是4个音的组合(seventh chord)。有条件的话试着演奏一下,效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和弦的进行
看到这里终于可以回归主题啦,一般来说,不论一首歌的乐句多么复杂多变,我们都可以挑出其中重要的音来,用包含这个音的和弦来笼统地代替一小段旋律。所以说,和弦挑的好,也能很大程度上还原歌曲的感觉,非常适合弹唱表演。
到了这里,重点就来了,既然旋律可以简化成和弦,那么相反地,一串和弦也可以通过扩写和改写变成细致的音乐。实际上,无数的歌曲都是这样诞生的,先确定大致的和弦进行作为骨架,然后再添上细节成其骨肉。
现在的华语歌和欧美流行音乐都有自己常见的和弦走向,下面这一串和弦进行恐怕是最容易碰上的一个。
我们先来看看周杰伦和伍思凯的栗子!
这个下行的和旋并不是说它不好,问题是它被重复太多次了!
Nice Chord节目就选取了运用同样和声的29首歌,把它们移到同一个调串在一起进行演奏,也毫无违和感,简直就像同一首歌。其中包括《分手快乐》、《如果我变成回忆》、《忘了我》、《其实都没有》、《匿名的朋友》、《专属天使》、《给我一首歌的时间》、《学不会》、《独家记忆》、《暧昧》、《星晴》、《对折》等等。你也可以去听听,可是听多了,会不会觉得很腻呢?
##完整演奏视频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2204615
和弦进行(Chord progression)本身其实也颇有学问,所谓大调开朗,小调忧郁,而不同调式的和弦却也能混合使用,不完全拘泥于定式。
当然,前人的探索和总结也留给下了非常有用的经验公式。一般来说,C,Em,Am和弦适合作为起始,Dm和F和弦多用于中间起承转合,高潮部分使用G,G7会让人觉得自然,最后再回到开始的和弦使人感觉完满。也正是这些经验的存在,使得悦耳的和弦进行被不断流传和使用,直到形成现在几家独大的局面。
关于流行歌的相似性,几年前也有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始了相关课题。通过对15种音乐类型,374个子类的音乐分析,他们试图把乐曲的人气和其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这样直截了当的办法最终通向了一个神奇的结论,那就是越流行的歌就越是类似。
这一结果其实不难理解,目前的流行音乐形成了固有的风格,乐器,谱曲,甚至演唱技巧都在大众选择之下变得雷同。相反那些另类摇滚,实验音乐并没有因为大量的创新而吸到粉,反而呈现出颓靡的态势。
我们大概有这两种不变的特点:对于喜爱和熟悉的类似事物会先天地趋同;经过足够长时间的重复之后又会产生快速的厌恶。也许这就是各种时尚更迭和轮回的内在原因吧~
来源参考
卡农: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20152/
NiceChord (好和弦):什麼是大調和小調?;為什麼流行歌聽起來都這麼像?
https://mic.com/articles/107896/scientists-finally-prove-why-pop-music-all-sounds-the-same#.PEUQ4Bza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