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付老师,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不管我怎么说他,表扬也好,批评也罢,完全影响不到他,每次都是无动于衷,怎么办?
答:这样的孩子相信每位老师都有可能碰到,当然这样的孩子,细细追究一下会发现,更多的是原生态家庭的问题,父母亲的情绪、性格,家庭氛围抑或是特殊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孩子,一涉及到原生态家庭的问题,就会发现教育变的无解了,因为老师没有权利对已经成年人的家长指手画脚,成年人的性格、情绪习惯更难改正。
当然这也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重点是,即使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性格,但至少可以带来片刻的春天。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师生谈话的方式方法问题。
终极三连问:
“你为什么要打同学?
你知不知道这样做很让人讨厌?
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和你交朋友?”
琢磨一下这三个问题会发现,这三个问题看似是疑问句,然则都是反问句,因为这样的问题不需要孩子回答,或者说不管孩子怎么回答,老师都会很生气,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更进一步说,这三个反问句也并不是在解决问题,只是老师气愤之下的情绪发泄,仅此而已。
其实这就是“伪对话”,所有不需要孩子思考后回答的问题都是“伪问题”,伪问题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对于师生关系也很不友好。最终只是气急败坏的老师和无动于衷的孩子。
尝试着做出改变,每问出一个问题时,指向性是明确的,不带有褒义贬义之分,只是在询问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比如:
你为什么打同学?——
转化为: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我想知道具体的情况,因为我不想冤枉你们任何一个孩子,能给我讲讲吗?或者你俩再重新演绎一下,可以吗?(低年级的孩子一听到再演一遍,基本上就都破涕而笑了,而且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带感情色彩,只是了解情况,目的是为了不冤枉任何一个,孩子能感受到共情。)
你知不知道这样做很让人讨厌?——
转化为:哦,我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除了事情本身,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孩子每说一条,就给予肯定,嗯,是这样的,还有吗?疑问句多,尽量减少评价,引导孩子一步步回顾事情的经过,思考每一步中自己做错的地方,由孩子自己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和你交朋友?——
转化为:你分析的对。整个事情的过程中你确实伤害到了同学,如果我是同学的父母,我会特别心疼,可能会不让自己孩子和你玩。但我不是,我是同学的老师,也是你们俩的老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两个孩子,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现在是你的脸被别人打了,你会怎么办?(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孩子关注对方的感受,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最好形成思维惯性)
当然,小学阶段的孩子毕竟还小,打打闹闹再所难免,类似的事情一定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解决。
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和家长沟通,深挖性格背后的原因,从根本上去影响、引导孩子,毕竟能影响多少就能让孩子受益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