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郑桓公、郑武公 | 开创郑国基业的父子

郑桓公、郑武公 | 开创郑国基业的父子

作者: 沈雁杭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09:11 被阅读11次

    翻开大名鼎鼎的《春秋左氏传》,第一个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便是春秋小霸郑庄公。作为春秋时代第一个被“封霸”的人物,他智勇刚强、老辣狠厉的性格时常令人倒吸一口冷气,而他纵横捭阖于大国间的气魄、玩转权谋的手腕也令人不得不心生敬佩。若《左传》是一部长篇小说,郑庄公可以说是描写最出色、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也许,读者会心生疑问:郑国作为一个小国,何以在东周时代率先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心?郑庄公的性情与智慧是从何处继承而来?在他称霸以前,郑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本篇聚焦的人物便是郑庄公的祖父郑桓公与父亲郑武公,看看他们父子二人为郑国、为子孙后代做出过哪些努力。

    周朝实行分封制,在周天子之下存在着大大小小诸侯国数以百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周武王和周成王时代便已建立的,比如较为知名的鲁国、齐国、卫国、宋国、晋国,还有不那么知名的陈国、蔡国、虢国等,自周朝建立到平王东迁,这些国家已经存在几百年,可谓是老牌诸侯国了。然而,与这些老资历相比,郑国异常年轻,甚至可以用年幼相比,哪怕是平王时代“始列于诸侯”的秦国也比它更悠久。

    老资历的诸侯国,祖先们大多参与过推翻殷商的战役,属于战后分红利。秦国得益于在平王东迁时的表现,经天子授权提升了等级。但郑国的建立却与它们不同,既与战争无关,也并非为王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只是因为一个简单却也合理的原因——郑国第一代国君是周天子的弟弟。

    《史记·郑世家》记载,郑国第一任国君名“友”,是西周第十代天子周厉王的小儿子、第十一代天子周宣王的弟弟①,至于兄弟俩是同母还是异母,由于《史记》在《郑世家》和《十二诸侯年表》中记载矛盾,便成了历史的悬案。无论如何,周宣王没有亏待弟弟王子友,在继位第二十二年时赐给他一块封地,命名为郑。这块叫郑的土地还不是春秋时代郑国的所在地,只是一块很小的地方,据考证曾经叫棫林,地点在王畿附近。郑国的等级为伯爵,从此,王子友变成了郑伯友,在自己的封地上本本分分做人,兢兢业业做国君。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很高,说“百姓皆便爱之”,是一个称职的好国君。也因为这个原因,当大哥周宣王去世、侄子周幽王继位之后,又将郑伯友从郑国召回王畿,封他做了司徒。回到政治中心的郑伯友仍旧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并因此获得上下一致的高度评价,《国语·郑语》中说他“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便是史官留给他的定评。

    注①:从周武王算起。

    从王弟到好国君再到好大臣,郑伯友一路顺风顺水,应该说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侄子周幽王在位的第九个年头,当他回到王畿任司徒之后,他却高兴不起来了。他发现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这个王朝来说都是致命的。也许他想过通过进谏的方式来改善,但终究发现自己无法力挽狂澜,而这样想的人不止他一个。于是,很自然的,他审慎地为自己和家族考虑未来,他的想法很简单:“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史记·郑世家》)

    此时,郑伯友积攒下的人脉发挥了充分的作用,一个睿智的史官为他分析了一番天下形势,最终指了一条明路②。

    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

    《国语·郑语》

    注②:《国语》中称史伯,《史记》中称太史伯。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郑伯友几乎没有什么好的选择,肥沃之地都被周天子的七大姑八大姨占尽了,较为偏远的则把控在蛮夷手中,郑国简直无路可退,挑来选去,最后只能去“济、洛、河、颍之间”。济、洛、颍都是河流名称,“河”就是黄河,这块地方就是春秋时代郑国建都之地新郑。这里仍旧不是广大的疆土,但即便如此,也早被其他诸侯国所占领,郑伯友若想搬家,还得动动脑筋。

    当时占领这一片土地的国家是虢国和桧国,国家虽不大却也不是等闲之辈。虢国是姬姓诸侯,与郑国一样都是周天子的亲戚,但人家第一代国君是周文王的弟弟,资历不是新兴贵族郑国可以比的。桧国又叫郐国,虽然是妘姓,但其资历可以上述至殷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桧风”就是这一国家留下的文化瑰宝,可见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郑伯友虽是周天子的叔叔,人缘不错,势力却较为薄弱,想虎口里夺食,难度极高。但史官却给郑伯友解了难题:

    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拏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

    《国语·郑语》

    史官抓住了虢、桧两国的弱点,即他们自以为是、贪婪愚蠢,周室太平他们急着巴结天子身边的红人,当然愿意借地安置郑伯友的眷属。但倘若周室发生动乱,他们必然会挟人自重,到时郑伯友以此为借口率领周室军队去讨伐,这些借来的土地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自家的了。

    史官对虢、桧两国的批评也许是正确的,但也不得不说他的策略十分狡诈,有巧取豪夺之嫌。其实郑伯友也并非当即双眼一亮,与史官一拍即合,而是琢磨着是否还有其他地方可选。显然,他并不怎么看好这块弹丸之地,但与史官一番密切交谈之后,他也不得不承认,自身实力尚不够强大的郑国的确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史官大胆预言:“凡周存亡,不三稔矣!”(《国语·郑语》)并劝郑伯友赶快行动,果不其然,三年后,周幽王死在了骊山脚下,周王朝险些覆灭。周平王受大诸侯们的保护迁都洛邑,开创了东周时代,郑国也如愿迁址到了新的土地上,而那个听从朋友建议,立即将家人送到“济、洛、河、颍之间”的郑伯友却没能与妻子儿女共享天年,他死在了骊山③,谥号桓公。

    注③:史书上没有记载郑桓公确切的被杀之地,《史记·郑世家》说“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推测郑桓公可能也死于骊山。

    关于郑桓公的死存在一定争议,《古本竹书纪年·晋纪》及《汉书·地理志》记载周平王时他还活着,但《史记》则说他与周幽王一同被杀,清华简《系年》或可间接佐证《史记》的说法,《史记》的记载目前被更多人所接受。尽管郑桓公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却凭借自身的优点,通过可靠的人脉为子孙谋得了安身立命之所,作为开国之君是尽职尽责的。他的死也许是无法避免的,但作为周王室恪尽职守的官员,他明知危难将至而没有自顾保命,选择与天子共存亡,也是尽忠职守,可怜可叹。

    国不可一日无君,郑桓公惨死后,郑国臣民立即扶立他的儿子公子掘突继位。新郑伯在危难时刻接掌权力,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老父亲辛苦积攒下的一点家业还只有使用权而已,所有权尚在别人的手里。稍有不慎,上上下下一大家子的人都会沦为亡国之奴,为了生存,郑伯掘突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第一要务就是将所有权也收为己有。

    郑伯掘突继位后的作为,记载最为详细要数《今本竹书纪年》。就在周平王继位之时,“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点名了郑伯掘突在父亲死后为王室做出的突出贡献,而这一条记载在清华简的《系年》里得到了佐证:“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虽然记述简略,作为小国的郑国恐怕也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功绩,多半是站队正确,跟着大佬们打打酱油,但只这一项足可以让郑国的地位升了一格。尽管郑国依然是伯爵,郑伯掘突却成为了周平王的卿士,身份地位比父亲郑桓公还要突出,郑国从辅臣变为拥立之臣,在东周战场上便一步迈进了最前列。

    有了天子撑腰,郑国的胆子和野心也就更加大起来,当年史官给郑桓公出的主意只实现了一半,另一半要靠新国君去完成了。周平王四年(前767年),郑伯掘突灭掉了老牌诸侯虢国,两年前,“文明古国”桧国已然轻松收为己有④,新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皆已牢牢掌握。周平王五年(前766年),郑国“迁于溱、洧”,那个春天里令少男少女们情思缱绻的两条河流,为郑国描绘了优美的抒情画卷: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诗经·郑风·溱洧》

    注④:《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而灭虢……”不过将郑武公记载为郑桓公。

    拿到了虢与桧的地盘,郑国的臣民再也不用担心会沦为亡国奴了。但郑伯掘突并不满意,自己是天子卿士,如此高的政治地位怎能只有这一点财富?与鲁、卫、晋等同姓诸侯相比,是不是太穷酸了?然而,周王室今非昔比,天子无力再为功臣分封更多的土地,也没有哪个国家肯乖乖把自己的土地拱手送人,那么,就只能抢了。

    但郑伯掘突毕竟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自命为有德之人,有德之人怎么能明抢呢?于是,郑伯掘突想了个主意,为扩张领土想出了一个苦肉计。

    郑武公欲伐胡,先以其女妻胡君,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韩非子·说难》

    想抢夺胡国的土地却又不敢明说,为了麻痹胡国君臣假意做亲家,牺牲了自家女儿的幸福,继而让大夫关其思陪自己演双簧,再将“逆臣”诛杀,演戏给胡国看。为什么如此费劲周折?除了郑国自身的原因外,和胡国也有一定关系。胡国是周成王分封的老国,资历只比虢国差一些,且是姬姓国⑤,是真正的“兄弟之国”,故郑伯掘突还是要为自己留些面子。不过,韩非子的记载恐怕就不能全信了,既然胡国是姬姓国,郑国又怎会与胡国联姻?要知道东周初年对同姓不婚的原则还是非常讲究的,而韩非子生活于战国晚期,恐怕记录的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注⑤:还有一种说法,胡国为归姓国,地点在安徽阜阳(黄鸣《春秋列国地理图志》),而不是“河南郾城区、舞阳县一带”(百度百科),后被楚国所灭。该胡国多次出现在《左传》中,未知与《韩非子》中所说胡国的关系。

    郑桓公死后的八年时间里,儿子兢兢业业地完成了老父亲的遗愿,从十八线小国挤进了准一流国。郑伯掘突的手腕是狠辣的,为自己的利益杀伐决断,毫不留情,相比之下,郑桓公则显得仁慈了些。但想要在动荡的时代里谋求生存,没有郑伯掘突的狠辣是很难做到的,可以说他也是顺势而为,及时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毕竟,真正狠辣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郑国的地盘不断扩大,国君在周王室功勋卓著,郑国的势力一日比一日壮大,渐渐地,周围各国都不敢小瞧。有了财产和土地,自然要为守成做打算,留下后代是第一要务,于是,国君的婚事被提上了日程。

    根据《史记》的记载,郑伯掘突在位的第十年,从申国取来了自己的夫人,至于是不是原配已无法详考。不过,这位申国公主却得到了丈夫独一无二的宠爱,先后为国君生下两位公子,寤生与段,就是《春秋左氏传》开篇讲述的郑庄公与共叔段。兄弟二人的争权之战不但是《左传》中的精彩章节,也成为中国历史中最令人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一段故事,在史学界、文学界和八卦界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可惜的是,郑伯掘突在之后的岁月里未见更多开疆拓土的记载,应当是考虑自身实力的原因,没有盲目冒进,而是注重口碑的打造和国力的增强。郑国臣民同样爱戴国君掘突,据说《诗经·郑风》里那首《缁衣》就是赞美他的: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毛诗序》解此诗谓:“美武公也……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虽不知真假,但按照他的说法去理解还是可以接受的,郑国的霸业虽始于郑庄公,但若没有之前两代国君的努力,郑国早就随着西周一同灭亡了。

    郑伯掘突在位第二十七年,大限将至,太子寤生即将继位为新的国君。可是,母亲武姜却并不喜欢他,因他是难产儿的缘故,内心十分厌恶,打算说服病危的丈夫改立公子段为太子,却遭到了丈夫的拒绝。这应该是郑伯掘突生前做出的最后一个正确决定,无论从性情和谋略看,段都远远不及寤生。更难得的是,寤生有着极好的人脉,将人心抓得极牢,这最终促成了他巩固政权并成为一代霸主。郑伯掘突早就看准,替自己实现未了心愿的儿子必定是懂得忍耐,并在忍耐中学会成长的寤生,他走得没有遗憾。

    郑伯掘突谥号武公,非常符合他生前的定位,他与父亲桓公和儿子庄公一同被奉为“郑氏三公”,受到后人的瞻仰和纪念,尽管他与父亲的故事没有被收入《春秋左氏传》,但依然不会被历史湮没。

    敬请关注下篇:周平王 | 非我主浮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桓公、郑武公 | 开创郑国基业的父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qo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