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41
-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0
-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70
-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4
-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6
-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5
-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7
-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8
-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9
-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27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08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9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注解:
此二条讲针灸,以五行生克论病,且新出“纵横”之概念,绝非仲景原文,疑为后人所加。
原文:
110 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注解:
这一条是以津液为原则,讲人体对疾病的一些反应。
太阳病到了第二日烦躁,是有化热的迹象。这时候反用熨法熨烫病人的背部,造成大汗出,于是热证加重了。“大热入胃”,胃中的津液干了,人躁烦,谵语,也就是有阳明证了。如此过了十余日,如果病人“振慄而下利”,振慄是人体自己调津液解表的行为,类似于喷嚏和寒战;表气通了,里也就能通了,于是下利了。里热下来了,病也要解了。这时候出现一个困境,就是阳明证十余日了,津液消耗严重,这时候再下利必定津液更耗,于是腰以下不出汗了,小便也没了,这是下焦津液虚了;呕吐,胃也弱了;“欲失溲”,膀胱的结缔组织容易缺少津液,于是约束尿液的能力弱了,感觉小便药失禁;“足下恶风”,这也是下部津液虚的反应。这就是从阳明证转为阴证了。
津液如此之虚,病必反复,于是这时候再次发生大便硬的情况。按常理来说。大便硬了,小便就应该多起来,结果小便没有多,因为津液太少了。这时候又会发生一些新的证:大便完头会痛,足心却会热一点,这是因为大便的时候津液往下走,所谓“谷气下流”,头部津液就不够了,足部却能暂时的热起来,总之都是津液不够分配的反应。
原文:
111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这一条还是讲津液虚的反应。
太阳中风是津液虚,用火强发其汗属于误治。
下面的两句“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疑是后人加上去的,何为“邪风”?何为“两阳”?仲景不会这样繁复的制造概念。“阳”这个概念,《伤寒论》里指的是津液,这里的“阳盛”显然不是指津液充足,而是指有热。用“阳”指有热,此乃后世之文,不像是仲景的笔墨。
还是可以解释一下。“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邪风加上火热,于是血的运行失去了常度。关于这个血液妄行的原理,深层分析是这样:津液消耗了,人体不能用汗来排邪气了,没办法只能动血,用出血的方式来排解邪气。
像条文中这样单纯地讲一个因为热所以血液妄行,那就是热和血直接发生关系了,这种理解方式貌似无差,却忽略了人体,引向的是见热清热,见病治病的后世之法。后世医学就是这样慢慢走歪了的,究其根源就是在研究病的时候忽略了人体自身的作为,然后直接用药物去对付病。
“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这也是后世医家惯用的似是而非的解释。身黄的原理事实上是脾的气化功能受限,小便不通,瘀而生热,体液中的黄色物质囤积在肌肉当中造成的。
“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不能将出血和阳盛直接划等号,原理前面解释过;“阴虚”可以理解为津液虚,所以小便少了。
这一条后面更不通了,“阴阳俱虚竭”如何如何,阴阳各指什么?如果按后世的解释,阳指热能,阴指阴血,后面又说有热象,怎么能说俱虚竭呢?不管它,往下解释--
“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于是人体枯燥了,津液不够了,出汗也只是头部出汗了,到脖子就没有了。
“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这些说的都是阳明实热且津液虚的反应。这时候如果小便利了,说明津液自己回来了,这个病就治好了。中间说的“哕”,应该是下焦不通,胃上逆而为“哕”。
原文:
112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牡蛎 五两(熬) 蜀漆 三两(洗去腥) 龙骨 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注解:
这也是讲伤寒的误治。用火熏烤误发了汗,“亡阳”,阳是津液,津液消耗了,这时候会“惊狂”,“卧起不安”,变成风温证了,也有可能是阳明里热证,这种情况应该用白虎汤或承气汤去热以存津。
如果同时有热证和津液虚,解热就好了,不需特别去补津液。能发热,说明人体还有阳气,有阳气就有津液化生能力,一般来讲,热去了,津液也就够分配了。当然,如果津液很虚的话,用白虎汤,承气汤合人参,甚至滋阴药,临证上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都可以随证灵活运用。后世的《温病条辨》里就有这样的方子。
按照条文,这个方子似乎放错了地方。桂枝汤是治偏虚寒证的,龙骨牡蛎虽定惊安神,但是用于阳明里热也非其治。蜀漆这味药不常用,是常山的苗,去痰湿的,放在这里也不知所云。疑为后人所加。
原文:
113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注解:
看上去像伤寒,但是脉不弦紧,而是弱。弱为津液虚。那就要以桂枝汤为主方来治疗。脉弱津虚口会渴,如果再误用火熏烤来治疗,势必津液更虚,且演变成热证,那就会谵语了。
脉弱的人发热脉浮有表证,应该是不能汗的,为什么又说“当汗出愈”呢?这是说如果人体的津液回来了,那就会汗出而愈。
原文:
114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注解:
以上几条都是讲用火熏烤的误治。用火熏了,又不出汗,热没有出路,那就会发躁,比烦更甚,这是热证。
“到经不解”,外感病不论发于何经,到了一定的时间都会自愈,称为“到经”,就是经气运行的周期。像这种受了熏烤之热的情况,如果到了时间病还不好,病就会转,就会便血。因为热是会烧灼津液的,津液烧掉了,病还不解,人体就只得动血来解病了,所以病人会便血。这种情况属于火邪的范畴。
《伤寒论》部分药物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