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情绪管理的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却又常谈常新。为什么呢?因为,情绪是所有心理活动的背景,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己的情绪。你能找到一个没有情绪的人吗?没有。即使很平静,也是一种情绪。
这样一句话,我们家长朋友都听过,就是“妈妈的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作为主要抚养人,她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家长的情绪稳定、家庭氛围和谐,孩子的情绪必然稳定,家庭也会幸福稳定。如果我们把家庭比作是一条船,情绪稳定的父母会给孩子一个稳定的环境,家庭的小船航行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自然会一帆风顺;而父母如果情绪不稳定,孩子不知道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会突然发脾气,相当于在家庭中掀起惊涛骇浪,孩子难以获得安全感,家庭也会风雨飘摇。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情绪稳定呢?进而在亲子关系中做到情绪稳定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将自己的情绪很好的传递给孩子吗?情绪稳定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和体验呢?我们要讲情绪,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情绪。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什么?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的: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情绪和情感一样都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相对于理智来说,更具有主观性。
一个玩具小汽车,家长觉得和家里有的那个就是颜色不同,没有必要再买了。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买,是一个理智反应,是经过头脑客观分析后的结果,这个小汽车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情绪。但是在孩子看来,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颜色不一样,喜欢的不得了。孩子的喜欢是真的喜欢,这种喜欢的感受是他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这同样的一个小汽车带给我们家长和孩子的情绪体验就完全不同。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小汽车肯定不会重复的买,但如果我们照着育儿专家的话说:“这个小汽车和家里的小汽车颜色是不一样的,妈妈知道你也很喜欢这个小汽车,但是,我们不能买了。妈妈陪你在这里多看一会儿。”虽然也会有效果,就是自己说的时候会感到很别扭。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理解孩子对这个小汽车和你完全不同的感受、看法。孩子也是个有感情、有想法的人呢,他有自己的喜好、情绪是完全正常的,对喜欢的东西恋恋不舍、想要拥有是人之常情呀,有了这一层心理上的理解,你就能够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说话了,即使和育儿专家的话说的不一样,也能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孩子感受到你对他情绪的接纳,感受的来自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反而会很容易接受爸爸妈妈的建议。这个时候,有一个小技巧教给家长,就是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或者轻轻地拉着孩子的手,或者把手搭在孩子的肩上。有了这种身体上的接触,你传递给孩子的是这样一种感觉,妈妈不同意你做的这件事,但是妈妈非常爱你这个人。然后陪孩子一起看看这个小汽车,交流一下这个小汽车和家里的小汽车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既避免了孩子因为妈妈不理解自己的情绪而发脾气,又和孩子进行了交流、沟通,和孩子有了共同的话题,必然能促进亲子关系更加和谐。我们可以看英国凯特王妃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与孩子沟通的姿态,既有语言交流,又有身体接触。
蹲下来,和孩子保持身体接触从情绪的定义我们还可以看出每一种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做为动力。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情绪上就会产生愉悦、幸福、快乐、被爱、被认可等让人很舒服的感觉;如果需要得不得满足,就会产生沮丧、失望、悲伤、痛苦等让人不舒服的情绪体验。“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经榜提名时。”这样的情绪体验不需要任何说明,大家都懂的。
这种因需求而产生的情绪是最普遍的,在亲子关系中也是非常常见。比如,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可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却很难做到,即使表面上分享出去了,内心也是很委屈的。下一次你让他分享的时候会更困难。为什么?一个是因为孩子在两岁左右开始形成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了自我的概念,可以分清楚什么东西是我的,我对我的东西拥有怎样的权利。另一个原因是,孩子也有自己的需要。我们去观察自己的孩子,如果这个玩具他已经玩儿腻了,或者是不喜欢了,你让他分享给被的小朋友玩儿一下,是比较容易的。而如果是他新得到的玩具,自己还没玩儿够,或者是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你让他分享给别人玩儿一会儿,就非常困难了。如果这时候大人硬是要孩子分享,孩子不愿意,最后弄得大人生气、没面子,孩子哇哇大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家长没有照顾到孩子的需要,没有理解孩子的情绪。
我孩子5岁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她有一个非常钟爱的毛绒玩具,一天到晚的不离手。那天出去玩儿的时候,有个小朋友想摸一摸,她不允许,躲开了。小朋友就过来求我:“阿姨,你让姐姐把她的玩具给我玩儿一会儿吧。”小朋友的情商也不是一般的高,知道寻求大人的帮助。我想她的这个办法一定是屡试不爽的,谁会拒绝一个这么可爱、有礼貌、还比自己孩子小的小朋友的要求呢?我看了一下我女儿,她紧紧地抱着玩具、紧张地盯着我看,我蹲下来拉着小朋友的手,微笑地看着她说:“小妹妹,那个玩具是姐姐的,能不能让你玩儿得经过她同意。不过我看她现在还不想让你玩儿,等她想让你玩儿了,阿姨一定告诉你,好吗?”小朋友有些失望、无奈的走开了。这时候,我看到我女儿的表情放松下来,眼睛里充满了感激和欢乐。然后,她高兴地拉起我的手,唱起歌来。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和尊重,她即使再小也会感觉到的,当她的需要被满足,情绪自然会平和、喜悦,沟通交流当然就没有障碍,关系和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