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信念会谈关注的是来访者对于某一生活领域的深层信念和行为方式。一旦改变中间信念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其影响范围就是这个生活侧面,这个侧面的心理问题就得到解决。
中间信念的流程
1.识别提出:识别和提出信念,开展心理教育
2.评估:评估新旧信念相信程度
3.评价:应用技术修正中间信念
4.应用:将新信念应用于生活中
对于中间信念来说最难的是中间信念的识别和提出,只要能够识别出来并提出新的中间信念,那么剩下的操作按照认知行为心理咨询的流程和操作技术按部就班的向下做就可以了,因此掌握中间信念的识别程序和用于识别中间信念的向下箭头技术就特别重要。
1.1识别中间信念
①确定问题领域或生活侧面
首先要弄清楚个体诱因事件或者问题情键是关于哪个问题领域或生活侧面的可以简单地分为学习工作,家庭,社交健康等领域。
每个领域可能会涉及能力和关系两部分,例如学习领域中既包含学习能力,学习成绩问题也包含学习中人际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
对问题领域的鉴定可以根据其所设计的范围给出一个问题,那边成绩,比如夫妻关系,其他方面还好,仅仅是没有性生活,这个问题就归为夫妻性关系的问题,如果还存在其他的矛盾,比如教育子女和承担家务方面有分歧,可以界定为夫妻关系问题。
②确定核心信念
要从自动思维开始通过箭头向下的技术,找到核心信念之后,才能判断所识别的中间信念是否正确,因为中间信念是核心信念在特定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他的补偿策略也是用来掩盖负性核心信念的。
③确定态度和规则
中间信念的识别通常是从态度和规则入手,而态度和规则的识别往往是从自动思维入手,无论是先识别态度还是规则,其中一个被识别出来之后再确定,另一个就比较容易。
可以通过自动思维入手,了解态度,再通过箭头向下的技术询问对方,“如果糟糕的事情的发生了会怎么样?”“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吗?”通过不断地追问“会怎么样?”找到最担心的点,这个点就是他的态度。
态度确定后就可以找到规则,规则是对自己行为方式的具体要求,通常以包含“应该/必须"方式呈现。可以直接询问来访者做人做事的原则、策略或者是做法。
得到态度后,这样询问“为了避免你担心的事情发生,你是怎么做的。”
如果得到的是规则,这样询问:“如果你这样做了,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你不这样做,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一旦来访者说,如果自己不这样做,担心后果就会出现,咨询师还应当对“不这样做”具体化,了解他是指什么样的做法。
④确定积极假设和消极假设
介于态度和规则之间有两种假设,积极假设和消极假设。
积极假设是避免糟糕的事情发生,是补偿策略的具体体现,也是规则的逻辑前提。
消极假设是糟糕的事情,就会出现直接激活负性核心信念。通常以“如果……那么……”的句型出现。
积极假设:“如果我取得成功,别人就会瞧得起我,尊重我”。
消极假设:“如果我准备的不充分,就会脸红,并且被认为我能力不足”。
从态度入手
这样询问:“你要怎样做才能避免你担心的事情发生呢?”“你怎样做会导致你担心的情形出现”
从规则入手
这样询问:“如果你这样做了,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你不这样做,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一旦来访者说,如果自己不这样做,担心后果就会出现,咨询师还应当对“不这样做”具体化,了解他是指什么样的做法。
1.2心理教育
咨询师完成对中间信念识别后,接下来就要向来访者进行中间信念的心理教育。
中间信念心理教育主要内容:
①说明中间信念的结构及其逻辑关系
态度是核心信念的具体化是中间信念的逻辑起点,两个假设是对不同行为及其结果的预期基于态度和假设产生规则规则,既是认知结论,同时又是具体行为的指南。
②说明补偿策略失效导致现在的问题
补偿策略在过去是有效的,但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就失效了,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③说明补偿策略(或者假设)是否正确可以得到验证
让来访者了解到,中间信念不是事实,只是一种观念,他是否正确可以进行验证,一旦他发现担心的事情并不存在他的问题就解决了。
④说明补偿策略(中间信念)是成长过程习得的,也可以修正和发展
了解到既然补偿策略是习得的,所以随着环境的改变,他也是可以得到修正和发展的。
1.3激发改变动机
讨论旧信念利弊,发现弊大于利,需要改变以适应当前情形。检验信念利弊,可以分别在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点上来分析。
2.评估中间信念
中间信念评估也是采取百分数标尺法,用0%-100%数字表示对信念的相信程度。对中间信念的评估需要连续进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11921/a21bee971baa80d0.jpg)
3.评价中间信念
通常应用苏格拉底式提问,应用认知技术对旧信念质疑,从而提出新信念,并在实践中巩固新信念。
苏格拉底提问是引导来访者思考,从而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4.新中间信念的应用
中间信念得到改变后,需要行为层面相应改变,就是把新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常用行为试验和或行为表演形式。
①通过苏格拉底提问,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否定来访者的旧信念,提出新的信念。
比如来访者的旧信念是“如果女儿不听话,他就完了,”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讨论,让来访者意识到他这个假设是不对的,提出新的假设,“在某些情况下,女儿不听话,未来也不错,”新假设的表述通常是由咨询师来完成的,他的模式是正面词汇+限制条件模式(就是某种条件下、某种程度)。
比如“如果寻找帮助,我就不胜任这份工作,”可以修改为“在有理由的情况下,寻找帮助,我就胜任这份工作。”
②来访者行为改变,通常以行为试验和行为表演进行
行为试验
是咨询师来访者一起设计的,是用来检验新旧信念的有效性,随着试验的实施累积的证据越多,来对新信念接受程度就会越高,相信程度也就越高,对旧信念的相信程度就会下降。
行为试验是在具体的会谈议程中去实施和实现的,经过苏格拉底的提问或者是行为试验,来访者对新信念达到80% ~90%左右,对,就训练程度下降到30%或者更低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邀请来访者进行行为表演。
行为表演
就是让来访者高度相信,但并不完全相信新信念的情况下,假装自己完全相信新的信念,在完全相信的情况下,按照新的行为方式做事。
来访者并不全信,但咨询师要求他表演的非常逼真,甚至是忘掉自己在演戏,来访者通过行为表演实践新的行为方式后,发现结果和新信念所预料的那样变好,他就会更加相信新的信念,并习惯于采用新的行为方式,一旦达到这种程度,这个中间信念的咨询也就完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