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学习第三天 莫若以明

作者: 朱珠_c612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23:15 被阅读2次

   

《庄子》学习第三天 莫若以明

  “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是非争来争去,不如用明静之心去观照事物的本然。

      庄子认为事物的彼此、认识上的是非,都是相对的,并无根本都界限,因此应该停止有关是非的争论。做到无我,忘我。“吾丧我。”无是非。用明静之心去体认万物。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今天和一个朋友讨论“莫若以明”到底是让自己明还是让他人明。我认为无是非,就是不去和别人争论,自己去发现事物的本软件即可。朋友认为,是通过事物本然让他人明,最终达到万物齐一。我觉得有道理。但是,如果他人不明呢?会不会又是是是非非争论无休止呢?

有些事情可以通过事物本质万物齐一,有些事情极为复杂,根本无法实现。说服别人太难了,我们连自己都很难说服。

        本来就是主观唯心主义,修好自己即可了。不去争论,就如今晚和朋友的争论一般,我选择莫若以明,用心去体认庄子的真谛,不争论,无是非,是不是就达到了我自己的万物齐一呢。

        再比如,生活工作中,不愿意“与接为抅日以心斗”不想要“小恐惴惴”“大恐缦缦”,是不是要“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也是需要放过自己,做到忘我,用心去体会事物,解绑自己的心灵,明白产生的道理,懂得发生的根由。自然而然达到万物齐一。

相关文章

  • 《庄子》学习第三天 莫若以明

    “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是非争来争去,不如用明静之心去观照事物的本然。 ...

  • 《庄子说什么》读书笔记

    “所以庄子认为‘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不如用事物的本然去加以观察而求得明鉴,这种‘莫若以明’的方法才...

  • 庄子《齐物论》试读15|莫若以明

    原文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在上一节中,我们说以儒...

  • 莫若以明

    当我失去亲密的朋友 我将对着这永恒的风月相允友谊 当我失去理想的爱人 我将对着这不朽的诗歌承诺爱情 当我失去生存的...

  • 莫若以明

    我刚刚对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发了脾气,就是因为他没有如我希望的那样去参加一个活动。等情绪过后的我,现在正后悔呢...

  • 莫若以明

    昨晚去书店买了《庄子》,挑灯夜读,上传完作业已是凌晨。今天有了书,感觉方便多了。《逍遥游》虽然学的有点囫囵...

  • 莫若以明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

  • 莫若以明

    虽已入秋,但还在二十四节气处暑的尾巴上,暑气并未能完全退尽,要不然,我为何那么向往湖边的凉风? 下午一场大雨,四点...

  • 诸子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所以要行不言之教,为无为之治。 庄子说“莫若以明”,所以不教不治,只讲故事。 孟子说“性...

  • 《庄子修心课》用心若镜 莫若以明

    "枢始得其环中,以用无穷"事情来了就去面对,事情来了不必去留,这样便能形成一个道德中心,站在观点正中,用绝对的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学习第三天 莫若以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uh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