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听讲座《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笔记1

【成长】听讲座《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笔记1

作者: 芳草June | 来源:发表于2023-02-23 23:22 被阅读0次

    (文  刘俊芳)

          今天晚上聆听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的讲座,我才知道观课议课这两个词就是由他首次提出来的,他在2006年7月以一篇《探寻一个敞亮的教学视界》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教育》上。陈教授的讲座容量很大,非常精彩,我喜欢的不得了。

    一、课堂观察与观课议课界定

          他首先讲了“课堂观察分类与观课议课界定”。课堂观察按照目的分类,可以分为四类,调查研究性分等竞赛型,打磨精品型和日常教研型。每一类的课堂观察都有不同的目的和特点以及参考主体。

          什么是观课议课?观课议课是参与者一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基于教学的情境和关系,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课堂现象进行对话交流,以发现和理解教学,改善和创新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

    二、观课议课以课程为对象,以课堂为载体,优先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陈教授谈到的第二个内容是“观课议课以课程为对象,以课堂为载体,优先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到了“优先关注人(包括学生和教师)”的理念,即授课教师要优先关注学生,观课老师要优先关注授课教师。

    (一)优先关注人 

    1.以人为本

          陈教授以一部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片段为例进行了阐释。

          关注教师——影片中一位新教师第一次走进课堂之前紧张不安的心情被一位老教师关注到了,老教师主动走过去提醒“小心点儿,你紧张的话,他们会查觉察到的。”思考:自己第一次走上讲台前,是否有老教师关注自己?当自己年老时,是否会主动去关注新教师?这个话题提到了学校内同事之间的关系相处之道——同事之间会有竞争,但最终是以合作为主要取向。如果不合作,就不能以开放、真诚的心态去交流分享。说到底,观课议课是一种文化建设。

          关注学生——影片中的新教师讲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新知,因为他们已经全部自修完了本门课程。她刚一开口,学生就立即举手分享自己对作品的了解,这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最终,受到了学生的耻笑“如果你没别的可教,我们可以去自修。” 还没等老师宣布下课,学生已纷纷离开课堂。这时候,我们应该思考什么?当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不出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实质性帮助时,凭什么把学生留在教室?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必须进行专业成长。否则真的有可能会出现“山穷水尽”的时候。因为不学习,不成长,自己以前的经验,极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而消耗怠尽的。再说,现在的学生见识和知识面都不同于以前的学生,我们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唯有成长。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审视自身生存状态所获得的愉悦感受。幸福的形式和内容是主观的,但幸福的对象(自身生存状态)是客观的,即赵丁阳老师说的“幸福是一种能力”。理解“幸福是一种能力”,有助于我们建设观课议课新的文化——“发展为本,成长至上”。

            我们对观课议课要有清醒的认识:通过观课议课,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我们要把“展示性上课”变成“发展性上课”,把“害怕别人批评”变成“听到别人的批评,如果真正对自己有帮助,要有一种幸福感。”当我们去观察别人的课时,不要老想着去帮助别人,要想“幸福是一种能力”,思考怎么来发展自己。真正发展好自己之后,给别人的建议才有价值。

      2.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课程意义,因为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这怎么理解?

          因为老师的学识、素养、能力怎么样,学生会看见。《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看到这句话时,不能确切地理解其意思,百度后得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致力于根本,有了根本就有了“道”。句子中的“本”即根本;“务”即专心于、致力于;“道”即孔子所提倡的仁道,也可以说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告诉了人们“君子无本则无道,必须先立本”的道理。

          因此,教师育人,首先要“育自己”,然后再“育学生”,两者都育好了,才有资格去“育同事”。

          教师也是优质课程落地的最后保障。如果教师自己有了积极性,有了创造性,自然会主动创造出更多的课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听讲座《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wt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