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只停留在成功和被认可之后的满足。今天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之《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提高教师的教育变革积极性》一节,明白原来自己认识的片面性。教师可以自己创造幸福,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不仅需要积极的心理而且需要达成一种基本让人满意的生存状态。获得基本让人满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能力,所以获得幸福也是一种能力。
教育与幸福是互为依存的关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能提升人的福生活能力,实现人的幸福生活。幸福需要教育,这是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所在。教育也需要幸福。一是教育需要将幸福作为终极目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在于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幸福生活。教育的目的指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为本,培养学生幸福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二是教育需要幸福的过程作为支撑。如果没有幸福的成长过程作为支撑,学生的学习将难以为继。若学习缺乏快乐和幸福的体验,学生可能会采取种种方式逃避,如果教师不能体验教育生活的幸福,教师就会失去教学的勇气和信心,就会出现疲惫、厌倦、抱怨、缺乏创新等消极情绪及行为,影响教育生活的质量,进而影响人的质量,三是教育需要幸福的教师实践。在学校这个“场”中,学生极易从教师那里得到暗示和影响,快乐的教师周围常常生活着幸福的学生。
教师的幸福生活有“内化”与“外化”两种实现途径。“内化”是想用他人提供的劳动成果保存和延续生命,丰富和提升生命价值。“外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表现自己,实现自己,体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幸福应该而且可以在“内化”与“外化”中得以实现。我们先看“内化”。要创造幸福生活,人需要激发求知欲塑造自己。塑造自己是人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可能性,也是人实现生命价值、获取幸福人生的内在保证。学习是人塑造自己的基本方式,成长和完善是塑造自己的主要体现,学习和成长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也是人获得幸福,享受幸福的基本途径。我们再看“外化”。幸福的教师课前有期望,盼望进教室,盼望见到自己亲爱的学生,盼望去实践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教学价值;幸福的教师课中有创造,在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的回应教育事件和创造教学情境,能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幸福的教师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课堂教学结果,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教师追求幸福生活需要敢于创造,善于创造,在创造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充分地实现生命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