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就想,有劲儿就做

作者: 皮卡弟弟 | 来源:发表于2022-11-20 17:13 被阅读0次

    11月还未结束,我终于拿到2个长期项目,和2-3个待谈的项目,如果都能拿下,今年不仅能收复失地,还能重新让我展望未来,但整体离我要达到的财务目标还有距离,完全没有松懈的理由。

    因此,我又趁着有时间的时候,打开笔记本,看看我2022年的计划执行情况,复复盘,同时开始进一步优化我未来的10年计划。

    一:

    我目前主要的业务方向与目标是拿下国内,国外所有线上业务相关的平台,工具和资源,包括电商,新媒体平台,广告平台等等,目前我扮演的角色主要这些平台的运营负责人,因此我未来主要现金流也主要是来源于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为主。

    但这块收入只能算中等,因为今年疫情让大多数企业的现金流吃紧,而我的能力也只能维稳,无法打开局面,无法左右市场,所以只能等待。好在年底,疫情有削弱之趋势,经济也有复苏迹象,我也能明显感觉到市场活力在恢复,身边供应商,资源动了起来。

    我通过2次转型,把自己已经打造成了互联网人,但现在的趋势和未来是互联网改造实体行业,也就是借助互联网数字化改造实体,所以为了延续我的优势,我必须在1年内完成这个转型(目前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分,靠很多自我探索),无论是参与创业,加入团队,哪怕是打高级工也可以,最差的情况就是自己干,我也要完成这个过程。

    因此我自己判断,我应该会在未来2-3年找机会找准一个方向,再次上探和下潜,我打算介入到一个真正充满希望的行业里,因为如果能完成这个目标,我当前所有的财务危机就基本上有了保障了,我和我家庭的生活也就得到了定心丸,我也能因此看一些更远的东西。

    这部分是针对国内业务,是我的职业规划与市场未来发展的接力,简单来说,用过去几年打磨出来的技能与经验,让自己抱住一个体面的大腿,从而实现自我跃迁。

    二:

    而于此同时,我同样在思考自己国际化能力的延展,我未来大概率会想办法涉足出海业务,因为它既会发挥我的短期优势,也会利用到我的一些个人经历,同时也是我思考+观察很多之后的一个判断,可行性很强。

    今年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贸易出境的问题,我年中的时候和日本的朋友接触了解过跨境到日本,到新加坡所涉及的一些手续和费用。

    我发现卖货到国外其实没那么复杂,因为很多基础设施非常发达。

    但也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过程中有很多资质和手续,且国外的关税政策都不一样,非常麻烦。加上出海圈其实也很卷,国内出海玩家已经非常多,他们很多基础操练水平都比我熟悉,我一个新手怎么弯道超车呢?

    但是,我认为我依然有优势,因为过去几年在国内做消费贸易的经验,让我其实会比这些出海玩家更加明白需求变化,升级,乃至于长期运营的一些关键痛点,比如服务,比如影响,比如新品研发等等,这一整套流程的搭建,组织的搭建,乃至于随着政策调整的过程,我都比较熟悉。

    在目前国货出海还仍然处于中早期的情况下,我认为此时介入这个领域还不算过晚,拿中国国货和国外很多产品的价格,质量,品牌塑造相比,还有很多进步空间,我个人甚至也觉得自己很有可能会在国货国际化这个大道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几乎会把我所有职场经历全都用上,而且它的空间足够大,足够干十年。

    三:

    我自己估摸着,这两件事干好,我估计就34,35岁,钱应该是赚到了一些,经验,能力是赚多了的,至少在这个20年里,我也能成为一个相对正常的,有新时代思考和能力的管理者。

    但是这还是不够,因为其实在20-30岁这段时间里,我有一个很强的执念就是,这辈子还是要做至少一件绝对有差异性,值得称道的作品出出来,这是我们这种个性较强的人,非常强的一种欲望,因为环境很难给我们这种人一种满足的认可,钱给不了,幸福给不了,认可也给不了。

    只有自己“想做就做还能做成”这种感觉,才能真正给人认可。

    所以抛开1和2,我又开始思考我到底想做什么,虽然说这个问题很多优秀的人都是40岁后才想,可是我觉得我不想那么晚才想,包括1和2。

    因为我越来越觉得珍惜时间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叫做感恩拥有的,另一种叫做惋惜失去的,且只有这两种态度有具备,你才对时间的理解稍微正常了些。

    因此,我的人生战略都是在我日思月想之中逐渐明朗,我坐车时会想,上厕所会想,开会时会想,下楼买饭时会想,想透1跟2的时候我30岁,现在在开始钻研40岁,如果我33岁能把40岁的想明白一点点,这也值了。

    长期来说,我要达到的人生目标是,逐渐减少自己身体,精神上的消耗,因为健康是第一位,它是为能够拥有后续可能性的唯一必需品。

    因此,我不能干加班太多的活,我不想到处出差,更不想烟酒均沾,也不想办公气氛太严肃,业绩压力太大等等,我只想靠脑力与创造力实现目标,这一点是很可能的,因为现在的时代取向已经逐渐如此。

    另外,要达到这个效果,除了它本身对体力的依赖低之外,如果它是你感兴趣的事情,是你兴趣面所覆盖的领域的话,那就更幸福了,你的积极性会这样又会降低你的疲劳感,从事自己喜欢的,同时做着轻松的话,人生消耗时间最大的工作这个事情,就被你彻底拿捏了。

    这样的话,我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干别的,比如寻找合适的人。

    这几年我自最大的变化是大面积地调整了我的社交圈,熟人也罢,友人也罢,不来往的我基本上都不来往,因为长期来看,任何带来膈应的人和事,都不需要多去关注,没精力,没兴趣,且你很忙,忙着要幸福。

    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欣赏的人,合得来的人都是真正优秀的人,我自己不优秀,但是我确确实实具备优秀的判断,我非常擅长于判断到底什么东西是真正彻底的优秀,什么东西是真正的有价值。

    这种判断力本身也源自于自身的不够优秀,当你渴望一件未拥有的东西时,你就会时常研究,久而久之,你反而变得对优秀这件事有了全新的理解。

    除此之外是寻找能帮我实现目标的人,这是我还在学习的部分,我不认为把自己作为领导是最好的让一群人成事的方式,我最近从一些非常厉害的董事长级别的人物学到了如何让一群人为同一个目标干事,那就是,你得自己一个人,提前把计划讲透和把利益分清楚,你得真正在孤独里把所有人的问题都想明白。

    之前参加过一个所谓大董事长聊项目的会议,他会提前把战略,痛点,利益细节讲的很透彻,透彻到几乎无法拒绝的程度,从而吸收很多人的兴趣和参与,然后把项目做起来,这是真正的企业家的能力水平。

    参加这种会议让我提升非常大,我当时想,如果我想要做企业家,或者不是说创业,哪怕我想在人生获得任何我想要获得的目标,我觉得自己都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即自己一个人解决所有人的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别人问题的能力。

    简而言之,你得从需要操自己的心,变成操所有人的心。

    所以虽然我还没想好40岁要干嘛,但是我却大体对40岁的状态有了一个轮廓认知,即,你在一个自己合适的状态,和最默契的一群人,共同奔赴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目标,且你会提前帮他们所有人都设想好。

    四:

    所以具体后面我要干什么,我想不出,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不会由我自己得出,而由身边的人,环境,时代,以及我自己的状态决定。

    有人说40岁是你自己做自己想做的时候,但所谓的自己想做本身,我认为也是一步步由你选择的环境决定的,所以40岁具体做什么,什么行业,什么工作,我还要再想想,还要在收集些证据和信息。

    个人觉得如果我到达这个水平后,自己的能力会有非常大的提升,这个过程拿不稳的话,也会对我健康有所影响,对我的时间有所影响,虽然我其实我还挺喜欢操心的,但我一想到以前读三国,那诸葛亮就是操心太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又会觉得这么累干嘛。

    所以我的40岁大战略,也迟迟停在了这一丝疑惑之上,我也会时常像今天一样,拿出来想想,我心里藏着的那些不清不楚的计划,究竟是我自我的意淫,还是真正会让我斩断疑惑,斩断忧虑,重塑自我的一次人生大计呢。

    我不知道,但这种冲动我相信会反复地在自我的控制与释放中出现又消失,在我平静的时候我会想起,在我激动的时候我也会想起。

    当然,这些忧虑或迟疑的本质,我认为其实按今日头条张一鸣来说,就是认知不够。

    因为你不懂,所以你不确定,所以你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何时创业,你不知道该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你不知道何时结婚,你不知道如何投资股票,本质就是因为你懂的不够多而已。

    结婚0次和结婚3次的人,你觉得谁会更懂婚姻,假设他们的智商相同?

    包括我过去的成长,我自己复盘下来,并不是靠想得到答案的,是靠做,靠失败,靠总结得出来的,低质量的提高也好,高质量的跃迁也好,都是靠经历得出来的。

    所以这就是上帝造物最聪明的地方,他给了我们最聪明,信息储存量最大的器官,大脑,但又给了我们软绵绵,需要锻炼,需要经历才能变得成熟的肢体。

    这是上帝给我们的规则,这也是我们需要行走的道路,即知行合一。

    不断地剖析为什么,你总会找到下一个问题所在,不断地让自己接近知行合一。

    所以就像我现在把人生战略放在这个空想时间去不断剖析分析一样,我无论是30岁的问题,35岁的问题,还是40岁的问题,我只要用力去想,尽力去做,我一定会找出答案的。

    我想要加快速度想出答案,那么我就一有空就想,一有空就做,指不定哪天,就又明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空就想,有劲儿就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bb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