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梦楼缘缘堂
阅读内容:(删十三)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第二讲,主要讲解词的美感特质,首先就讲了王国维的“词之为体……”这句。这句话主要说明了诗和词在内容表达上的不同。
要了解词,首先要了解诗是怎么来的。因为诗的历史比词的历史悠久得多。作诗主要有三种方法—赋、比、兴。赋比兴表现出来的其实是“心”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叶嘉莹先生总结了“心”与“物”的三种关系:由物及心、由心及物、即物即心。和赋比兴对应起来就是:由物及心—兴、由心及物—比、即物即心—赋。
词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们之前读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闹”“弄”能够表现出词的境界。其实不只是“闹”“弄”能体现词的境界,“红杏”“破”“影”这些词也是妙不可言的。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要眇宜修”。比如“红杏”,唐诗中就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看到“红杏”就感受到了春意。只不过随着历史的演变,“红杏”渐渐成了“艳客”“风流”的代名词。宋祁因为这首词称作“红杏尚书”,实际上和他为人风流也有关系。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要眇宜修”。如果这种意思通过诗表达出来,我猜想作者自己都可能羞于启齿吧。但是用词写出来就不同了,因为词本来就是歌女唱出来的,词的内容原本就是在写美女爱情。因此宋祁可以放心大胆地写。这就是词,写的时候没有任何束缚,写完后发现词里边的每一个符号都带有古典传统。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符码”。
总之,“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的境界开阔,词的表达悠长深远。读诗,从赋比兴的手法进入,就能读出境界和意蕴。读词,要重视“微言”,读出言外之意,就能读出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