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娟
今天再次发现一个草根作家李娟。
高一辍学,母亲带着她先是单身,后又改嫁给了一个酒鬼。
“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她年少时的生活枯燥无味又缺失父爱,但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书,凡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书并加以利用的人,都是被命运女神情睐的孩子。
李娟是被幸运女神亲吻过的一个幸运儿。
她们母女过着艰苦的日子,母亲因为爱她,没有让她成为失学儿童,她一直读到高一,是自动辍的学。
她更幸运的是,遇到了改变命运的法宝—书和报纸。
在那个年代没有电子产品的干扰,一个识字又聪明的孩子,文字成了孩子的整个精神世界。李娟就是如此,刚开始她的阅读是从废报纸开始的,报纸上的文字成了她的精神食粮。
幸运的孩子,就这么幸福的生活着,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以往。
我的成长过程没有像李娟这么幸运。从小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作家,可是我从未遇到过书,唯一的一次是从伙伴那里借了一本连环画,这就是仅有一次的阅读经历。现在想想原来的生活真是一种遗憾。
孩子出生后,我在家带孩子,有次带女儿去一个朋友家玩。朋友说,孩子要多读书才好,她把儿子的很多小人书让我女儿读 。
朋友的这句话一下子点燃了我的希望。于是给孩子买书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书店成了孩子的第二个家。
李娟就这么幸运,因为她能读书。因为生计,母亲在李娟四年级时开始做收废品的小生意,母亲把放废品的屋子锁上了门。而李娟见识过文字的魅力,她渴望读妈妈的这些“宝贝。”
于是,她毫不犹豫的推开窗户,跳进了屋子里,然后“钻进”书堆里开始读书。李娟一个小小的人儿,面对书不挑三拣四,而是左手抓一本,右手拿一本,恨不得把这一屋子书全“吃”进脑子中去。
后来,母亲经营废品的生意中断了,但是李娟已经和书有了不解之缘,她的生命已经不能没有书。
一次偶然,李娟发现邻居家里有一个大大的书柜,因为羡慕和渴望读书,她常常不由自主的去邻居家里看书,邻居一再拒绝她,但越是这样,她读书的念头越强烈。
因为痴迷书,李娟的妈妈考虑再婚时,有两个可以选择的对象,妈妈把选择的权利给了她。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家里有一柜子书的那个人,结果,那个人并不爱书,而是嗜酒,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
在重组的并不安稳的家中,李娟能够读到高一,已经很不容易了。
后来,她跟着妈妈学裁缝等,品味出生活的心酸。但她的读书经历已经让她变成了一个思想深刻的少女。
生活经历的坎坷,多本书的潜移默化,李娟自然而然的走向了书写文字的道路。
她没有被生活的困苦吓倒,而是凭着勇敢、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把人生的酸甜苦辣变成诙谐的文字,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
李娟的文字,读后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她的每一句话都寓意深刻,引人思考。
她说,她不建议喜欢文字的人像她这样,做一名专业作家。她又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这个篮子里放些,那个篮子里也放些,结果可想而知。她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她一样这么的自信,敢于挑战专业作家,而且还取得了成绩。
李娟和阿微木依萝相似的经历,都是辍学的人,只不过阿微木依萝初一辍学,李娟高一辍学。但是她们都选择了文字作为一生的事业。
勤奋和自信两个词语用来描述她们二人真的很贴切。李娟和阿微木依萝都没有高深的文化,但都能以惊人的毅力读了很多书。李娟小学时有幸与文字结缘。而阿微木依萝20岁时,才在男朋友的家里遇见了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
不同的时代诞生不同的人才。现在的孩子有多幸福,衣食无忧,想买什么书买不到?教育部号召学生多读书,老师提倡学生多读书,家长支持学生多买书。可是电子产品的诞生,家长陪伴的缺失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将勤奋和自信完美诠释。
书籍是很多有作为的人总结下来的人生智慧,它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生命的能量。
如果痴迷电子产品的孩子,拿出大部分的精力用在阅读上,而不是被“电子产品”给绊脚,那么他们何愁不能成为李娟、阿微木依萝等人呢。
读书,读李娟,让生命充满义无反顾的力量。
学习群打卡第0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