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向日葵你会想到谁,会想到哪里呢?那是我连梦里都无法企及的辽阔和苍凉,满眼触及,皆是金黄,那是李娟笔下的阿勒泰。2018年李娟凭借《遥远的向日葵地》获得鲁迅文学散文奖。她的散文有一种乐观豁达的游牧精神。她的文字独具性灵,透明而慧黠,边疆生活在她的笔下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
李娟本应是地地道道的四川妹子,随着母亲去了新疆阿勒泰,那是一个哈萨克族聚集的地方。说到母亲,那绝对是一个飒爽的女子,母亲还在四川当老师那会儿,和家长因为学生问题沟通不畅差点儿被学校行政处罚,她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炒了校长鱿鱼。李娟的母亲绝对是一个多面手,在新疆建设兵团做过农业技术员,获得过农业生产标兵。她觉得她的舞台应该在那广阔的大地上,便学着别人承包了一百亩地,要去种向日葵。李娟的妈妈在她的文字里永远是那么地热气腾腾,经常把“老子”一词挂在嘴上。这个当过兵团职工、当过老师、当过裁缝、种过地……的女人,爱散步,爱骑摩托,爱动物…如此一个八面玲珑的女人,在生存面前的倔强,像极了那片永远朝着太阳转的向日葵。

在李娟的这部散文集里,多是描写她和母亲还有外婆生活在向日葵地里的生活。无法想象,一眼望不到头的百亩向日葵地,鸡飞狗跳的朝朝暮暮,因为没有水而长期不洗脸甚至居住卧室是地窝子的生活环境,可能还要面临着向日葵苗被野生动物偷吃的厄运,其中李娟就写到母亲因为向日葵苗被羚羊偷吃四次后又四次补种的咆哮,那是一次次绝望后对生活命运的不屈。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李娟妈妈承包的土地,主角是妈妈,也是李娟,还是她们家养的猫猫狗狗,鸡鸭兔子,更是关于大地、关于万物的,关于人的。没见过底层人物的生活,就不知道生存的艰难。她的文字里她没有对生活的哀怨,没有对命运的指责,她只是再现了她的原生态生活。李娟的文字显得格外的厚重,她有更多的关于人的孤独的遐想。她看到妈妈走在无边的葵花地里,身后拖拽着影子,那长长的阴影,让她看到妈妈“像是全世界负荷最重的人,最疲惫的人”。她有更多对民族衍生的思考,她的外婆给她讲了一个故事,说曾经洪水冲走了所有粮食的种子,唯独狗尾巴上还残留了一颗,后来靠着唯一的一颗种子培育了秧苗,能继续耕种,人类才能够继续繁衍生息。
李娟的文字,一直在通向她记忆中那片金色的田野,没有一条路可以让她走出来,她的记忆被囚禁了在那,但她用笔触把这个牢笼越拓越宽,宽到整个阿勒泰、整个哈萨克民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