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羡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然而时间的洗礼,很多人迫于年龄和社会的的压力,早已经忘记当初想要的那份爱情。物质,成为了一分婚姻的全部。
正如张爱玲小说中的白流苏和范柳原一样,都是为了利益所驱,维持生计。
而钱钟书曾对杨绛说:遇见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结婚我没想过别人。就是简简单单的十几个字,会让人心生暖意。这样一见钟情,认定一生的爱情怎能不让人心动?
看完《傲慢与偏见》这部电影时,好似又见证了这种感情。
伊丽莎白小姐第一次遇见达西先生,是在宾利先生舞会上,达西作为宾利的好朋友应邀参加。众人翘首以盼,她一眼就看见了身材魁梧,眉清目秀的达西。
同时,在茫茫人海中,达西一眼就看到了身着绿色礼服的伊丽莎白,和她那双清澈干净的眼睛,在发现对视后达西慌张地收回目光。
成双成对的男女都在舞池中纵情摆动身姿,放声交谈。而达西就泰然自若站在伊丽莎白旁边一言不发。
明明从一开始就关注伊丽莎白,在人头攒动的人群里不自觉的寻找她的身影,会侧耳倾听她讲话的瞬间。而面对朋友为什么不请她跳舞的发问,他却说“她还可以,但是还没有漂亮到能够打动我的心。”这场舞会结束,伊丽莎白觉得此人冷酷的外表下其实傲慢无比。
但是真是如此吗?达西明明对伊丽莎白有了好感,却装作不感兴趣。而宾利遇见了吉英,同样是一见钟情,宾利则不断的邀约吉英跳舞。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任谁都会觉得达西对人的态度真的太高傲了。
人有时候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偏见。就如达西拥有高贵的出身认为伊丽莎白不够漂亮和她家庭的不够体面时,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优越的条件成为了他挑剔看不起别人的本钱。
当伊丽莎白为了照顾生病姐姐,从泥泞的陆地一路走来,满脸通红的被领进餐厅,没想到又与达西再次不期而遇。那颗对姐姐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她聪慧与坚毅的品格,让达西慢慢沦陷。可谓是“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
等到伊丽莎白离去,达西绅士地牵着她上马车,然后转身离去,五指张开来缓解心中的紧张。
可他哪里知道,对方并不这么认为。一场大雨突如其来,达西再也难掩对伊丽莎白的喜爱,对她进行求婚。此时两个人的矛盾已经上升到最高点,伊丽莎白气愤的回绝,“即使是全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嫁给你。”
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错误的,甚至背道而驰。电影的开头,耀眼的阳光照亮了伊丽莎白的面庞和她手中的书,这样一个聪慧的形象却还是免不了听信了花言巧语而增添对达西的偏见。
达西因为不肯奉承她而招致自己的讨厌。
他其实是个默默付出的行动派,对朋友友好谦逊,对妹妹爱护有加,并且对自己真诚坦白。
更没有因求婚受挫一蹶不振亦或者恩断义绝。反而思索自己的缺点,不善言辞的他花了很长时间写了一封信解释他们之间的误会。并且放下自己不屑一顾的傲慢神色。
当他明白吉英并不是贪图富贵的女人,试图弥补吉英与宾利之间造成的误会。竭尽所能帮助伊丽莎白找回私奔的妹妹。
吵架并非是让两个人互生嫌隙,而是能让两个人共同解决问题。
她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一开始就对达西戴上了有色眼镜的自己。对他的所作所为,让自己又深感内疚与感激。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达西,这种喜爱与日俱增。不知道该如何与达西言归于好。
达西的姨母咖苔琳夫人是她贵族的身份自居,用着强硬的态度告诉伊丽莎白不要和达西订婚。在遭到拒绝后竟然开始侮辱伊丽莎白的门第。她做梦都没有料到伊丽莎白会伶牙俐齿的回怼了自己。
本想趁此在达西面前指责伊丽莎白的无理,没想到却促成了一对璧人。
每段爱情的开始是一个眼神,爱的最后是无限的苍穹。
一个白雾弥漫的清晨,天色还未明了,达西款款从远方而来,身后茂密森林里更添一股神秘的气息。达西深情的望着伊丽莎白说“请你老实告诉我,你的心情还是和四月里一样。我的心愿和情感依然如旧。”
一旦拥有了偏见我们就很难能更正回来,傲慢使我无法接受你,偏见让我无法爱上别人,而你能让我摒弃了偏见与傲慢。一见钟情终过于浪漫,日久生情的认定才是现实。我想能够走到一起的爱情想必都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