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是日记,要什么图片,没图全是字)
熬到暑假,也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细细回味已经过去将近一半的大学时光,仔细规划一下未来几天、几周、几个月的事情,当然也是个难得的机会码些文字,整理一下自己长期以来乱成一团麻的思绪。
当我尝试静下心来的时候发现这对我来说太困难了,想到一个事情,这个事情还没有完全想清楚,很多情况下只是想了一小部分,就会被其他的事情冲向另一条或几条思维线上,这个时候我终于发现,“焦虑”或许是目前甚至整个大学期间伴随我时间最长的一个情绪,或者说是一种状态。
高考刚刚报考完没多长时间,这个时间段关于高中和大学的文章也确实不少,从生活到学习谈什么的都有,看了看好像目前我想的还没被别人写出来,暗自窃喜了一下。怎么讲,涉及到高中和大学的话题太多太多,焦虑点也的确不少,先谈一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地方——我称之为“标准焦虑”。
这个词拆开来理解:标准 焦虑,不是指大家都有的焦虑,这个东西也基本不存在,我所指的意思是:因为“标准”变化而引发的焦虑。什么是“标准”的变化:大家从高中步入大学,接触到了全国各地的同学,他们所在省份的高考制度甚至是生活学习方式都和你有着或多或少的出入,可能有的人寒窗苦读心无旁骛,可能有的人兴趣、活动哪个都没落下,可能有的人嘻嘻哈哈也依旧拿到了通知书,当大家坐在一起谈论这些的时候,你要说心里没有点落差或者感慨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存在时间长短的问题,有人哈哈一笑就过去了,有人思考良久。
话说回来了,不论这个落差有多么的大,大到你自以为快赶上马里亚纳和珠穆朗玛的高差,也最终会被“高考”——这个唯一被几乎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给抹平,你再怎么苦读,生活再怎么丰富,成绩——才是唯一的参考系,咱们几个还是坐在一个学校里面谈笑风生。当然我觉得这也和我们之前所受的十几年教育有关,总是感觉前面十几年做过的卷子压成几张纸就是高考卷,这个问题有机会可以再深入说说。
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套卷子之下有着一个巨大的前提,就是几乎所有人都默认,这场考试得分的高低几乎等价于你一生中几乎前二十年的努力成果,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成正比的预示着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起点。这才是这个标准能够长久存在且被广泛认可的真正原因,这么多人都默认一件事想想看也确实有点恐怖。
尽管对高考说什么的都有,但是你把对高考制度意见大的那些人揪出来,让他弄个能被更广泛认可的方案去试试,推翻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连改都费劲,哪里来的推翻的力气。
回归正题,我们说焦虑。
到了大学后,最可怕的事情出现了,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愿不愿意承认,我们没有了像高考那样的标准。
(在这里我有两个焦虑:1、少了这么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之后,我们的航向出了问题;2、没有了统一的标准,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角度和一个人发展的方向都变得极其多元,这样问题就更多更复杂了。本文只探讨第一个焦虑。)
为什么说没有了呢?我们不妨想想什么是标准,标准这个东西,达到了,于人于己于社会没什么害处,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有时候也是目标,做得比标准越好给各方带来的益处越大,至少我觉得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觉得我把高考称之为“标准”反对的人应该不多吧)。
来吧头脑风暴,想想大学之后这个“标准”在哪?如果把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目标定为“标准”,那不就是钱吗?
大学生考虑的是什么?毕业就业成家房子车子(顺序不一定是这个啊)嘛~到头来除了毕业其他说白了还是钱。为国家事业做奉献?不是没有,太少了,就算你自己愿意你的家人会那么赞成吗?二胎还没上大学呢吧。当然这只是大学生大学期间焦虑的内容之一,我觉得最大的焦虑是对自己的定位问题,这个以后可以深挖一下。
标准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标准的变化,这个标准的变化是一瞬间的,从毕业生步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发生了,但是它的影响与成因可不是。
看看每一届大学生的父母那一代人关注的是什么,高考之前,孩子的学习,之后,孩子就业成家房子车子外加孙子(女)。他们在忙什么?好听点说是为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称之为家庭的和谐稳定发展,实际上我觉得还是钱那点事。长辈们经历过太多苦难,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代人、一个国家的福气,在那个年代,当国家所有人都为了让自己的生存环境变得尽可能好一些的时候,这个国家的运势是上升的,但是当奋斗的一代没能把那种奋斗的强烈意志同自己打拼出来的生存环境一同传递给下一代的时候,或者说当国家大部分人为了让自己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一些的时候,这个就变了味道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按理说这是人之常情,爱子女,想多帮帮没什么问题啊,但基于人之常情的事成为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就相当的麻烦。
实际上这样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在身边和网络上大量出现了,从自媒体上大量的价值观较为拜金的文章,到X音X手上各种炫,加上自由校园环境下的各种攀比,颇有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感觉。哪位院士哪位科研工作者又取得什么重大成果之类的事情无人知晓,哪位明星小鲜肉的八卦新闻传的比考场上的卷子都快;老一辈的科学家革命者英雄元帅们的与世长辞无人关心,要说哪位歌手明星突然离世,你看吧空间朋友圈一片哀嚎。
当然你要说这是物质条件得到充分满足后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表现我没话说,这要是能称之为精神文明建设,那就太恐怖加难受了。
或许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里这些事情都已经再正常不过了,但我总是有一种焦虑,鸦片战争前的那种。
每当我看到电视上、学校的新闻上发出一些科研工作者的新闻或者科研成果的时候,伴随着看到国家又强大了一点点的喜悦而来的,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无法言表的焦虑,我们听过太多他们的事迹却觅不到他们的继承者们的一丝气息。
每当我散布在校园或者家中小区内看到来来往往的同学、业主、孩子们的时候,伴随着内心对国家提供如此安全闲适生活条件的感谢而来的,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担忧,现在优渥的资源和条件与如果故步自封不知居安思危的未来所产生的对比会是多么巨大。
大学何以称之为大学?
走过高考,我们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方向?
我们这一代学生又将成就怎样的未来?
这个事情值得交(焦)流(虑)一下~
原创文,禁止转载,欢迎交流,同道中人看得上的就加个微信吧这是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