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可谓是沸沸扬扬,人们一面在为死者的不幸叹息,一面也在反思为什么。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就从世界上永远消逝了,那么多人就因为别人的错误而白白丢了性命,无论如何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报道说有一家四口在事故中丧生,其中还有两个婴儿,年轻的父亲闻讯后几乎晕厥。这是晴天霹雳,任谁也无法接受。网上有各种说法,有谴责女乘客为巨婴、指责驾驶员冲动的,有责怪乘客中无人站出来制止,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于事无补,假如自己处在当事人的情景中又会如何?本质上,这是一起安全事故,这起事故可以避免吗?可以。我们应当从这个事故中吸取什么教训,减免生活中的安全风险?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不安全的行为,比如有人在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把小孩在也装在车子前面的框里,更有甚者,有一次目睹一位父亲骑着共享单车,一个约莫10岁的小姑娘站在车子后边的挡水板上,双手扶着父亲的肩膀,就这样不疾不徐地骑行在大街上。有的人,过马路时,红灯还亮着,不顾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埋着头悠悠慢慢地走过去,仿佛走在旷野中,仿佛别人不存在,仿佛这座城市为创文而提出的“人车互相礼让”的口号就是他的一道护身符,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某深圳女孩不走人行横道,悠悠慢慢地横穿马路,一辆转弯的车子也是悠悠慢慢地过来,大家互不相让,女孩以为车子会让路,车子以为女孩会让路,结果女孩被轧到车下,最后不治身亡。有的人,明明路中央立起了栏杆,仍然横穿马路翻越栏杆到达路对面,仅仅是为了少走一段路。有的人,在野外拍照,为了捕捉美景,不计个人安危,走到悬崖边上,最后失足滑落山涧。诸如此类的事情,生活中常常发生,每日耳闻目睹,并不新鲜,网络上也时有报道,人们看这些事时就像这几日看重庆公交车事故那样,当时情绪激动痛哭流涕,各种愤恨、调侃、责骂、反思,心里暗暗发誓一定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过后就像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是遗忘吗?不是,想必10年后,如果有人向你提起重庆的公交车事故,记忆又幽幽地活了起来,但是为何,我们就是不能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并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践行安全准则呢?
不安全的行为大概有几种心理吧,1、怕麻烦的心理,比如到工厂参观,你嫌麻烦,不愿意穿戴防护设备,如口罩、鞋子、手套、眼镜等,比如过马路的时候,你嫌路远,不肯多走几步,图快,硬是横穿马路、翻越护栏;2、逞强的心理,比如到水里游泳,你以为自己的水性很好,游了很多年也没啥事,不做准备活动,不带防护设备就跃到水里,结果水里的世界远比你想象的复杂,水里有波浪、漩涡、不明生物,水底有乱石、淤泥,还有,原来你会抽筋,尽管多年没有发生;3、赶时间的心理,比如早上上班前老板一个电话过来,让你赶在几点前去参加一个会,你匆匆出门忘了关煤气,而平常你都不会犯这种低级失误,比如为了在几点之前赶到另一座城市,你在高速公路上飞奔,进弯道也不知道减速,累了乏了也不知道稍事休息;4、侥幸心理,比如你老是在车少的路段不等绿灯亮起就横穿马路,以为一直都会车少,以为司机一直都会礼让行人,比如到了某景点,你想着以后很可能不会再来了,要在山边的某块岩石上摆个很酷的姿势留张照片,看着是危险,心里想着,妈的,来也来了,不能辜负此行,就小心翼翼地上去,结果在你洋洋得意地摆pose的时候,脚下一滑……;5、大意的心理,比如在下车的时候,你想着此刻路边人少,不看后视镜就打开车门,结果有人骑着电动车窜出来。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无论做出怎样的行为,你的行为都将产生一个后果,如果希望是可控的、良好的、安全的结果,那么起码我们的心理、行为就应该是安全的。以重庆的公交车事故来说,全国每天和司机的吵架或者扭打的事件应该都会有吧,但是偏偏这一起事件就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假如公交车是行驶在大街上呢?假如一切可以重来,女乘客或者驾驶员大概不会这么做?假如一切可以重来,世间的悲剧大概可以减少很多,这只是假如。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影响安全的就是三个因素:人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说白了,我们生存在地球这个空间中,和我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就是这三个者,会和我我们的安全发生冲突的也就是这三者。所以我们的使命就是尽量和这三者建立和谐的关系,让我们能够和平共处。当然这个目标过于宏大/理性化,可行性很低,因为别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我们并不知晓,比如前不久拉斯维加斯音乐会上的枪击事件就是一例,物的不安全状态有时也不好界定,比如报道说某人走在大街上,被二楼掉下来的广告牌砸死了,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有时也不好确定,比如汶川地震或者天津港爆炸。也就是说,外界的、大范围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它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世界上相当一部分悲剧应该归因于此,但是如果从消除危险的角度来说,这部分未知或者不确定的危险是否可以避免或者能够在多大程度减免?一块广告牌是否安全,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解决,天津港爆炸事件本质上就是一件责任事故,如果有关的部门管理到位,危险物质的存储量不要超标,存储条件如果符合要求,是不会发生的,至于汶川地震,那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修建符合抗震标准的建筑和防灾演练来减免伤害,而来自他人的不安全状态所带来的伤害,很多时候除非留给我们的应对时间太过短促,不然还是有办法减免伤害,就像网友评论的公交车事件,假如有人站出来制止女子,事情也就不会发生。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安全事故都是人祸,是责任事故,而不是意外或者天灾,安全是可以确保的,就像杜邦公司的一条安全管理理念说的“所有伤害和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外界的安全风险难以消除,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中,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中安全地活着?
其实,在很多领域或者场所,安全是被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比如在建筑工地上,你会被要求参加安全培训教育,穿戴好防护设备才进入现场,在生产车间,你也会被提前告知危险源和应对措施,穿戴防护设备等,在马路上,交警或者安全标示也会提醒你注意安全……。在某些场所或者情景中,安全是被强制执行或者被敦促执行,在某些某些场所或者情景中,安全管理是没有人监督或者规则往往被我们漠视,或者说安全完全需要我们自主地执行,前者在工作场所多一些,后者在生活中多一些,如何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我们都能自觉维护好自身安全呢?
事实上,企业的安全管理已经很成熟了,各种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操作说明、作业指导书、规章制度、目标责任等等定的很详细,比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 50656-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 77-2010)、《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 5274-2012)。作为个人,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人家的东西拿过来用就可以了。
简化处理,可以这样做,1、从心理层面/意识层面提高,成人要深刻地意识到安全是你一生的福祉,是全家人的福祉,也是别人和社会的福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的不安全行为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未成年人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保护好自己,也要避免被外界伤害。时刻牢记安全生产法的12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身体力行,在生活中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理念和行为。从行为上就要避免违法违规行为,避免冒险行为,避免不可控行为,同时,远离危险源,少凑热闹,少走夜路,少去是非之地,少惹是非之人。3、做一个懂规矩、守规矩的人,悲剧往往就是不受规矩造成的。4、参加必要的教育培训,比如要去爬山,好歹从专业人士那里讨教几招,比如要去开车,起码得知道爆胎、刹车失灵等等情况该怎么处理,比如居家生活,总得学学烫伤、划伤等等情况该咋办。5、从经济上来做好万一发生安全事故的准备,其一,深挖洞广积粮,培厚经济基础,其二,健全保险,社保、商业保险都办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