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周敦颐之前,莲基本上还是俗物。
“轻雾晓和香积饭,片红时堕化人船。”在唐人崔橹的《莲花》诗中,荷叶是用来吃斋饭的,莲花偶尔才能落入达人的船中,其它的呢,大都也只能化作淤泥更护花吧。
晚唐诗人温庭筠仕途不得志,趣味也成了问题:“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把莲比作洛神的袜子,香则香矣,终不脱尘。
同样是唐人,郭震看莲似更闲适,他写道:“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轻盈的体态加之似有若无的柔情,玉女形象宛然。
只有到了宋代,莲的形象有了极大的变化。少不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周敦颐。周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明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他整天地思考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念,影响很大。嘉佑八年(1063年)的5月,周敦颐应邀与一群文朋诗友游玩聚会。兴之所致,大家便相约写诗作文。周敦颐作为思想家自与一般的文人不同,援理入文,一气呵成,挥洒一篇119字的散文:《爱莲说》。
让我们先品读一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众文友目瞪口呆,惊为天人!
从此,莲定格为君子的形象。王迈写道:“争似泥涂隐君子,褐衣怀玉古人风。”包恢也说,“暴之烈日无改色,生於浊水不受污。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不仅以君子比之,还对此前人们把莲比作娇媚女子作了调侃。
近人朱自清先生有一篇名文《荷塘月色》,形容荷叶说是“婷婷的舞女的裙”,形容荷花说是“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被余光中讥为不会比喻。其实不是不会比喻,是思想不一致,把君子当成了娇娃。
莲,又称荷、荷花、莲花、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还有溪客、玉环这样的雅称,遍生中国南北各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君子有德,其德如莲也。
爱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