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七岁的乔雨心里,青春这场大雨里,最酣畅淋漓的,便是与沈浩相遇。”
那年夏天,阳光透过树梢撒下一片斑驳的光影,蝉鸣中一群叽叽喳喳的少年打打闹闹地走进校园。
新的一学期,乔雨拖着行李姗姗来迟,高二九班的教室早已是热热闹闹,相熟的人早早地就占好了位置,三三两两地聊着暑假的趣事。乔雨的到来并没有引起谁的关注。
乔雨歪着脑袋想了想,便走向了左后方一个靠窗的位置,位置比较靠后,不是什么学习宝座,可光线很好,能看见窗外的花花草草。
报道的时间段已过,教室里慢慢安静下来,少男少女们都回到位置乖巧坐好,果然是重点高中重点班的素质。唯有乔雨盯着右手边依旧没人的位置陷入了沉思。
直到班主任笑眯眯走进教室的前一秒,才有个瘦瘦高高的男生吊儿郎当地坐了下来,笑着对乔雨说“你好啊,新同桌。”
乔雨偏过头看了自来熟的男孩子一眼,抿唇笑了笑,没有表现出过度的热情,可心里却松了一口气,新的学期嘛,总不能连个同桌都没有。
后来的乔雨无数次回想起这个场景,都忍不住感叹,这世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很高兴又遇到你”
整个高中都弥漫在“冲刺高考,分数唯一”的气氛里。笑眯眯的班主任开了个二十分钟不到的班会之后就让临时成立的班委组织去通知各科任课老师照常上课了。新同学之间连个自我介绍都没有,大家也没有任何异议,就投入到了新学期的学习里。
乔雨盯着讲台上英语老师的板书,想不通怎么看起来那么古板的老头能把单词写得龙飞凤舞,再看自己的新同桌,书本翻在新单元的文章页。
不知怎么,就忽然升起了一股要助人为乐的豪情,提醒“学渣同桌”老师正在讲的是单词。而后来在沈浩一次又一次的嘲笑里,乔雨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把“学霸的超前学习”看成“学渣的上课跑题”是有多愚蠢。但乔雨偶尔也会想,为什么当时的沈浩同学没有解释和反驳,就乖乖把书翻到了单词页。
年少的时光总是匆匆,眨眼就过去了一个月。
第一次月考之后,班里的位置被打乱重排,所有人按考试成绩先后挑选位置。
乔雨靠着走廊栏杆往教室里看,看见他的学霸同桌,第一个进去却对“黄金位置”视而不见,直直地走向了左后方的那片小天地。而后来又进去的前十的大佬们,都不出意外地挑了考前靠中间的好位置。
紧接着就到了乔雨,乔雨对坐哪里并没有太在意,但当她经过沈浩旁边时,却觉得仿佛有人眼巴巴地盯着自己,令人不忍拒绝。乔雨自己都还没明白为什么的时候,就已经又坐在了沈浩的左手边了。而沈同学在乔雨坐下的那刻笑得像只偷腥的猫,贱兮兮地对乔雨说,“你好啊,乔雨同学,是不是舍不得我?很高兴又遇到你。”
后来有段时间,乔雨整夜整夜睡不好,大把大把掉头发,总是梦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总会问自己当初是为了什么鬼迷心窍。
“这一夜,我不关心世界,我只想念你。”
年华正好,少年的调笑里少女的娇俏,开始滋生出不可说的心事。
沈浩发现乔雨的书桌里总放着一本《莎士比亚全集》,可看任何课外书籍在这个分秒必争的重点高中里都是不被允许的。他还发现一次又一次在书被班主任没收后的下一周,乔雨就会买一本新的放进去,到最后班主任也没了脾气。
偏要看莎士比亚的少女在其他方面都听话乖巧,学习成绩也稳居中上游,那仅有的一点固执倒也没有令人觉得不可原谅。沈浩问过乔雨为什么偏偏在这件事上如此坚持,乔雨歪着头看着沈浩笑,却什么也没说。
可那天晚上下自习后,乔雨收到了一张小纸条,“你是三月的花,开在了九月里,寥寥无几的人懂得欣赏你的美丽。”纸上是少年潦草的字,那夜无眠是少女小鹿乱撞的心事。
第二天顶着黑眼圈进教室的乔雨看见同样无精打采的沈浩时,笑了。理科重点班里的乔雨同学,偏有闲心读莎士比亚,这是她少有的固执和叛逆,理科班种子学霸沈浩同学不喜欢读莎士比亚,却喜欢读莎士比亚的女同学。而那一夜的懂得和陪伴,是理工男沈浩同学给他喜欢的姑娘最美的情话。
可后来,时光蹉跎,少年不再。二十一岁的乔雨想起当年沈浩问她最喜欢莎翁的哪段话,她的回答竟是一语成谶。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William Shakespeare <I am Afraid>
“你说你爱烟雨微茫,雨来时你却伞遮霓裳;
你说你爱春光灿烂,阳光普照你却寻荫纳凉;
你说你爱微风轻柔,风拂发梢你却紧闭门窗;
这便是为何你说你也深深爱我,我却烟波成霜。”
“爱不止有玫瑰花,还有不安和惩罚。”
少男少女偷食了早恋的禁果,自此故事开始朝着奇怪的方向发展。
那段时间的乔雨是快乐的,她一边享受恋爱的甜蜜,一边努力追赶沈同学的脚步。少年时代喜欢一个人,多看他一眼便规划好了一生。她想,她要与这个优秀的男孩儿比肩。为此,她步履不停,不惧前路险阻。
那段时间的沈浩应该也是一腔真心的。
他和所有借口问问题实则搭讪的女同学保持距离;
他只会给他的小姑娘做一些可爱的小玩意儿,只为她一个女同学讲题;
他会在漫天大雪时带乔雨在雪地里奔跑,然后气喘吁吁地在她耳边说非卿不娶;
他会在新年伊始带乔雨一步步爬上君山之巅,轻吻她的脸颊,说要陪她将天下风景看遍。真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年少时,风月多好看,爱恨都动人。
可终究,偷食禁果亚当夏娃总要被惩罚。早恋在这样学习皆一切的高中是不被允许的。纸包不住火,父母的责备、老师的讥讽、同学的指指点点,成了横亘在两人中间的一座大山。
错误的时间遇到彼此,是否便已注定了结局是分离?
成绩优异的沈浩成了老师眼中的“保护动物”,成绩也还不错的乔雨在对比下变成了老师心里的“罪魁祸首”,不够优秀原来也是原罪。
一次次谈话,一天天的压力,让乔雨陷入了难堪的境地。
温顺乖巧的少女从不曾想过有一天会面临这些,但当时面临这些的她仍一腔孤勇,非要朝着她想要的有沈浩的未来走去。
她更加努力学习,拼了命想要用成绩证明,喜欢一个人是动力,不是阻力。
可物极必反,日日提心吊胆绷紧了弦,夜夜焦虑不得好眠,乔雨终于病倒了,大把大把掉头发,吃什么吐什么,父母心疼得很,开始让步,可老师却把这样的乔雨当做糟糕的反面典型,明里暗里用来警示他人。
后来二十七岁的乔雨偶然听到选秀节目里传来的“像我这样懦弱的人,凡事都会留几分。怎么曾经也会为了谁,想过奋不顾身”时,鼻子一酸。
她记得啊,她记得她的少年也曾勇敢过。
他在办公室给老师解释是他追的乔雨;
他把辱骂乔雨的隔壁班男同学揍得鼻青脸肿;
他每次下课都还给乔雨讲题,不管班主任明令禁止多少次不许两人接触;
在班主任找他谈话说年少不知事的感情都当不得真时,信誓旦旦地反驳“十年后我一定请您喝我和乔乔的喜酒。”
年少的誓言多动人,至少在说出口那一刻是滚烫且认真。
那时的他们都坚信还有以后。
“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乔雨其实一直都是被偏爱的小孩儿,父母宠爱,兄长呵护,老师欣赏,在她的十七岁之前。
十七岁的她好像什么都没做又好像的确做错了什么,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众矢之的。父母失望的眼神,老师为其不耻的话语,还有最疼她的兄长打在她脸上那一巴掌,疼的刺骨。
可少年人总觉得有爱什么都不怕,她并没有被这些击垮。
后来真正使她万般无力的是,沈浩的疏离。
从什么时候起呢?
在乔雨的记忆里,始于沈浩的母亲与班主任谈话之后,那天之后的沈浩就不一样了。而他们说了什么,乔雨不知道,但乔雨记得那慈眉善目的阿姨看她时眼里的厌恶。
走进死胡同的乔雨不懂及时止损,只想横冲直撞地证明些什么。
那是一个雨夜,豆大的雨珠砸在瓷砖上。夜如泼墨,她看不清男孩的脸,却偏要问他还爱不爱,然后她听见那个男孩对她说在一起太累了不如分开。
乔雨愣住了,忽而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先说永远的人先放手了,另一个人该往哪走呢?
挽留吗?能留住什么?
埋怨吗?也不知道该怨谁。
只是走在倾盆大雨里,那几个月的偏执的状态一幕幕在乔雨眼前闪过,好像看了一场青春伤痛文学电影。不过少女后来跟我说起过去的时候,自嘲地问我,哪个烂片会拍成这样。
那夜之后,乔雨的身体肉眼可见地消瘦了,我眼睁睁看着她努力地一口一口吃下东西,却等不了多久就会吐出来。
我问过她值得么?她笑得很苍白。她说她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想明白了,又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搞不明白。
父母终究是心疼孩子的,在乔父乔母察觉到乔雨的情况后,他们给乔雨办了休学,准备带着她到处旅游散心。
我记得她离开学校的那天雨下得很大,有两三好友去送她,匆匆话别之后,大家也就散去了。我最后抱了抱她,准备撑伞送她上车的时候,她忽然求我帮她一个忙。我不太想纵容她的莽撞,却又不舍得让她失望。
我说有东西忘给乔乔了,要一起回去取个东西。乔叔信我,什么都没怀疑,可我却心虚的不行。甚至之后的一段时间,总是会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我趴在走廊的栏杆上看雨,乔雨跑回了教室里。她蹲在那个曾经她坐的位置上,仰头看着她的少年,问他会不会等她回来,然后她心里最干净美好的少年皱着眉说“要走快走,别影响我学习。”
那一刻,少女心如死灰。
那天之后,乔雨就住院了,厌食把她折磨到骨瘦如柴,父母的泪光和憔悴也让她心如刀绞。乔父乔母一直陪着她,宽慰她,告诉她赶快好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在长达半年的治疗中,乔雨一边吃着抗抑郁的药物,一边走遍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而后来,痊愈的她明媚得像没有受过伤一样。所有知道事情大概的人都夸她坚强,只有她自己明白,夜深人静时看着母亲眼角的皱纹、父亲两鬓的白发,心里会有多少的愧疚和亏欠,为自己不知事的偏执,为自己不懂事的辜负。那该掉的眼泪啊,一滴都不能少。
她只能努力,努力把过往掩盖,努力笑得明朗,努力重新成为他们的骄傲。后来总有人说抚平她伤疤的是时间,只有她自己知道,让她强大的不是岁月,而是爱。
“如果重来未晚,那就重新扬帆”
高三开学的那天,乔雨重新入校报道了,新的班级都是陌生的面孔,新的班主任不苟言笑却好像什么都知道,把乔雨安置好之后只说了一句“小姑娘,加油吧,重来未晚。”
那一天的乔雨觉得好像一切都明朗起来,落下的学业想补回来也没有多难。
一切都步入正轨,乔雨的十八岁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学习。人人都在冲刺高考,倒数200天、100天、30天,高中最后的一年时间在分针秒针的滴答声中流逝。而乔雨的综合排名也从年级一千开外冲回到了二百朝内,虽然和最初的自己还是有些差距,可总的来说倒也令人满意。
而在这样的节奏中,高考越来越近,终于到来。
高考来临那两天,天空阴阴沉沉地下着小雨,像是一种惯例。走进考场的乔雨内心十分平静,像微风里的杨柳,不问前路,只管生长。当最后一场英语结束的哨声响起,乔雨忽然热泪盈眶,为不负青春不负自己,也为一切尘埃落地。
“我血液里灌满执拗的长风,爱也彻底,厌也彻底。”
去取录取通知书那天,乔雨又见到了沈浩。
少年一步步朝她走来,像跨越了多少的山海,而那一刻的乔雨竟然心无波澜。
沈浩一字一句都是歉意,诉说他的抉择都是为了两人更好的未来,他自己情真意切,问乔雨还能不能回来。而当时的乔雨透过他,只看得见自己当初不值一提的一厢情愿。少女只是摇了摇头,闭口不提前尘往后。
那天的沈浩异常的执着,非要重新牵起乔雨的手,根本不管少女的抗拒。
乔雨盯着沈浩的眼睛,想起那些痛哭的深夜,张了张嘴,还是什么都没说。说出来矫情,吞下去刺喉。就让一切都留在过去吧,谁都不带走。那些美好和不堪、痛苦与难熬,都只是乔雨自己的了,与沈浩无关。
其实她明白,明白少年的肩上不只有草长莺飞和儿女情长,还有前途似锦和责任,明白沈浩的抉择,明白这份感情的夭折也怪自己的幼稚和刚过易折,可是不谈原谅与否,不谈谁对谁错。只是有些伤害,无法释怀。
乔雨转身离开了这个充满回忆的校园,头也不回。
当初不顾一切也要站在沈浩身边的少女,最后把沈浩留在了原地,没有再多看他一眼。
“从此山水不相逢,不问故人长与短。”乔雨想。
“二十七岁的乔雨,偶然会想起过去,然后叹一句,不如不相遇。”
一生太短,一瞬好长。有些记忆定格在回忆里,偶尔会被人想起。
二十七岁的乔雨事业有为,却一直孤身一人。我调侃她快三十岁了只谈过一场恋爱真是白瞎了她的脸。她说她也在等。
她的前半生只喜欢过那一个人,就已是伤筋动骨。而自他之后,竟再难心动。
后来乔雨约我在酒馆小聚,说着平淡日子里的风风雨雨,听着年轻的主唱卖力地模仿着李宗盛沧桑的嗓音,唱着:
“我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
我在等世上 唯一契合灵魂。
让我擦去脸上脂粉,让他听完全部传闻。
将来若有人跟我争,他答应不会默不作声。
他能不能 能不能
让我擦去脸上脂粉,让他听完全部传闻。
再聊聊若是非得分,先相约谁都不许苦撑。
他能不能 能不能 ”
我扭头正准备嘲笑一下两个大龄女青年听这首歌还蛮应景,却猝不及防看见了乔乔眼里的泪光。我什么都没问,却隐约明白了,当初不愿回头的少女并不会再思念身后的人,只不过这些年还未能遇到一个让她再勇敢一次的人。
虽然年少昙花一现的爱情她没抓住,但也的的确确差点耗费了她所有勇气。以至于这些年,面对他人的示好,被示好的乔雨反而小心翼翼。
乔雨可能醉了,也可能没醉,在嘈杂的环境中,她轻轻靠在了我肩头,我隐约听见了一句不如不相遇。
(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