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10-21)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10-21)

作者: 郭晓雯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17:38 被阅读119次

10丨认识心智模式:辨识防御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

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心智模式。

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才有足够的能量去探索这世界,不介意别人的眼光,只看自己的目标。

在关于心智发展的11讲里,我们会讨论防御型心智的思维特征和成长型心智的思维特征,并讨论怎么从防御型思维转变到成长型思维。
怎么办?感觉这章全部都是重点,好好学习。

当个妈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直觉得父亲影响孩子的事业心,看完突然发现决定一个人能否走得远,最终还在于母亲对她的影响。无条件的接纳和认可,9个字,做到需要怎样的一双慧眼?加油修炼吧。看到自己的问题,加油修炼。

很多精华的章节,看到停不下来,或者说看到觉得每个字都是精华。



11丨僵固型思维:为什么你会活在别人的评判中?

夸孩子聪明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还会削弱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关注自我证明,还是关注能力成长,是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重要区别。

僵固型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防御的心态。有僵固型思维的人,会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转移到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去。

这背后也有人际关系上的不安全感。正如我们在第一节课讲两种心智模式的时候提到,探索世界和能力发展常常需要一种安全感作为基础。

僵固型思维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的人生假设:我自己的价值是由别人来评价的。

我们都应该在与世界的真实互动中发展自我,而不是死守着一个僵化的自我概念。

无论这个自我概念是聪明、能干、懂事还是其他,也无论这个自我概念的评价来自父母、师长、领导还是心爱的人。

请记住,如果你相信变化,那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会怎么发展才重要。

夸“聪明”和夸“努力”很早就听说过,但是一直也没有去深究过,所以虽然知道,但是与做到之间总是有着很大的距离,可是自己却总是意识不到。

总想着证明自己,所以有着厚厚的壳保护自己,甚至有时候壳变成了刺,抵御着来自外界的一切,这些其实也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吧,因为匮乏,所以拼命在寻找,寻找让自己安全的东西。反而失去了与世界真实的互动,失去了探索的乐趣,慢慢剖析着自己,真好。

父母给不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努力修复着自己,给你最安全的港湾。


12丨突破僵固型思维:如何“正确地”犯错?

能力的成长,来自于挑战。“聪明不聪明”,“能力强不强”所形容的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方式能否促进能力的成长。

适应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学习机制,我们面对难题和挑战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的大脑通过适应环境学习的过程。这些难题和挑战会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灵活和精细化,而僵固型思维的人因为回避挑战而失去了这种机会。要怎么克服僵固型思维呢?我认为核心就是,改变对错误的认知。

我们的文化总是在教育我们要尽力避免犯错误。所以我们对错误也有了特别多的负面评价。我们很难把错误当做是一种反馈,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而很容易把错误当做是一种失败。可事实上,当我们在解答环境提出的问题时,会犯很多的错误。试错就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机制。这跟你的能力无关,而跟事物发展的进程有关。

改变对错误的认知,三个方法:第一,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第二,突破自己不会犯错的形象;第三,制定犯错计划。

大跃进后遗症吗?害怕错,追求快→给个模式成长。追求结果反而忘记了享受过程,慢慢失去了自己的枝芽,留下主干默默地长着。所以往往按模式长的都迷失了。然后,当自己成为父母,照着镜子,才发现成为真实的自己有多么可贵。真实地表达自己,真实地在生活中学到经验。

突然想起一部电影里父亲对孩子说:我的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让孩子不想干嘛就不干嘛。做不到这么牛气,但是给孩子一定的试错空间还是可以的,所以,放下执念,陪蜗牛散步……


13丨对世界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总看不清现实?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应该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另一种,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

几乎所有的消极情绪背后,都有应该思维的影子。

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必须”和应该思维经常是相伴相生的。而“必须”意味着只能是这个结果。当结果不符合这个预期时,他就会陷入到严重的焦虑当中。

愿望和应该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我们支配着我们的愿望。可是当我们陷入应该思维的时候,应该思维好像变成了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这样我们就失去了我们的自主性。

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

负面情绪最初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过于乐观的想象,现在又变成了你对世界悲观的理由。总是走做了无数的设想之后,开始行动,然后就期待着事情能按照我们的设想去发展,而忽略了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顺应规律,行动中摸索着方向,接纳失败的可能,调调方向,再来呗,最怕固执着用同样的方法重复同样的失误,或者一落千丈,停滞不动。

是不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才特别期待着可以掌控?

学习和践行下来,今年收获最大的是输出,因为有了输出,才更好理顺自己的想法,也静下心和自己好好相处。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感觉肩膀的僵硬了,但是一直放松不下来,学习把握接纳的度吧。打算开始学习冥想,和自己好好链接。


14丨对自己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我们关于自己应该怎么样的假设,也许本身就是偏见。

真正努力的人,他们心里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但其实他们并不那么关心自己努力不努力这件事。他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事情上,他们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创造活动所产生的副产品。

可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应该要努力”的时候会怎么样呢?心里并没有特别想做成的事情。只想要努力这种状态本身,因为“努力总是对的”。

从真正的努力,到追求努力的状态,到追求努力的感觉,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这就是应该思维胁迫下的自我和自然状态下的自我的区别。

应该思维不仅妨碍了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还固化了我们的思维。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被这些“应该的规则”支配了,成为了“应该规则”下的提线木偶。该如何跳出应该思维,逃脱这个暴政呢?这个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找回我们的感觉。毕竟,感觉虽然模糊,但是它才是我们真实的东西。

醍醐灌顶,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当养成一些“好习惯”的时候,自己的效率或者说状态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甚至有种说不上来的难受。想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标,有好像有些东西阻碍在那里,所以每每计划做些事情,最终还是重复了原来线下的生活状态。很幸运,听到这个课程,让自己有些害怕,但依然慢慢摸索着自己的内心,我想那里有太多希望自己看到的东西,也只有诚实面对,才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真正的广阔天地。
但是,无可否认人生中还是存在中一些自然规律,如何去判断和分析呢,好奇ing……


15丨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在这种习得性无助背后,我们也经常想“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绝对化思维。

绝对化思维的本质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这种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也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而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我们曾感受到的痛苦越大,我们用警示牌标识的危险区域就越大。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无路可走了。

悲观思维会从三个方向对挫折做绝对化加工: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就像那只得抑郁症的狗,明明轻轻一跃就能跳出笼子,它却再也不敢尝试了。如果生活是一条河,绝对化思维让生活变成了无源之水。

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通常都是同时出现的。它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了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

补作业,连着看完,感触最深是关于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有缺少,所以会害怕,容易给自己贴上很多的标签,也会给自己很多的限制。昨天3.0组团,因为没有确定自己在哪个组,就比较不安,害怕被丢下了,同时也希望2.0的小伙伴能够一起走。很庆幸很顺利地解决了,然后看着别人在那跳。昨天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个突破,但回过头就会发现自己对安全感对在意。希望生活可以控制,希望有归属感,希望安定,有备无患是好习惯,只是也许有时候真的可以让自己轻松点。

关于家人:用“有时候”代替“总是”,破破框,让河流动起来。


16丨与自我辩驳:如何突破防御型思维的操控?

防御型的思维以自动化的方式在他的大脑后台运转。让他觉得愤怒和沮丧,这样的思维方式并不理性。可有时候,我们就是会有很多不理性的思维,尤其当我们自尊心受伤害的时候。

对于不理性的思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辩驳:

第一种辩驳方式,是实证式的辩驳。就是找与不理性的结论相反的证据。实证式辩驳的重点,是要找一些证据让你看到,事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

第二种辩驳方式,是逻辑式的辩驳。辩驳的重点,是推理的合理性。几乎所有的不理性思维,都有过度推理的问题。人有时候会通过抽象化的方式来扩大防御范围。可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这是不合理的。

第三种方式,是实用式的辩驳。简单地说,就要问:“我这么想有什么用。”简单直接,并且不会让自己在复杂的逻辑中绕圈子。

这种错误倾向归结为三类。

第一种倾向,是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事实真相,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二种倾向,是认为自己所想的,就是事实真相,而很少去容纳其他可能性。

第三种倾向,是我们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非理性的,但是很爽、很带劲,所以就是要这么想。

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失望、沮丧和愤怒。可是如果任由情绪把我们的想法带走,那我们就放弃了控制自己想法的责任,也就放弃了做一个理性的人。

实用式的辩驳,跟这三种错误倾向都不一样。它关注的不是真相,而是思维的功能。

心智模式最重要的功能,是看它是否产生积极的情绪,以及能否产生有效的行动。如果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想法,那也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了。要做这个健脑训练,我们不能怪自己有这些防御型思维。

这个情绪化的你和这个理性的你都是你,但又都不是你。你是另一个人,你是作为裁判的那个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想着把作业做完,反而今天的课程没有太多的触点。可能自己比较少往负面想,但是当情绪上来的时候是会说些负面的话,只是不知道这些负面的话是来自内心深处,还是只是语言。唯一庆幸的是,好像负面的东西不会影响太久。也许也因为自己不是一个太纠结的人吧。


17丨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如果没有目标,人就不会有行动的张力;如果没有方法,目标就只会制造焦虑,而不会引发有效的行动;如果没有跟现实的接触,思维就会变成头脑中僵固的规则,而不会有什么发展。只有创造型思维才能产生持续行动的张力。创造型目标制造了张力,而张力能够产生持续行动的动力,帮助我们去有效地应对和组织现实。

打一个比方,创造一个东西就像生一个孩子。生孩子的过程,并不需要你强迫自己努力,你只需要爱这个孩子就可以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解决问题了,为了完成梦想,你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行动的动力。你真正热爱的目标才是这个动力的来源。

创造的思维并不是让我们忽略现实,相反,只有正视现实,才能实现自己想要创造的东西。相反,创造型思维会让我们用一种不同的目光去看待现实。

突然就冒出一句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限制想象的是贫穷吗?是目标,也是我们给自己的定位。躲在舒适区,谨慎地观望着外面的世界。
这段时间自己的状态也不太好,也面临着茫然,今天发生了点事情,前面还想着要好好努力,但是到了下午就好像没有了动力。也想好好给自己做给清单和2019的计划,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完成。拿着打出来的资料,也在反思自己下午的状态。发现自己状态不对,唯一想到的就是让自己放松下。今晚看完,才有点明白自己是还没有找到自己热爱的目标,今晚好好找找自己的三圈交集。其实心里有,只是始终还是有点害怕走出那片安逸,开始用年龄限制自己。

讲到爱这个孩子,就想到专业考试,那是职业资格证,一直知道要考,但是这某一年用心看书没考过之后,就没有好好读书,虽然也例行公事每年这报考。有害怕努力没有回报的失落,也有对习题无法言语的抗拒,更多应该就是没有找到动力,虽然看书的时候还是会感受到专业的魅力,但是就是有个东西卡这那,无法逾越。


18丨WOOP思维:张力如何变成行动力?

大脑分不清什么是计划和决心,什么是真正的行动。有时候就因为我们下了决心,做了计划,大脑就会误以为我们已经做过了,行动的张力就被消减了。乐观幻想还会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感觉到幻想受威胁时,会通过想方设法不去跟现实接触,来努力保护我们自己的幻想。

心理对照法:先想好处,再想障碍。心理对照的顺序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先想做成以后的好处,再想可能遇到的障碍。最大的好处,是既通过乐观的幻想,保留了目标带来的张力,同时,又把幻想拉进了现实,让目标切实地跟现实发生联系。存在问题。它要求我们同时设想乐观的结果和可能遇到的障碍,可是并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克服障碍。很多时候,我们没法行动,就是因为设想的障碍给了我们太大压力,让我们想要回避,所以才有了拖延的问题。

执行意图:治疗拖延症的有效工具。一旦你在大脑中植入了“如果……就……”的语句,当“如果”这个条件出现时,大脑就会自动反应出你应该做的事情。

结合心理对照法和执行意图,变成一种。这就是WOOP思维。W ——Wish,就是愿望的意思。你可以先想想你在本周、本月或本年需要完成的愿望。O——Outcome,最好的结果是什么,这两项是增加目标的张力。O——Obstacle,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P——Plan,计划。用“如果遇到了什么障碍,我就怎么做”。

感觉就像是为我写的,这样的事情经常干。事件累积多了,就真的不想干了。喜欢看书,因为书便宜,就不知不觉买了很多,结果变成乐忠于购书而非看书,收集而非读书。然后这也想看那也想看,结果反而一事无成。所以正好用WOOP思维,考虑自己最想看的书,然后用周末的时间,整理好我的图书角,把书归类放好,阅读同时断舍离。

剖析好一切因果,当工具出现这眼前,用呗。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事情。想想我们的烦恼有多少来源于我们控制不了的东西。我们控制不了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环境,控制不了我们的原生家庭。如果你的父母不符合你的期待,你再怎么样愤怒,他们还是不符合你的期待。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控制不了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更控制不了别人是否会喜欢我们。我们还控制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所有的人都会死,而我们还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应该思维就是对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的执着。

控制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你所担心的事情里,有哪些是你能控制的,哪些是你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专注到你能控制的部分。

控制两分法的第二步,对于不能够完全控制的事情,把你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

哪怕我们没法决定很多事,但我们仍然有很多事可做。

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在能做的事情上,让你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结果是“天道酬勤”还是“事与愿违”,那不是你能控制的了。

控制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是专注和精进,而不妄想控制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是为变化留下空间。这也是有弹性的思维的特征。

"我们还控制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所有的人都会死,而我们还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看到这句话就笑了,生死是最重要的事,我们都无法控制,又何须畏惧呢?

常常执著于事情本身,忽略了自己关注这件事情的初衷,以致于停滞不前。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在能做的事情上,让你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结果是“天道酬勤”还是“事与愿违”,那不是你能控制的了。”

所以今天好好给自己的2018总结下,迈向自己的2019,甚至2024。


20丨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现实就是一部永不落幕的戏剧,随时随地都有新鲜事发生。唯一不同的是,走近它,感受它,其实这是一种近的思维方式。正念很强调专注当下,强调此时此刻。这跟近的思维强调的东西是一样的。所以我也把近的思维方式,叫做正念思维。

近的思维的三个原则:第一,用描述性语言,而不是评价性语言;第二,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第三,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远的结果。如果你在为一些远的事情焦虑,也可以用这两个问题把自己的思维拉回到现在来: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做吗?

从第1讲到20讲,慢慢发现自己的内在,但是想要改变的时候依然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是固有的思维模式还是潜意识的抗拒?看完后,做练习才是王道吧。好好把这两讲的内容看下,复习下,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潜意识做好朋友,慢慢走出舒适区。活在当下。
学只是知识,习才是王道。


21丨思维弹性:思维是如何进化的?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所以一个好的倾听者,心里就会有很多的问题。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自己的心里,而在别人心里,所以他才会提问。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思维发展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们所了解的,永远都只是局部的知识,这非常重要。因为既然是局部的知识,这局部以外的部分,才会变得分外迷人。你才会想,那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呢?这就为进一步的探索留下了空间,而这个探索的空间,其实也是你思维发展的空间,也是你自我发展的空间。

所以,思维的弹性其实就是承认我们自己的限度,并继续探索其他的可能性。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夫妻对话的例子,在生活中太常见了,习惯性地以为自己知道。其实无法交流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觉得我知道你的问题在哪,你觉得我没听你说。无法放下心中的那份优越,又如何能够到达心的彼岸。无法脱掉那层保护壳,又如何能够接受别人眼中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今天这讲触动最大的,是关于倾听,关于咨询。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相关文章

  • 谈谈转变

    今天,我读完了陈海贤老师的《幸福课》。我是通过得到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知道陈海贤老师的。在《自我发展心理学》课...

  • 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

    这本书是陈海贤写的关于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书,脱胎于陈海贤在得到的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这个音频课程我买了,但是听完...

  • 《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1——改变的本质

    以下内容是学习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的心得体会,部分内容摘自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 人总在慢慢变化而不自...

  • 9.《自我发展心理学》听书笔记2,26-30小节

    书名:《自我发展心理学》(26-30小节) 作者:陈海贤 日期:2020-7-14​ 方式:得到APP看陈海贤亲述...

  • 读书30《了不起的我》

    2020年9月第二本,总第30本。陈海贤:《了不起的我》/这本书脱胎于得到课程《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读书之前...

  • 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

    改变,你一直都有机会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on 得到 2018年12月25日 圣诞节? 陈海贤老师在得到...

  • 了不起的我

    新到一本书,名字叫《了不起的我》,陈海贤写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书到了,刚刚翻开。 陈海贤是谁呢? 他是浙江大学心理学...

  • 关于“改变”所需要知道的一些心理学知识

    参考: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课 及笔记 自我发展心理学·1 1. 每个人都有选择,误以为自己没有选择时,...

  • 关于

    听 得到 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对比自己,记录轨迹,希望自己能够有所进步。

  •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陈海贤 欢迎来到《自我发展心理学》。 陈海贤有一次去学校做讲座,有个同学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10-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e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