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经常会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这个电视节目真无聊。
妈妈:不会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个节目真傻。
妈妈:不对,这多有教育意义。
孩子:这个节目真烂!
妈妈:不许你这么说话!
对话反而演变成争吵。其实妈妈也可以这样回应:“你好像对这个节目不感兴趣。”——这才是孩子内心的感受。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地听
如果家长能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我们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2、用“哦...”“嗯...”“ 是这样啊...” 来回应他们的感受代替提问和建议
当孩子被提问、建议责怪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而用上述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
3、说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
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理解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代替逻辑上的解释
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家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这是可以用幻想的方式:我真希望能给你变出.....。孩子对某种东西渴望的心情一旦得到了解,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共情,才能打动孩子的内心。
"孩子,你好像很生气。”
“你一定很失望。”
“恩,你好像犹豫要不要参加这个聚会。”
“你好像很讨厌这个作业。”
“好朋友搬走了是挺难过的。”
这样的叙述方式能帮他们从情绪中释放出来,面对问题。
如,孩子说:“今天打针疼死我了.”
若是
否定:哪有那么疼、你就爱虚张声势、你哥哥打针从来不抱怨。
肯定:听起来还真疼、一定很疼、哦,这么糟啊、你一定不希望再来打针了。
所以对于父母冲突被化解,对于孩子,感到自己被接受被尊重被理解,当有人能理解你有多疼时,好像更容易能承受疼痛。
注意事项:
1、孩子不开心、生气、惊恐时,不要去问为什么,因为这需要基于难过的心情分析原因,然后总结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只需要说:“看起来你好像很难过。”对孩子会更有帮助。而不“怎么了”“为什么呀”
2、孩子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
3、当孩子极度难过是时身体上的发泄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当如果想让大人感到舒服些又让孩子满意,那就让孩子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画出他们的感受。其实最重要的是:当他砸东西、摔东西或乱画时,有人能在他身边,陪着他,让他知道愤怒的感受也是被接纳和理解的。
4、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
5、不要重复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只需接受即可。
6、让孩子知道他们完全可以拥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将有助于他们成长。比如,孩子说,我不喜欢弟弟。可以对孩子说:你对弟弟有两种感受,有的时候你觉得有个弟弟很高兴,觉得他挺好玩的,有的时候你就希望他走开。
7、家长不要去承担孩子的不快,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不快。想一想:孩子已经够难过了,看到爸妈也在忍受他们的痛苦,会加重他们的痛苦。会让孩子感到内疚的。
8、当孩子在玩具店前哭闹缠着你给他买玩具,这时你就掏出纸笔,问孩子想要什么,然后写在愿望清单上。所以当孩子知道你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还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了,就不会再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