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书信选集》收录了毛主席从1920年至1965年期间写的372封书信,现摘录其中值得一读的90段话,与诸君分享。
1.我常觉得我们个人的发展或学会的发展,总要有一条明确的路数。没有一条明确的路数,各个人只是盲进,学会也只是盲进,结果糟踏了各人自己之外,又糟踏了这个有希望的学会,岂不可惜?(1920年12月1日《致蔡和森等》)
2.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1920年12月1日《致蔡和森等》)
3.人生有一种习惯性,是心理上的一种力,正与物在斜方必倾向下之为物理上的一种力一样。要物不倾向下,依力学原理,要有与它相等的一力去抵抗它才行。要人心改变,也要有一种与这心力强度相等的力去反抗它才行。(1920年12月1日《致蔡和森等》)
4.我谓读历史是智慧的事,求遂所欲是冲动的事,智慧指导冲动,只能于相当范围有效力,一出范围,冲动便将智慧压倒,勇猛前进,必要到遇了比冲动前进之力更大的力,然后才可以将它打回。有几句俗话,“人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山望见那山高”,“人心不知足,得陇又望蜀”,均可以证明这个道理。(1920年12月1日《致蔡和森等》)
5.思想进步是生活及事业进步之基。使思想进步的唯一方法,是研究学术。(1920年12月1日《致蔡和森等》)
6.我觉得创造特别环境,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大业,断不是少数人可以包办的,希望我们七十几个人,人人注意及此。(1920年12月1日《致蔡和森等》)
7.我觉得吾人惟有主义之争,而无私人之争,主义之争,出于不得不争,所争者主义,非私人也。私人之争,世亦多有,则大概是可以相让的。(1921年1月28日《致彭璜》)
8.我们望得书报如饥如渴,务请勿以事小弃置。(1929年11月28日《致中共中央》)
9.我知识饥荒到十分,请你时常寄书报给我,能抽暇写信指导尤幸。(1929年11月28日《致李立三》)
10.今之大计,退则亡,抗则存;自相煎艾则亡,举国奋战则存。(1936年8月14日《致傅作义》)
11.无论何时不要丧失我们的立场,不要接受别人的馈赠。只有到了万不得已时,才允许向别人借一点钱用,日后如数归还。(1936年10月22日《致叶剑英、刘鼎》)
12.苦久了的人难免见风华而把握不住,故应作为一个问题,对同志做教育与警戒的工作。(1936年10月22日《致叶剑英、刘鼎》)
13.在外面的人,一面工作,一面要提倡看书报。(1936年10月22日《致叶剑英、刘鼎》)
14.红军远涉万里,急驱而前,所求者救中国,所事者抗日寇。(1936年10月25日《致傅作义》)
15.徘徊歧途,将国为之毁,身为之奴,失通国之人心,遭千秋之辱骂。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曰,亡中国者非他人,蒋介石也,而愿天下后世之人,视先生为能及时改过救国救民之豪杰。语曰,过则勿惮改,又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愿先生熟察之。寇深祸亟,言重心危,立马陈词,伫候明教。(1936年12月1日《致蒋介石》)
16.你在外间交接,态度务须诚恳,立场务须坚定,用费务须节省。(1936年12月20日《致彭雪枫》)
17.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一九二七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而在有些人面前呢?却做了畏葸不前的借口。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你是心里想的就是口里说的与手里做的,而在有些人他们心之某一角落,却不免藏着一些腌腌臜臜的东西。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而在有些人却似乎以脱离群众为快乐。你是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而在有些人却似乎认为纪律只是束缚人家的,自己并不包括在内。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而在有些人则只愿意拣轻松事做,遇到担当责任的关头就躲避了。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当你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写这封信祝贺你,愿你健康,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1937年1月30日《致徐特立》)
18.今日之事,惟有斗争乃能胜利。(1937年6月25日《致何香凝》)
19.只有在比较更适当的条件与环境之中,康健更有保证些,工作才会更好些。(1937年10月6日《致周素园》)
20.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1937年10月10日《致雷经天》)
21.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1937年10月10日《致雷经天》)
22.家境艰难,此非一家一人情况,全国大多数人皆然,惟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自总司令下至火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1937年11月27日《致文运昌》)
23.我为全社会出一些力,是把我十分敬爱的外家及我家乡一切穷苦人包括在内的,我十分眷念我外家诸兄弟子侄,及一切穷苦同乡,但我只能用这种方法帮助你们,大概你们也是已经了解了的。(1937年11月27日《致文运昌》)
24.对于那些“兼弱攻昧”“好大喜功”的侵略政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过的)应采取不赞同态度,不使和积极抵抗政策混同起来。(1939年1月17日《致何干之》)
25.我还好,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觉得很不满足,不如你们是专门学习的时候。(1939年8月26日《致毛岸英、毛岸青》)
26.祝你们发展,向上,愉快!(1939年8月26日《致毛岸英、毛岸青》)
27.国难当前,团结为第一义,此物此志,当与先生同之也。(1939年10月7日《致吕超》)
28.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1941年1月31日《致毛岸英、毛岸青》)
29.我的身体今年差些,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1941年1月31日《致毛岸英、毛岸青》)
30.我因过去同你少接触,缺乏了解,有些意见想同你说,又怕交浅言深,无益于你,反引起隔阂,故没有即说。延安有无数的坏现象,你对我说的,都值得注意,都应改正。但我劝你同时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有耐心,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方有出路,方能“安心立命”。否则天天不安心,痛苦甚大。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故提议如上。如得你同意,愿同你再谈一回。(1941年8月2日《致萧军》)
31.凡人(包括共产党员)都只能根据自己的见闻即经验作为说话,做事,打主意,定计划的出发点或方法论,故注意吸收新的经验甚为重要,未见未闻的,连梦也不会作。(1941年8月22日《致谢觉哉》)
32.善于总结经验,就是领导者的任务。边区有政治军事经济财政锄奸文化各项重大工作,就现时状态即不发生大的突变来说,经济建设一项乃是其他各项的中心,有了穿吃住用,什么都活跃了,都好办了,而不要提民主或其他什么为中心工作。(1941年8月22日《致谢觉哉》)
33.生日决定不做。做生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1943年4月22日《致何凯丰》)
34.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1944年1月9日《致杨绍萱、齐燕铭》)
35.实则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的是农民战争,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伟大的农民战争,就是二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1944年4月29日《致李鼎铭》)
36.有人说我们忽视或压制个性,这是不对的。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1944年8月31日《致秦邦宪》)
37.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1944年11月21日《致郭沫若》)
38.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1944年11月21日《致郭沫若》)
39.一切不公不平之事,必须使之归于公平,以利团结对敌。(1944年12月1日《致陈毅》)
40.人民各项权利,在我们这里,只能说实现了几个重要部分,例如,管理政府,工作权,在现有物质条件限制下的言论、出版、集会权等。至于休息权,中国目前大体上还谈不到,工农更是如此。教育权、老病保养权,还在走头一步。苏联宪法是几个五年计划的产物,在中国许多部分还是理想,不是事实。(1944年12月1日《致谢觉哉》)
41.总之只有人民的联合力量,才能战胜外寇,复兴中国,舍此再无他路。(1944年12月22日《致邓宝珊》)
42.一时的错误你已改正了,了解了,也就过去了,不要时时记在心里。也许你经过这个挫折会要大进一步的,那么,错误也就转变为有益了。(1945年3月2日《致王梓木》)
4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吾辈多从曲折(即困难)二字着想,庶几反映了现实,免至失望时发生许多苦恼。而困难之克服,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1945年10月4日《致柳亚子》)
44.赤膊上阵,有时可行,作为经常办法则有缺点,先生业已了如指掌。(1945年10月7日《致柳亚子》)
45.总之是希望你们一天一天成长,壮健,愉快,进步;并望你们团结一切留苏的中国青年朋友,大家努力学习,将来回国服务。(1946年1月8日《致蔡博等》)
46.作战时,注意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敌一部,如来信所说集中六至七个团歼敌一个团。得手后看形势,如我损伤不大,又有好打之敌时,可接着打第二仗,再歼敌一个团;如不好打,则撤回休整,待机再打。(1946年9月2日《致习仲勋》)
47.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1947年10月8日《致毛岸英》)
48.惟我们宁可作从长打算,估计到一切可能的困难,以自力更生精神,准备付以较长时间,似属有益。(1947年11月18日《致陈瑾昆》)
49.凡政策之正确与否及正确之程度,均待经验去考证;任何经验(实践),均是从实行某种政策的过程中得来的,错误的经验是实行了错误政策的结果,正确的经验是实行了正确政策的结果。因此,无论作什么事,凡关涉群众的,都应有界限分明的政策。我感觉各地所犯的许多错误,主要的(坏人捣乱一项原因不是主要的)是由于领导机关所规定的政策缺乏明确性,未将许可做的事和不许可做的事公开明确地分清界限。其所以未能明确分清界限,是由于领导者自己对于所要做的事缺乏充分经验(自己没有执行过某种政策的充分经验),或者对于他人的经验不重视,或者由于不应有的疏忽以致未能分清政策的界限。(1948年3月6日《致刘少奇》)
50.根据经验,任何政策,如果只作简单的说明,而不作系统的说明,即不能动员党与群众,从事正确的实践。(1948年3月6日《致刘少奇》)
51.现在没有什么毛泽东主义,因此不能说毛泽东主义。不是什么“主要的要学毛泽东主义”,而是必须号召学生们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这里所说的“中国革命经验”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也在内)根据马恩列斯理论所写的某些小册子及党中央各项规定路线和政策的文件在内。(1948年8月15日《致吴玉章》)
52.有些同志在刊物上将我的名字和马恩列斯并列,说成什么“马恩列斯毛”,也是错误的。你的说法和这后一种说法都是不合实际的,是无益有害的,必须坚决反对这样说。(1948年8月15日《致吴玉章》)
53.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1949年11月14日《致彭德怀、西北局》)
54.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营养不足,宜酌增经费。学习和开会的时间宜大减。病人应有特殊待遇。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1950年6月19日《致马叙伦》)
55.惟觉中国的历史学,若不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研究,势将徒费精力,不能有良好结果。(1950年8月29日《致陈寄生》)
56.请你负责用中央名义起草一个指示,纠正写电报的缺点,例如:不要用子丑寅卯、东冬江支等字代替月、日,要写完全的月、日,例如十一月二十二日;署名一般要用完全的姓名,不要只写姓不写名,只在看报的人完全明了其人者允许写姓不写名,例如刘邓,陈饶等;地名、机关名一般必须写完全,只在极少数情况下允用京津沪汉等省称;还有文字结构必须学会合乎文法,禁止省略主词、宾词及其他必要的名词,形容词和副词要能区别其性质,等等。请你为主,起草一个初稿,再邀杨尚昆、李涛、齐燕铭、薛暮桥及其他你认为有必要邀请的同志开会一次或两次,加以修改充实,然后送交我阅。(1950年11月22日《致胡乔木》)
57.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不要事先布置,让他们随意去看,不要只让他们看好的,也要让他们看些坏的,这样来教育他们。(1951年3月18日《致饶漱石、邓子恢、邓小平、习仲勋》)
58.干部子弟学校,第一步应划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级;第二步,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合一。(1952年6月14日《致周恩来》)
59.要求资产阶级接受工人阶级的基本思想,例如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消灭个人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或者如先生所说“没有劳动,没有生活,不从劳动以外求生活,不从自力以外求生活”,这就是要求资产阶级接受社会主义。这些对于少数进步分子说来是可能的,当作一个阶级,则不宜这样要求,至少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不宜如此宣传。(1952年9月5日《致黄炎培》)
60.对于资产阶级中的少数人,那些有远见的人们,我同意先生的意见,可以向他们宣传社会主义,使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发生兴趣,我想这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在中国的条件下这样的人可能出现,特别是在几年之后,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更加壮大,更加显示它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伟大贡献的时候,这样的人可能逐步地多起来。(1952年9月5日《致黄炎培》)
61.过去因负担太重无以为生的农民,必须切实解决救济问题;今年征粮必须不超过中央规定的比率,大大减轻民负。(1952年10月15日《致谭震林》)
62.工作虽多,可以安排一下,一段时间内只处理一个主要问题,这样也就会不觉得太忙了。(1953年4月26日《致李烛尘》)
63.到一个新地方可能有困难,那你就应当坚持地逐步地去克服那里的困难,过一个时期就可能顺利起来。这样,对你和国家都是有益的。(1953年12月9日《致戴毓本》)
64.我的亲戚唐家圫文家,过去几年常有人来北京看我。回去之后,有些人骄傲起来,不大服政府管,这是不对的。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我的态度是:第一、因为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第二、因为我爱他们,我就希望他们进步,勤耕守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1954年4月29日《致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
65.凡重要问题不厌求详地征求意见,总是有好处的。(1955年5月26日《致黄炎培》)
66.干部中的片面观点总是会有的,问题是好好帮助他们学会实事求是全面分析的方法。(1955年11月1日《致章乃器》)
67.你下去跑没有?最好一年下去跑几次,每次两三星期也好。我最近出外跑了一次,觉头脑清新得多。(1955年11月24日《致周世钊》)
68.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不过矛盾的性质和阶级社会有所不同罢了。既有矛盾就要求揭露和解决。有两种揭露和解决的方法:一种是对敌(这说的是特务破坏分子)我之间的,一种是对人民内部的(包括党派内部的,党派与党派之间的)。前者是用镇压的方法,后者是用说服的方法,即批评的方法。我们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即是说还没完全解决,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还将在一个长时期内存在。另外,还有少数特务分子也将在一个长时间内存在),所有人民应当团结起来。但是人民内部的问题仍将层出不穷,解决的方法,就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这样一种方法。(1956年12月4日《致黄炎培》)
69.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1957年1月12日《致臧克家等》)
70.你需要学理论。兴趣有,似不甚浓厚,应当培养。慢慢读一点,引起兴趣,如倒啖蔗,渐入佳境,就好了。供参考。(1957年8月4日《致林克》)
71.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于你我都有益。略为偏重一点理论文章,逐步培养这一方面的兴趣,是我的希望。年纪大起来了,是下苦功学习的时候了,但以不损害健康为原则。(1957年10月2日《致林克》)
72.《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1958年4月27日《致田家英》)
73.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58年10月11日《致杨尚昆》)
74.受任新职,不要拈轻怕重,而要拈重鄙轻。古人有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二者不可得而兼。我看你这个人是可以兼的。(1958年10月25日《致周世钊》)
75.年年月月日日时时感觉自己能力不行,实则是因为一不甚认识自己;二不甚理解客观事物。(1958年10月25日《致周世钊》)
76.自己缺乏从政经验,临事而惧,陈力而后就列,这是好的。(1958年10月25日《致周世钊》)
77.我认为聪明、老实二义,足以解决一切困难问题。(1958年10月25日《致周世钊》)
78.聪谓多问多思,实谓实事求是。持之以恒,行之有素,总是比较能够做好事情的。(1958年10月25日《致周世钊》)
79.不为别的,单为一件事:向同志们建议读两本书。一本,斯大林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本,《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每人每本用心读三遍,随读随想,加以分析,哪些是正确的(我以为这是主要的);哪些说得不正确,或者不大正确,或者模糊影响,作者对于所要说的问题,在某些点上,自己并不甚清楚。读时,三五个人为一组,逐章逐节加以讨论,有两至三个月,也就可能读通了。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去读这两本书,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1958年11月9日《致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四级党委委员》)
80.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教授、讲师、助教、研究人员为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和文化科学事业服务。(1958年12月22日《致陆定一》)
81.广东大雨,要如实公开报道。全国灾情,照样公开报道,唤起人民全力抗争。一点也不要隐瞒。政府救济,人民生产自救,要大力报道提倡。工业方面重大事故灾害,也要报道,讲究对策。(1959年6月20日《致胡乔木、吴冷西》)
82.尽心工作,业余学习,真正钻进去,学一点真才实学,为人民服务,是为至盼!(1959年12月29日《致钟学坤》)
83.下十天至十五天苦工夫,向群众寻求真理。(1961年4月25日《致邓小平》)
84.请你们在这半个月内,下苦功去农村认真做一回调查研究工作,并和我随时通信。信随便写,不拘形迹。这半个月希望得到你们一封信。如果你们发善心,给我写信,我准给你们写回信。(1961年5月6日《致李井泉并陈正人》)
85.都要坚决走群众路线,一切问题都要和群众商量,然后共同决定,作为政策贯彻执行。各级党委,不许不作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1961年5月14日《致张平化》)
86.如果中央二十四万人中,已减三分之一,即八万人,并且还可以减去几万人,我想再减四万人,不知行不行?如能共减十二万人,占总数二十四万人的一半,肯定工作效率会大为提高。(1961年6月22日《致邓小平》)
87.请你向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找一些美国历史给我。不要大部头的,如《美国全史》之类,只要几万字的,十几万字的,至多到三十万字为止。其中要有马克思主义者写的,也要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1964年9月9日《致康生》)
88.笔墨官司,有比无好。(1965年7月18日《致郭沫若》)
89.画男女老少裸体Model是绘画和雕塑必须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使有些坏事出现,也不要紧。为了艺术学科,不惜小有牺牲。(1965年7月18日《致陆定一等》)
90.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1965年7月21日《致陈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