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 用课堂上介绍的阅读方法,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推荐,500字以上
《实用性阅读指南》推荐稿
标题:不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读书,都是耍流氓
一天,小玲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她觉得特别好的书,看完后,她强烈将这本书推荐给她的好朋友小丽。
可是,当小丽饶有兴趣地问她,这本书到底讲的是什么?为什么值得她如此推荐时,她却支支吾吾了半天,除了干巴巴的说“很好看”外,让她举个详细的例子来,却是“有些人说不上哪里好,就是谁也代替不了”的说不清道不明,怎么也想不起来书中的细节,让她很是尴尬。
不止是她,很多人都是如此。通常读到一本书,读时酣畅淋漓,读后却是过眼云烟,大脑一片空白。
这种不以将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读书,都是耍流氓。在此,我推荐你去读一读日本作家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
大岩俊之,做过销售,当他发现了“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观点后,开始尝试一年读300本书。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大量阅读,还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了所有速度阅读法,并在创业路上一举获得成功。
在这本只有162页的书里,大岩俊之不仅仅教大家如何通过确定读书目标、摘取所需信息、有意识地“输出”等多种有效率的读书方法,还会教你怎样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也许,你也有像小玲一样的困惑:读过的书,记不住,忘了,没关系。这个问题,大岩俊之告诉你,我们可以将读过的书整理成故事来记忆,还可以创建形象,联系记忆等等多个方法,不管哪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健忘”的你。
大岩俊之说:“读书,只有在读完后有所行动,才能发挥阅读效果。”在这本书里,他通过自己的实例,结合相关书籍,总结了一套能够让你实际行动起来的方法。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这本书也蠢蠢欲动了呢?那么,赶紧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去读书吧。
第二题 写一篇听课笔记(重点谈收获),体会式笔记,而不是摘抄课堂内容,1000字以上。
标题:噢耶,这样的老师,能不能再来一打?
几年前,偶然听到《逻辑思维》,给我打开一片新世界,即使现在早已不再听相关节目,第一次“初见”的惊艳,却让我这只井底之蛙雀跃不已。从今以后,一直谋求跳出头顶那片天空,却始终不得法。
这次,有幸加入释若老师的码字课堂,犹如遇见隐居在世外桃源的武林高手,让我这只井底之蛙,想凭借高手的内力,打通体内的任督二脉,在文字的江湖里,占得一席之地。
从第一次公开课,到这次正式课,释若老师这位武林高手,深谙“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没有一上来就给我们一本“武功秘籍”,而是手把手地教我们“阅读理解”,只有基础打好了,后面练成”神功“才能水到渠成。
也许,你会说阅读理解,谁不会?我们从小到大的语文课,谁没学过?可是,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为什么有的人能凭借“会读”就年薪百万,而你却只能当读书,是打发时间的消遣?为什么别人能轻松写出10W+的文章,而你写出来的文章,浏览量只在十位数、个位数上徘徊?
所以,千万别说自己会阅读理解。
01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你真的会读吗?
不知道大家拿起一本书时,心里是否给自己订好了读这本书的目标没有?老实说,我没有,很多时候,都是因兴致所致而读。
不知道大家读一本书时,先从哪一部分读起的呢?是直接翻到正文?还是从序言看起?大多数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从正文读起,封面、推荐语、目录几乎直接忽略掉。
这样看书的结果就是,我读书仅仅停留在信息、刺激和娱乐方面。可是,在读书时获得的快感,在读完后,并没有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实质变化,却会陷入一种莫名的空虚与焦虑中。
释若老师却告诉我们,阅读除了信息、刺激、娱乐这三个基本层次外,还应该提升到知识、思想、审美的高层次,学以致用,这才是成年人读书真正目的。
确立读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升个人的知识转化能力,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不枉费读了这么多年的书。
02 天天手机电脑不离手,可你真的会用网络吗?
去年8月底,我开通了百家号,在上面更新文章,渡过了新手期转正后,却只更新了几篇,就写不下去了。
因定位的是历史上传奇女子的爱情故事,不仅要写人物,还需对其情感提炼并加以点评,写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整个人被掏空了。除了知识储备不够,深感阅历不够,不足以对每个人物的情感进行点评。
直到这次上课,释若老师说:必须学会搜索,听得我心头一动。原来,虽说每天都在用手机、电脑查这查那,却没有用到点子上。经老师这一点拨,让我蠢蠢欲动,准备将搁置很久的百家号重新更新起来。
03 历史学不好,是因为没学会这一招
以前读高中时,最怕历史课。书上一堆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妈呀,看着头大,怎么记都记不住。少时的“阴影”,导致如今对人物传记、历史书籍心有余悸。虽说有时对那些名人传记、历史书籍垂涎欲滴,但是翻了几页后,就被里面的时间、人物搞晕了。看完了,除了主人翁那点好玩的故事,其他的,就像没看一样。因此,对这类书籍总是望而却步。
释若老师说,你应该给每个人物做一张人生简历,画人物关系图、画故事进展图等等。听到这里,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知大家还记得初看《红楼梦》的感觉吗?我记得在第二回里,冷子兴说了这样一段话:“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再说荣府你听,方才所说异事,就出在这里。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这段话,一眼看过去,有点让人抓狂对不对?我用释若老师教的方法,将这段话画了一张人物关系图(如下),是不是一看图,就觉得一目了然?
红楼梦部分人物关系图
有了这一招,我想,以后任何人物传记、历史书籍再也不会让我头疼了。
当然,这次课堂上,老师讲的不仅仅只是这几个点,还有IA1A2、2W1H的方法,不仅交给我们读书方法,还给了我们写作“套路”。这部分精华内容你那个,还需再琢磨,更需践行来强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才能不辜负老师的循循教导。
第三题:在荔枝微课,我的读书专栏“欧耶,读书来了”读书专栏,听我解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并写下你对RIA读书法的理解,500字以上。
标题:RIA拆书法所感
RIA=阅读拆页+阅读引导+拆为己用
具体说来就是:
R=Read(阅读拆页),就是阅读原文的某个段落,并标记出来。
I=Interpretation(阅读引导),是用自己的话重述标记段落;
A=Appropriation (拆为己用),这里包括两个部分A1和A2(这部分内容和I部分的内容,可以写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上,俗称便签拆书法)。其中A1:根据这部分内容,回顾自己生活、工作中与之相关的经验;A2: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具体目标和行动,如何运用这个知识点。
这一方法,更适用于致用类书籍。而这类书籍,有时不是大部头,就是注水很多,再要不诸多专业名词,让人很难提起兴趣完全读下来 ,往往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
RIA拆书法要求在读一本书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想从这本书里,获得什么知识。根据自己的需求,边读边找答案。对于正在读的一本书,如果其中的某一部分,已经解决了自己当前的困境,书中其他部分对于自己来说,毫无兴趣或没有实质帮助,那么可以将这本书放下了。
RIA拆书法更注重实际运用。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读书学习,应该要以实用为目的,在实践中让知识为己所用。运用RIA拆书法,结合自身经验,有效的让知识落地,更容易提起自己的兴趣,体现知识的价值,也更容易被自己吸收。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时,可以取下所有A2标签,将这些标签贴在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要经常加以运用。
运用这一方法,我们不再知识的搬运工,而是知识的主人,让知识为我们所用,让自己的工作、生活更得心应手。
第四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重述原文方法,写一篇人物传记稿,1500字以上。
标题:从青楼出逃的女企业家董竹君:我的命运我做主
13岁时,因家里穷,被卖到青楼,成为一名“清倌人”;15岁时,分文不带与人私奔至日本;29岁时,提出离婚,带着孩子创业,创办了锦江饭店,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国宾馆;52岁时,受到周恩来总理设宴款待;直至97岁去世,她在新中国成立后,当了7届政协委员。
她的一生,岂是精彩二字可以概括的?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面对诡谲多变的命途,她用实际行动抒写了“我的命运我做主”的宣言,让她一次次面临挫折时,总能力缆狂澜,战胜命运的不公,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活出真我,成就了传奇的一生。
她,就是人生比小说还精彩的董竹君。
01 出身卑微,却不甘屈服
1900年,董竹君出生于上海一个清贫家庭里。1913年,父母迫于生计,将她卖入青楼卖唱。一般人落到这个境地,只能像《半生缘》里的顾曼璐一样认命,在风尘场里耗掉自己的青春,自甘堕落。
但是,她不甘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认识辛亥英雄、时任四川副都督兼蜀军总司令的夏之时后,两人暗生情愫。当时夏之时是有老婆的。董竹君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直到夏之时老婆去世之后,才答应和他在一起。
为了日后能平等地站在夏之时身边,她坚决不让夏之时出钱为她赎身。并且与夏之时约法三章:1.坚决不做小老婆;2.带她到日本求学;3.成家后,共同经营家庭,男主外女主内。
这种魄力打动夏之时,他满口答应了她的要求。
得到夏之时的允诺后,董竹君找到机会,把看守灌醉后,身上所有首饰、华丽的衣裳全部丢下,一身素衣,与夏之时东渡日本,并举行婚礼。
董竹君凭借着不认命的狠劲,从青楼卖唱姑娘,摇身变成督军夫人,完成了人生第一个转身,这次转身,堪称华丽,是她不认命的结果。
02 婚姻不睦,敢于破格而出
在日本,董竹君修完了日本高等学院的所有课程后,因夏之时要求,放弃远赴法国读书的机会回国。
夏之时生于旧时封建大家庭,婆家根本就瞧不起这个出身青楼的女子,婆婆更是放出话来:“一个卖唱的只配当姨太太罢了。”
但董竹君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夏家上上下下打理得有声有色,最终赢得了公婆的欢喜,并专门为他们在老家重新举办了传统婚礼。
故事到这里,本该是夫妻伉俪情深、婆媳琴瑟和谐的美好结局。
然而,正在此时,夏之时因犯错被免职,整天赌博、喝酒、抽烟,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辄打骂妻女,两人经常吵架。
加上两个人对人生的追求逐渐相去甚远,董竹君提出离婚。夏之时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我们来个君子协定,暂不离婚,分居五年,你要是带着女儿没在上海饿死,我手掌给你煎来吃。”
董竹君不信邪,一如当年离开青楼一样,头也不回地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夏之时,要在这战火纷飞的乱世之中,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这五年期间,于乱世之中,创业不易,更何况是个女人。夏之时趁此机会想让她回头,她不甘心,坚持离婚,咬紧牙,借钱创办了日后闻名于国的“锦江饭店”的前身--“锦江小餐”的川菜馆。
相比第一次华丽转身,这一次,董竹君放着好好的贵夫人不做,执意要离婚,被誉为中国现实出走的“娜拉”。
鲁迅先生曾说:出走的娜拉,要么堕落,要么回来。董竹君却抒写了另一条路,凭着不认输的劲儿,牢牢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受世俗、时局、他人左右,更不惧怕艰辛,硬生生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路,彻底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03 风雨不惧,勇于奋力向前
离婚后的董竹君,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锦江小餐上,用心经营,很快赢得了黑白两道、国共两党的欢迎。
抗战期间,她凭借自己的人脉,为革命志士提供方便,为前线捐钱捐物。
新中国成立后,她将锦江饭店捐献给国家。在特殊的岁月中,她不幸两次入狱。为了不被冷酷的监狱生活所打倒,她坚持饮食规律,沿着室内跑几圈,以保持对生活的积极性。
后来,她连续当选了七届政协委员,还获得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接见。
在《我的一个世纪》里,她写道:“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这是她传奇一生的写照,亦是她对自己一生跌宕起伏命运的高度概括。她的一生,活得自我,却活出真我。
培根曾说:无可否认的,外在的事件助成了大部分的命运,像恩宠、机会、别人的死亡、合时的优点等等,但一个人命运的塑造,主要在他自己手中。
董竹君无疑就是这样是一个塑造自己命运的人。她从不畏惧命运的安排,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强、努力,给自己的人生交了一幅满意的答卷。
所以,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不局限于世俗、外界环境的纷扰,敢于正视命运,破釜沉舟,最终将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