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过了「易理」,接下来该说的是「易数」。
历史上「易数」的名气很大。有一个非常热门的易学作品,就叫《梅花易数》。
据说全部的人类活动,乃至万事万物、一举一动,都有「定数」,而《易经》又被认为是帮助掌握这个定数的学问,所以凡是与预测相关的易经知识,习惯上都可以叫「易数」。当然这是世俗之见。就《易经》而言,由两个基本元素形成的,表达易理的特定的符号组合,就是「易数」。
「易理」与「数理」有什么异同?
首先,代码不同。
「数理」的代码是1、0,代表「有」与「无」,「二进制」的数学世界,是「有」、「无」这两个元素打造起来的集合。
「易理」的代码是一、二,前者表达存在,后者表达存在所占据或者需要的空间,换句话说,「易理」的本质,是空间之中的虚实演化。因此「易理」的世界,没有「无」,只有「虚」,是用「虚」、「实」这两个元素打造起来的集合。
譬如,没有存在的空间不等于「无」,而是「虚」;
又譬如,空间的消失并非「无」,而是归于「虚」;
再譬如,一个新的空间的出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化虚为实。
其次,重点不同。
在二进制数理上,0与1的地位并不平衡,单一的0表达无,好像是一个孤单单的0扛着大旗,单挑体型无比庞大的有,与全部的自然数相对峙。相当于一个符号、一个代码,居然站在了全体「数」的对立面——实质就是天下两分,0占大半。因为0不在队列,但是也是数,这样一来,由此形成的世界首选只能倾向于无。
也就是说,「数理」的重点是无,倾向于不存在,存在是相对的、没有是必然的。
「易理」则反其道而行之,重点是「存在」,是一。二不过是一所在的「位」的标识,无论是否可见,每一个二都必然包含着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一。
在「易理」的世界里,一是所有一切存在的主宰或者叫造物主。易的世界,是一与全部空间、或者说「虚」的对立。因此,存在是绝对的,空间是相对的;是存在决定空间,而非空间决定存在。
「易理」重点在一,《系辞》有十分明确的说明。
「简则易从」,从符号的角度来解读,是两个一两两相从的「从」,合乎实际情况,即使直接解释成重复的「重」亦未尝不可。
换一个角度,以符号的性质为出发点来看这个从,涉及的就是「简」的本质,「简」是「附从」。也就是说,「简」是一的一个小跟班,不能独立存在,也没有自己的独立「易」格。有一在,必有二;一不在,则二就不一定在或者不在。
再次,作用不同。
「数理」的作用大家都清楚,最典型的就是通过「数据化」,建立一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之所以是虚拟的,应该取决于符号0的主宰地位。
「易理」的作用与「数理」当然不同,因为「易理」的主宰是一、是实体,所以假设也有类似的「数据化」的话,结果应该是「实」的存在,当然也同样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不过模拟的产品不是虚拟世界,而是要比「虚拟」显得更「实体」,也就是《系辞》所说的「易与天地准」,其中的易就是一,准就是模拟结果,当然不会是一个没有实体的平面虚拟世界,具体是什么,真的令人神往,非常期待。
我们通过「数理」和「易理」,分别看到的是不同的两个模拟世界,由此可以更方便地理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原始意义。
更进一步,也许现实的世界,同样是基本元素的组合体。无非元素不同而已。
「方」的存在,是元素本能地运动、组合的必然产物,元素组合之外的地方,就是「方」外;而所谓的「物」,无非是「方」内的存在,相互之间细节不同在主观认识上的反映,只有形式分别,没有本质差异,毕竟只要在「方」内,所有的存在都是「组合体」的共性是改变不了的,否则就进不了「方」。
「物相杂,故曰文」,在「物」与「方」之间,《系辞》还有一个层次,叫「文」。与此相关的,《系辞》后边有一个定义,就是「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样一来,从理到象,就有四个梯队,一为理,二为文,三为数,四为象。
按照常理,从易理到易数,应该只有一个步骤,就像从「数理」到「数」一样,其间不应该再加入别的因素,而且理论上也加不了楔子,插不了队。
但《易经》不然,《系辞》在「易理」与「易数」之间,硬是人为的分出了一个层次。《系辞》所说的「天下之文」,是「方」里面全部的「物」的集合。按常理这应该就是「易数」,《系辞》之所以将它命名为「文」,是因为需要特别强调,「易数」仅限于几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特殊数字,其它的都不能叫「易数」,所以只好加上了一个「天下之文」。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易理」基础上产生的组合形式,严格来说不应该称之为「数」,因为它们与「数」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由于它们具有「实」的性质,所以结果并非虚无的概念,而是所谓的「实物」,只有从中抽象出来的那些概念,才真的带有一定的「数」的属性,才好说是「易数」,至于作为结果的那些实体,称之为「文」,更名副其实。
当我们听到「易数」、「命数」、「易有定数」或者「命有定数」,以及相关的类似的概念的时候,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就是「易理」的衍生物,是文明传承代码组合的基本结构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万物同源,都有「定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