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不那么喜欢农村了,后来我开始拼命努力,就是为了跳出去,那不仅需要那份勇气,更需要锲而不舍地坚持,农村就像泥沼,有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使劲地拉着你往下沉,往上的每一步,都很难。
城市长大的人,想象里的农村或许是田园牧歌、悠然南山,或许是热情质朴、善良真诚,或许是良田万顷、鸟语花香,再或许,是草房破屋、垃圾遍地,是污言秽语、满目不堪,是落后的“代言人”、是破败的标示地。但似乎哪一种都不全面,哪一种都不准确,它有乡野之趣,也有俯拾皆是的失望,宜居不宜居,那是和“一万个哈姆雷特”一样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我只能说自己的体会。
一
我的家乡小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村庄前面有一条河,四季不断流;村庄后面有一座山,低矮不连绵。村子大概以村口的小桥为界,东西二寨双雄并立,我家在一个T字型路口附近,门前原来有一个小树林,现在小树林的面积减去一半,我家门前是个广场,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闲聊的汇聚之地,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消息从村南村北蜂拥而至,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
我很懒,这大概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倒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是懒到了极致,否则在那样一种地方,是不可能不认识村里大部分的人,也不可能什么乡间故事都不知道的。。后来当我发现,知道的量与麻烦的量是正相关的,就更加懒得去知道了。其他的任何事没法说,就只能说一说自己的故事。
小学的时候,每天麻木地活着,学习好学习坏都一个样,或许这就叫性格吧。突然有一天,家里出了一件缠绕小学时候的事,也像是少时的鬼魅,嵌在成长的暗影深处。软柿子好捏,街坊寻衅滋事。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还是门前那片小树林,我家有一块很小的地方,和这位街坊挨着。树长大了要卖掉,随着树折断裂的巨响,好像天雷滚滚,风雨交加,我的家庭在一场又一场责难中蹒跚。树卖掉了,没有几个钱,街坊一个很胖很胖的老太太跑来,信口雌黄,树是他们家的。从此,波折开始。
街坊的背后,有一个别人说是很有钱的本姓人家,爸爸妈妈说,他在撑腰,我还说,也不一定吧,事情本小,几百块钱的事,至于宗族势力参与,拉个后台,找个撑腰,后来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激起了我的无奈,更激起了我的愤怒情绪。
街坊来争吵打架很多次,派出所来了很多次,事情闹得仿佛是把他家的孩子卖了。说法有很多种,就看愿意相信哪一种,派出所的理由,我知道的有三种:一是邻里纠纷,纠纷对方毫无过错;二是打伤别人,几级伤残忘了(第一,即便我们要打别人,居然是别人送上门来到我家院子挨打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第二爸爸当时正腰疼而且不在家,只有母亲在家,一个中年男子主动寻衅滋事,挑起事端,竟然说把他打到了伤残,也是好笑);三是违法卖树,应当报备派出所(说句实话,我真没见过农村哪家报备过,农村不听你讲:“法律是这样讲的”,他说:“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知道他们来过四次,每一次都要把我爸我妈抓走的架势。底层给我的感觉是不通行法律与道理,权力、财力和宗族势力是畅通的准则。
就这样,噩梦连连的几年。我记得很清楚的一次是我在家里扫地,刚打扫完,来了几个便衣警察(幸亏是便衣,不然估计我就哭了),后来我想那些人,大概是宗族势力插进政府系统的临时工吧,门都不敲也不问,直接进屋:“你爸呢?”“不在家,”我怯怯地答,他们去看卧室和里间,又去看了风道,然后走了。我当时怕极了,我害怕他们把我抓走。“抓走”这个词,一直到现在都让我怕。而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小学生。还有一次,闹得几乎是“满城风雨”,沸沸扬扬,好几辆警车同时出动,把爸爸堵在了李家大院,我不知道怎么说,按照我当时模糊的法律概念,那算不上什么太大的事情,也不构成后来我所知道的拒不执行罪。后来还有一次,中午把妈妈抓走,傍晚把妈妈送了回来,在这期间,妈妈打了一个电话。
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爸爸大不如妈妈,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的背后,是庞大的关系网。后来,因为我基本不在家,没有见到过他们找事,只是,有些事,时间可以淡化细节与情绪,却淡化不了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宗族刻在心里的印象,那是难捱的疼痛烙出来的。
二
我十分不喜欢有些人,后来我才知道,你热脸问候,别人冷眼相对,那不是不善言辞与木讷,只是看不起罢了。本姓人家,有一户,就是这样的。别太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其实那点事儿只是自己所能看得到的。
有些人,天性里的温润与平和,自会让人心生喜欢;有些人,天性里的暴戾与冷漠,也会让人不屑一顾。我不大相信面相,可我相信感觉,那不叫第六感,那叫一个人举手投足之间所展现的文化气度,言语之间所显山露水的待人接物之道,它也不是第一印象,虽然以后也会有所印象变化。本姓人家在我模糊的童年印象里,暴戾与冷漠是他们对我们家的面具。
本姓人家的男主人,是一个带领村子里或者附近村子里农民工的小主班,在他看来,这本身似乎就是一种能力的证明,而其中的区区绕绕、沟沟壑壑也让他千斤拨三两,有了一些“灰色收入”,并以此为根基,脑补出自己是恢弘的大厦。其实,在父亲这种以苦力为生的人看来,似乎是能人。而于我,其实,就只是一个泥瓦匠,那种盛气凌人的自信就是泡沫。
现在每次在家的日子,只要看到门前的广场便是一肚子的气,任谁谁也受不了。邻里给爸爸妈妈说“去说说”,不满看在眼里,也清楚原因,可邻里就是要等着更大的笑话。这也是我不喜欢农村的原因,知根知底,知道你的繁华,也知道他的落寞,然后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信息采取态度,戴上面具,调好语气,开始表演。
广场本是村中形象的代言,文明建设的彰显,乡村振兴的标示,但放眼望去,真不适合“玩”,也无益于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文化意识和文化素质。说句不好听的,垃圾堆里,可能还有肺结核的病菌,河边风大,一阵风过来,就是一场灾难。我为什么不去收拾,我讲一件我看到的事,午饭时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时间,家中打开大门纳凉,垃圾车来倒垃圾,一阵恶臭,然后扬长而去,垃圾堆旁边是一座五颜六色的小山。不久之后,有人来倒垃圾,纷纷扬扬往地上飘去,应该是眼睛那个时间刚好有问题,没看见垃圾桶,就那样倒在地上,还朝着地面蹲了两下垃圾桶。我当时正在吃饭,心中真的不知道怎么说,农村多得是不把别人当回事儿的人。
落雨时,门前的广场水流成河,雨后初霁,更是惨不忍睹。我们村很奇怪,落雨时似乎只有我家旁边那条路会下积水是的,只在广场的右边地势低以做排水之用,正对着我家门口,看起来就有一种心中郁结的难遣之气。打篮球的打不了,闲聊天的聊不成,纳凉赏景锻炼的也只能另择他处,他们可以选择更好的地方,我们只能选择留在那,将不好的情绪累积。
施工队的主班,是我的这位本家。
后来,听母亲讲,当时甚至在我家侧边墙壁根处也要用作那条小巷的排水,荒唐的事情只要事不关己就不荒唐,只要有权有钱就是硬道理,村干部竟也觉得合理。而背后七拐八拐的矛头,更是一些其他的东西。
三
不要讲这些事了,讲起来有个没完没了,更容易让人心生怨念,而我向是觉得,一个人的心情,便是心中所思所想,所以,乐观的人,总是心存感动,而感动是一种力量,会在人群之中传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