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媽媽原本是說到香港來躲生的,但後來她的政治意圖就越來越明顯,最後她根本就直接說出她的意思了,以至讓我對她反感起來。
中秋搬走一年半了,大衛和她的正式離婚判決書也下達也有半年了。
身邊的人見我這么多年還守在此處,認定我必定是對大衛痴心不改,這么多年都在痴痴等著他-我是這樣猜測人家的猜測。
大衛現在是閒置資源,至於我,何止是閒置,根本就是多年棄置,說得難聽點,就是一個棄婦。
只是我暗暗立了心志,就算是棄婦,也要做到棄而不怨,要棄得有品有範。
一個閒置的男人,一個棄置的女人,於是他們理所當然認為我們應該再在一起,而勸說我們復合就成了他們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
有一次爬山,大衛不在身邊時,Vanessa就試探性地問過我:“你和大衛還有可能在一起嗎?”
我答:“有可能,有萬分之零點零一的可能。”
萬分之零點零一,就是百萬分之一。原本我想答絕對沒有可能,後來想到Vanessa經常陪我爬山,又每次帶很多東西給我吃,為了給她一個面子,所以我就說有萬分之零點零一的可能。
但是對媽媽,我就老老實實告訴她,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02
晚上,就是我和媽媽說心底話的時候了,我睡在上鋪,她睡在下鋪。
“一個家裡還是要有一個男人,有男人總比沒男人好些。”
媽媽講這句話肯定是有感而發,她四十五歲不到就守寡,當時四個孩子還沒有一個長大自立,農村有許多活都是要用體力的,她在鄉村作一個寡婦受了多少苦,只有她自己心裡最清楚,她是一個不肯訴苦的人,所以別人不知道她受了多少苦。
但是,我生活在現代城市,自己有工作和穩定收入,現在經濟上已完全不需要依賴大衛了,小卡也大了,所以我不覺得家裡非得有一個男人。
“一個家還是要有一個男人。”媽媽又重申了一遍她的觀點,她把男人說得好像廚房裡炒菜的鐵鍋一樣必不可少。
我想告訴媽媽,現在經濟上我已沒問題了,這些年我的感情世界和身體上都沒有男人,我也這樣過了很多年;有男人對我好當然好,但如果他讓我痛苦,我就情愿沒有,沒有男人也過得下去的。
城市裡又不需要干體力活,在城市生活中,男性已沒有什麼性別優勢了,也不再具有特別的價值和用途了,她那種“家裡要有一個男人”的想法是一種過了時的小農思想。
看來她想表達的還不是“家裡有個男人好些”這么膚淺的思想,她還有別的話要說:
“還是結髮夫妻感情最可靠,一根竹杆插到底最好。再找別的男人,和你合得來的,未必和小卡合得來……"
她又說:
“你還年輕,你還是要找一個人,不要一個人過,太孤獨了。”
媽媽的意思實在再明顯不過了,她要我就地取材,以後就和大衛一起過,理由是他是小卡的爸爸。
這個理由很充足,似乎也是一個好理由,但我很不喜歡這個理由。
“大圍這個人不壞。" 她說。
她認為大衛這個人不壞,只因她自己人太好了。
“人總是沒有十全十美,總會有犯錯的時候,只要得了教訓,以後不再犯就頂好了。"
我知道她是在說大衛從前的那些破事。
“唉,沒辦法,個個男人都會犯這樣的錯,只要曉得回頭就是好的。"
媽媽把男人出軌說得好像出水痘一樣,人人不能幸免。
我不信世界上就找不著一個不出軌的男人,一定有。
後來她又繼續嘮叨了些什麼,我都不知道,因為我睡著了。
03
媽媽的香港之行何止是勸和之旅,還是感恩之旅,因為她背著大衛的面、也當著大衛的面,不斷數算大衛對我家的恩情。
她說:“大圍啊,那些年多虧你幫了我的忙,那時麗子的爸爸不在了,她弟弟妹妹讀書多虧了你幫助呢。”
“哪裡呢,媽媽,這不值一提。”
“九八年大水把房子沖垮了,後來重新把房子建起來,也是多得你呢。”
“媽媽,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事。”
“大圍,我們家真是得了你許多好處啊,謝謝你。”媽媽說。
“媽媽你太客氣了,我……”大衛說。
媽媽真沒必要對大衛說這些,我們固然是得過他的好處,但他也做了許多傷害我的事,現在正負抵銷了,等於我們沒有得過他任何好處。
但媽媽只提他的好處,對他做得不對的事只字不提。
我媽媽就是這樣的人,只說別人的好,不輕易說別人的不好。
被她說不好的人,那肯定不是一般的不好。
大衛放假帶媽媽去了不少地方,帶她去了兩個主題公園,帶她去了南丫島、長洲島,帶她去沙田吃乳鴿,去深井吃燒鵝,去西貢吃海鮮,去酒樓請她喝早茶。
大衛帶媽媽去,我當然只能陪著去,小卡也帶上,這樣,別人就看到我們一家和和美美、開開心心地在一起。
遠遠的看上去,我們是一個很幸福的家庭,一對很恩愛的夫妻。
我知道,這正是媽媽一心想看到的景象。
04
因為媽媽的到來,除了讓家裡變得特別的干淨和有條理之外,還讓家裡明顯熱閙起來了,甚至洋溢著一種明顯的歡喜氣氛。
這都是媽媽身上散發的感染力,她的臉上總是掛著充沛的笑容,說話又和氣,又總說些好聽的話、感謝的話,自然,大衛也是用笑臉和她對應,用好聽的話回應她。
“大圍,請喝茶。”
“媽媽,謝謝您。”
傍晚,先回來的是小卡,他一進門就用生硬的普通話叫道:“外婆。”
“小卡回來了,吃烤雞翅么?外婆烤的。”
然後是大衛回來了,“媽媽,我回來了。”一推開門,大衛就叫道,親熱的口氣明顯與身份不符。
“大圍,快喝湯,今天炖了銀耳瘦肉湯。”媽媽已把湯裝好了放在桌上,等大衛回來喝。
以前我們三個人一起吃飯,總是習慣了安靜,習慣了吃完飯後各自回自己的空間。小卡回房做作業,我洗了碗沖了涼也馬上回房間關上門,早早去睡覺,大衛坐在客廳的沙發兼床上,一個人看電視,他一定要等明珠台9點半的電影節目,看完電影節目常常是深夜,然後才躺下睡了。
現在媽媽來了,四個人坐在桌子前吃晚飯,我和大衛都和媽媽有話說,餐桌上就有了笑聲,熱閙起來了。
媽媽把鄉間的老習慣帶到了我們家,一吃完晚飯收拾了碗筷,她馬上就沏好三杯茶,一杯双手捧給大衛,一杯双手捧給我,自己捧一杯,然後三個人就在客廳閒坐一陣。
雖然我和大衛并不習慣在晚上喝茶,但從茶杯裡慢慢升騰起來的熱氣,讓家裡頓時溫暖起來了,讓我想起童年時在大家族裡生活的快樂幸福時光,那時爺爺、爸爸、叔伯們總是捧著一杯熱茶坐在一起,喝聊天或抽煙,我們小孩子在一旁追逐打閙。
我真是覺得,呆在母親身邊真是一件好幸福的事,而且又是這樣一位親切愉悅的母親,她對人又極謙恭溫和。
看得出大衛極其喜愛尊敬我這位鄉間的母親。從前在深圳,媽媽幫我照顧小卡,他也曾和她相處過,他後來也說過,我這位母親,和他自己的母親,都是世上的好母親,與人為善,不與人爭執,也不爭強好胜,只對人好,都是最忍耐的。
可能大衛覺得我缺少我母親身上的愉悅和親切,我現在察覺我確實是沒有。現在是因為媽媽來了,我才笑起來了,而且我的笑,不是對大衛的,我是被媽媽的笑感染了,才忍不住笑了。
想起來也是,這些年,我實在是對大衛笑容欠奉。我不是沒有笑容,而是我的笑容都奉獻給職業了,在酒店大堂,面對客人,我自然是帶著無可挑剔的笑容,回到家裡,我累了,只想放鬆面部表情,自然就不想笑了,也沒有笑起來的情緒。
所以,這些年裡,家裡是靜寂的,也是沒有笑聲的。
現在媽媽就帶來了熱閙歡喜的氣氛,她又有感染力,大家就不由自主又說又笑起來了。
05
媽媽探親原可以住三個月,我們都想她住滿三個月再回去,但她只住了一個月,生日一過,她就說要回去,她說她要回去撿油茶籽,再不撿,那些油茶籽都會掉到地上爛掉了。
看得出大衛是真的舍不得媽媽走,我更依依不舍,這段日子,我真是頂歡喜快樂,是我這些年感到最溫暖安心和快樂的日子,很多年我沒有和媽媽朝夕相處了。
媽媽走的那天,我和大衛都請了假一起到機場去送她。
臨上飛機前,她一只手拉著我,一只手拉著大衛說:
“你們都還年輕,以後日子還長,以後兩個人一起把日子過好。家和萬事興,兩個人以後要一條心,把家庭搞好,把小卡培養好。”
大衛連連點頭。
媽媽又望著我對我說:
“麗子啊,以後要學謙虛,要尊敬大圍,要對大圍好。"
媽媽這樣說,是覺得我很驕傲嗎?她要我怎樣尊敬大衛,怎樣對大衛好呢?煲湯給大衛喝?媽媽真是……
媽媽回去了,家裡的每一處被她收拾得干干淨淨;所有的東西,無論巨細,都分類擺放,井然有序。
她每天洗啊抹啊,好像恨不得抹出一個新天新地;她收拾啊整理啊,想讓一切變得有條有理,有規有矩。
媽媽的心意我明白,都是好的,都是為了我好,也是為了大衛好,我都曉得,如果我做得到,我一定會盡力照她的意思去做。
只是,我做不到,至少此時此刻,我真的做不到。
我不是故意要恨大衛,我也不是故意不原諒大衛。我只覺得胸口好像有一塊又大又重又硬的東西堵在那裡,壓在那裡,讓我總是有一口氣吐不出來。
网友评论
所以也祝姑姑遇到能陪伴一生的人,彼此珍惜的人。虽然城市里的女人很独立,几乎不需要男人也能生活,但毕竟“姑姑”还未老,我们即使受过伤害,也一样要有爱一个人的能力,用一生去珍惜,去相守,去感受……
所以不管女主未来有没有婚姻,但最起码要好好的爱一次,并被爱着,这样的人生才是圆满的,不是吗?
做一个可爱的女人,一个值得爱的女人,一个懂得爱的女人。而不是隐忍的、冰冷到、受伤的女人。
因为有了爱,才会永远青春🌺🌺🌺
热爱妈妈!
成语、大卫、妈妈…… 热闹了,加油抻面吧~ 关于成语:
簡評 📖 ▏☛ 似水流年成追憶,轉身似是故人來……
—— 關於《尖沙咀以東》成語的猜想
https://www.jianshu.com/c/f7baf93c726b
簡評 📖 ▏☛ 萬分之零點零一的“可能”
—— 從寫作手法看《尖沙咀以東 - 32 · 媽媽到香港》
□
《尖沙咀以東》精於細節“描寫”的篇幅究竟有多少,估計被故事牽著感覺走的讀者都不會太注意。在作者的這部作品中,最突出的“描寫”基本都隱藏在每一層故事節點上“我”的一種心理狀態與外部事物的切換之間,這種寫法的好處是主要人物的代入感更加強烈,容易引發讀者共鳴思考。
但對於其他人物來說,要想人物性格更立體,就需要在寫法上花費更多的耐心去通過“描寫”來豐富和支撐。相比《成語【31章:上篇 31章:下篇】》的寫作手法,《媽媽到香港【32章:上篇 32章:下篇】》的表現與之前的篇章寫法有較多的不同。
首先是通過人物具體化的行為来“包裹”和“拆解”其性格的內在特徵和外在質感,通過對媽媽到港進門后一系列的動作和語言描寫,作者巧妙地為讀者展示了一個善良溫厚的“外母”通達而睿智的直觀形象。這種細緻到一杯一碟的刻畫,雖然不是對人物形象特點的描述,但對塑造人物起到了畫龍點睛言外傳意的作用。而隨之而來的矛盾衝突,也在一種溫柔的思想觀念的交鋒中鮮明起來,這無疑也為後續的故事又設定了某一種猜測與可能……
從文學表現力上來說,這樣的寫法,比單純走心理描寫的線路更富於張力,也讓女主人公心理變化的未來走向更加惹人流連和關注。那麼,這對同居一室的陌路夫妻,還有沒有“復合”的可能呢?
或許,正是這樣一種精雕細刻式的“描寫”,讓故事的起伏又添迂迴曲折的嶄新波瀾。沒有什麼是必須改變的,也沒有什麼是不能改變的,但有一種可能,機會只有萬分之零點零一。
媽媽到香港,給故事增加了豐富而有趣的港式生活趣味展現,使這個沉重的故事高潮有了一些跳躍的輕鬆和愉快,但也讓存在的問題衝突更加複雜化。如果僅從這些“美好”的表象來分析故事的走向和發展脈絡,并去由此決定人物的命運,又似乎有點為時過早也未免過於樂觀。而作者通過上下兩章的層層鋪陳和不斷遞進,也確實起到了一種“抻”的效果,讓懸而未決的女主未來生活走向由此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母親是善良的,母愛是深沉的,沒有一個母親不希望兒女生活安頓,幸福安康。於是媽媽在香港的一切言行,都是給人溫暖和感動的,也是容易讓人產生共鳴的。但這種“共鳴”,能裁決人物的命運嗎?在母女外在行為的交互與融合中,內心的觀念衝突其實被無形中更柔軟地搭設起來了,而要化解這種衝突,便需要一個“點”…… 或許,這也是姑姑一舉兩得的一種“鋪墊”,後續的故事,或將更加耐人尋味。
女人,真的就應該像一顆“油麻菜籽”那樣甘願認命而屈從于一種“傳統”嗎?這也是媽媽在香港的一個月給馬格麗留下的一道命符思考題,而答案,是否“合理”,只有瑪格麗特姑姑具有“最終解釋權”……
簡評 📖 ▏☛ 似水流年成追憶,轉身似是故人來……
—— 關於《尖沙咀以東》成語的猜想
https://www.jianshu.com/p/fd49f86f56c6#comments
这样会让小卡以为家庭模式还可以这样的。就像大卫的父亲对大卫的影响,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可以漠视母亲这后半生的痛苦。
说到底女性还是弱势的,大部分求全的母亲是因为孩子,而那是因为伟大的母爱。
一如这社会上的许多不正之风,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行着苟且之事。比大卫可恶可恨之极……
就像寒热病,在我们向阳闲坐的时候,以侵入身体——莎士比亚
然而时代已经不同了,爱是信任平等,互敬互爱,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不然我们要这婚姻做什么呢?
或许这就是故事:似乎情理之中,超乎情理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