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剧透)
再过几日,首届平遥国际电影节就要隆重开幕。在贾樟柯的牵头下,诸多名导佳片光临平遥,这个从零开始的电影节以极端自信的姿态等待着全球电影人的检阅。稍显夸张地说,贾樟柯凭借一己之力将山西电影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或许与其作品中永恒的乡土主题与晋语对白脱不了干系。在《时间去哪儿》了中的《逢春》段落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贾樟柯——一个始终眷恋故土的游子,一个低下头静静呢喃的诗人。
《时间去哪儿了》脱胎于金砖国家电影合作计划“华丽之五”。《时间去哪儿了》由贾樟柯担任监制,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中国五国的导演的短片进行汇集,呈现出一部以“时间去哪儿”为主题的短片集锦电影。
巴西短片《大地的颤动》五部短片在不同文化背景与不同视角下,各自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巴西短片《大地的颤动》里灾难将时间凝固,未亡人期待生命之河的倒流。俄罗斯短片《呼吸》中的手风琴勾连起生命与爱情,“这一刻起。我就是你的时间”。印度短片《孟买迷雾》用一段忘年交弥补城市无法给予我们的时光。南非短片《重生》将时钟直接拨往人类的过去未来。中国短片《逢春》则讲述如何用重溯岁月来化解中年危机。
南非短片《重生》作为一部短片集电影,自然有与普通长片相比较为不同的观感。特别是段落化的故事如何让观众尽快入戏与出戏,如何在较短篇幅内完成一个完整闭环的故事结构。但在这方面来说,本片的处理还是略显遗憾。
各位导演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规避因影片形式带来的叙事障碍:例如将影片肤浅化,《孟买迷雾》尽管拥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但过于简单的故事与表达让影像语言的独特魅力受到了削减;《呼吸》和《逢春》选择采用简单人物与小切口情节,在各类视觉语言元素的穿插下,完成了较为完整清晰与意味深长的短篇作品。
俄罗斯短片《呼吸》而《大地的颤动》与《重生》意图在二十分钟的篇幅内铺陈极为广大的视野,或是勾画灾难过后的情景与众生相,或是用宏大世界观探讨人类起源与未来的哲学思考,二者共有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忽略了短片与长片因影片时长所造成的叙事差异,造成观众在理解影片时的巨大障碍。
俄罗斯短片《呼吸》电影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追求永无止境的可能。《呼吸》可以说是一个极佳的例子。在简单的故事里,《呼吸》的各种矛盾爆发点集中在二人身上,而西伯利亚冰天雪地的场景却为二人的关系提供了精妙绝佳的全新注解。电影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是有意味的,都与其他元素一起为整部影片的叙事做出贡献。所以说,《呼吸》中频繁出现的场景空镜头,正是男女主角身份与关系的映射,而这正是影片含而不露、遵循电影叙事基本规律的表现。
印度短片《孟买迷雾》不少观众认为,《孟买迷雾》整体上气质与公益广告更为相近,这暴露出这样一个问题——影片过于依赖直白的情节来推动故事发展,在影像语言表达上却流于平常。但单论接受度来说,《孟买迷雾》是最受影厅观众欢迎的短片,其反响也最为强烈。如何在大众接受度与影片电影感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兼顾电影的大众媒体属性与艺术属性,看来是电影创作者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
《逢春》或多或少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若干的突兀情节与为点题而强加的台词显然成为短片的硬伤。
中国短片《逢春》但在《逢春》中我们依旧可以见到贾樟柯一贯的故土、时间、文化碰撞与反思等主题。例如在戏台表演的那一幕,尽管衣着古代戏服的表演者与手举自拍杆的游客处于同一场域,但表演者此时身份却指向过去,而观看表演的游客则被囚禁在手机所指代的未来空间内。一个奇妙的画面出现了:在这样一个现场里,再这样一个时刻里,他们的肉身仿佛都在,但他们却与此刻毫无关联。这种在场与不在场之间的矛盾在二人对话时的镜面画面也得到了体现。我们可以说,《逢春》依然是一部贾樟柯气质的电影,或许它是一篇命题作文,但这篇作文大家还是愿意给他一个及格的成绩。
在《孟买迷雾》中,主人公说了这样一句话,“旧时光真好”。五部短片,用五个不同的时空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怀念过往的留恋。但囿于表达水平各异,影片质量参差不齐,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分裂散乱的状态,看似主题统一,其实貌合神离。旧时光很好,但本片观影的这110分钟还是颇为漫长。
欢迎关注
通往岁月楼层的应急灯
在这里
我陪你
在光影的世界里淋一场大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