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同学们写给亲人的一封信,因为离校的时候很少有同学带作文书,习作指导课上只用了20分钟简单讲了格式与注意事项,启发学生从不同方向选材,就开始让学生动笔写作。
为了提高写作速度,所以我与学生约定十分钟比赛,倘若学生能写400字,我一定要写800字以上,超过他们一倍,否则自己愿意认输。
赛写速——
比赛开始了,我在构思着自己的习作,还有些不太明事理的学生问老师这个字怎么写?那个问题怎么处理?我只好心平气和的回答完毕,连忙再回到自己的比赛中去。
为了体验真实的情境,腾讯会议的视频我并没有结束,只是按了静音键,学生们随时有问题,我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再取消静音回答他们的问题。腾讯会议上的静音键设置好,我又回到了简书平台。因为是《写给哥哥的一封信》,我很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所以把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就可以很轻松的流泻下来。
十分钟比赛结束,我输给了同学们。写的最快的925个字,而我写了不到700字。除了被同学们打断思路回答问题外,还有我在不断的推敲我的语言。最多的900多字的语言很啰嗦,感情不够真挚,而且叙事上也缺少章法,但语音输入的速度还是超级惊人。其余同学有20个人均超过了400字,我的容量也是败给了他们。
赛自改——
当我把比赛结果向同学们宣布以后,修改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我逐人逐文指出了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等格式方面的问题,在标题上给他们进行了提炼升华,“给宠妹爸的信”,“给贪恋手机朋友的信”,“跟疯狂网购妈妈的信”,“给担心独立住校的妈妈的信”,“给奶油牙齿博士姐姐的信”,“给考场迷表姐的信”等建议一提出,不到五分钟,每个同学都在讨论区回复“已经修改完成”。
同学们一并修改的,还有把大的段落分成若干个小的层次,错别字消灭掉,标点符号用不规范的统一加上,这都是在比赛的时候慌张造成的。
赛精评——
为激励他们精益求精的修改,我们按照之前分好的学习小组,由.他们讨论推出本组内的最优秀习作。以往同学们在简书上评论,喜欢给他点一个赞,“写的真精彩”等无关痛痒的话,本次要求的评价标准是“必须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意见,哪怕是修改了一个字。
我们本着对优秀习作进行挑刺的原则进行评论,董婉秋张旭阳等同学一针见血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作者把他们的意见推选为最佳评论。我也通过屏幕分享的形式让全班同学参观了他们精彩的评价,同学们相互之间评价习俗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经过一节课时间的评论,李志远等八名同学的习作浏览人次超过130人次,最多的超过876人次。
为了让评论的意见落到实处,我专门设计表格,对收集的意见逐一去观看作者的修改落实情况,对完成情况良好的16个人提出表扬,对完成修改效果不是理想的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表现非常不配合的五个人提出了降低标准的任务, 最终都算完成了习作与评改。
我的主张是,网课的作业尽量在上课时间完成,减少课余时间对学生眼睛的伤害,课堂上提高效率其实还真的是大有可为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摄像头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但真正让精彩活动走心持久,让修改落到实处,这样的竞赛活动还是需要去创编多种形式去推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