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1054/4d43e3828ff7a4c5.jpg)
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一、为什么直是生存之道?难道不直就不能生存吗?
首先,直是真诚,源于天理。
引:刘宝楠《论语正义》说:“直者,诚也。诚者内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直的特点是真诚,不会自欺,也不会欺人。直,源自于天地,天地以至诚而生物。
引:《中庸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的法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天地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不可估量、无法猜测。”
引:《论语正义》说:“人能存诚,则行主忠信,而天且助顺,人且助信,故能生也。”人能够保持诚意,那么说话做事自然忠诚守信,忠诚得天助,守信得人助,人天都来帮忙,当然就能活得很好。
喻:《列子》里的商丘开故事。
其次,直是公正,合乎民心。《说文解字》:“直,正见也。十目视。”正见,公正的观点,符合道义,离开了偏私、邪曲,是正义所以经得起大众的眼光“十目视”。代表了公众的看法,代表的是民心、民意。
引: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子有亲,父慈子孝,是人道应有的内涵,直就在其中,也是人不同于禽兽的部分。
引: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浩然之气,要用正义来培养,不能用邪恶去伤害,才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第三,直是轨道,联通自他。直,是直道,换句话说,就是从自己到他人,从此地到彼地,在两颗心灵之间架起一条高速通道。
引:孔颜师弟之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大多数人在内心有想法时,还是嘀嘀咕咕,选择走弯道,而不走直道,原因何在呢?1.怕吃亏。2.怕露头。3.怕说错。4.怕丢脸。总之,都是为了保护自己。
二、为什么说罔之生也幸而免?
罔,是不正直,但罔者却不认为自己不正直,因为没有谁愿意自己不好。之所以罔之生,是因为相信了一个错误的东西,而且信以为真,所以走上了错误的人生道路,这实在是一个“大不幸”的事。
喻:譬如贪官污吏,得意之时,趾高气扬,吃喝玩乐,人生很潇洒,一旦东窗事发,锒铛下狱,才幡然醒悟,痛心疾首。
引:刘宝楠《论语正义》上说:“若夫罔者,专务自欺以欺人,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者。非有上罚,必有天殃,其能免此者幸尔。”
侥幸,究其实质,却不是一件好事情,通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利益或免去不幸,也指不劳而获的非分祈求。
喻:《守株待兔》的故事
引:《左传:“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
引:钱穆先生认为:“不仁之人而得生存,亦赖人群之有仁道。若使人群尽是不仁不直,则久矣无此人群。”
三、为什么只有君子才称得上“不幸”呢?
引:《论衡·幸偶篇》:“孔子曰:‘君子无幸而有不幸,小人有幸而无不幸。’”因为君子无终日之间违仁,所以没有侥幸,只有不幸;而小人则正好相反,罔而生,颠倒行事,所以只有侥幸,而没有不幸。
引:《中庸》上说:“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引:唐朝韩愈说得直接:“惟君子得祸为不幸,而小人得祸为恒。君子得福为恒,而小人得福为幸。”君子遵循道义,所以得福是正常的,得祸就是不幸;而小人不守道义,所以得祸为正常,得福就是侥幸了。
引:蕅益大师引李卓吾的话:“不直的都是死人。”
本章圣人告诉我们人生有两条路:一条是直道,生理本直,顺天理、遵王法、合人心、满己需,皆须直道而行,方得近福远祸,寿尽天年;一条是罔道,邪曲而罔,若罔道而行,则逆天理、违王法、忤人心、损己需,遇祸为常,得福为幸,难得寿终。
通过学习,深切感悟到只有正直的人生,才能让我们不断进步成长,越来越快乐,寿尽天年。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真诚的人。
感谢文津老师深入的剖析。感谢祥光老师的领读。感谢平台上的各位老师一起陪伴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