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言语和魔法起初是同一件事儿。
2、事物无所谓好坏,是思考赋予它好坏的含义。
3、言语边反映心灵体验,边塑造心灵体验。
4、谈论某事不仅仅是简单地反映我们的观点,实际上也在创造和改变我们的观点。
5、沟通的意义不在于沟通者的意图,而在于所引发的对应回应。
这5个句子,是《语言的魔力》这本书的精选金句。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和书交朋友,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的确,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很同意这个观点。趁着闲暇的时光,读了《语言的魔力》这本书。
生活中我们都在说话,但怎么说一句让人三冬暖,给别人带来极度的喜悦和奋进的心的话语。这本《语言的魔力》可以做到并为你揭开神秘的面纱。
老师可以通过语言影响学生,父母可以通过语言影响子女,演说家可以通过语言影响听众,号召他们起来行动,可以想到只恐近来情绪,似风前秋叶这句话的意思了,也可见语言的魅力巨大。
每读一本书,我都会关注作者,就象进入朋友的家中,知道朋友住在哪个小区?哪个门栋?这本书也不例外。
本书作者
罗伯特.迪尔茨。NLP(神经语言程式学)大师。是被公认为现今对NLP贡献最多的人。整理和开发了系统NLP、理解层次、重塑印记法、矛盾整合等许多著名的心理学技巧。自197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把NLP等心理学发现应用于组织发展教育,创造力开发和领导力培养。以顾问的身份长期受聘于迪士尼IBM、汉莎航空等5O0强。
著作
《归属感》,《从教练到唤醒者》、《天才的策略》等。
名词解释
1、回应术
NLP是一个系统,它的根本使命是创造工具,用工具帮助帮助每个人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回应术就是罗伯特.迪尔茨创造的一种工具,它就叫做语言换框法。
2、 框架
既反映我们的观点,也会改变我们的观点。
《语言的魔力》的内容
用语言打破自已限制性信念,同时鼓励别人的一本书。告诉我们改变语言的模式就能转变信念,转变信念,就能转变心情。还有凡事都要先鼓舞自己,因为自己如果是积极的,正能量的那传递给他人的也一定是积极的,正能量,别人获得的也就是健康的,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不健康的!
第一个重点,回应术。
第二个重点,常见的限制性概念和鼓舞性的概念分别有哪些?限制性的信念有三种。一种叫没有希望,我得不到。另一种希望,叫无能为力,我不够好。还有一种叫没有价值,我配不上。鼓舞性的概念也有三种积极的框架。结果框架跟问题框架相对的,只说结果不说问题。反馈框架,跟失败框架相对。只说反馈,不说失败。像框架与不可能框架相对,说就像不说不可能。其实自已也认为自已不够好,常常羡慕别人为什么比我反应快?为什么会说话?为什么人缘好?不是自已无能为力,是不上心,不爱表现造成,找到原因进行改正,一样会出众。
第三个重点是从因果的思路出发。因果的观点是我们世界观的基础,如果一件事情发生在后面,我们倾向于以前的事情去寻找原因,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比如,你和旁边的人一起下楼梯,旁边说话的人与你说话,你不小心摔了一跤,你会认为是跟别人说话时,分心了,疏不知在与别人沟通时,你的手里正拿着手机,那时你已经分心了。再加之与旁边的人沟通,所以下楼梯时你摔跤了!
1、因果思路出发的3种方法
(1)从前因入手的意义换框法。生活中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做作业,妈妈总会在旁边唠叨,孩子很生气,认为我的妈妈总是说我学不好?其实孩子没有想过他的行为让妈妈有负面的想法,妈妈这样做,是为了提醒他,并不是对他进行伤害。
(2)从后果入手的环境换框法。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因为偷盗进了监狱,有一天他写信对妈妈说:“从小我拿别人东西的时候,你总是说我是个孩子,长大了就好了,让我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偷盗的道路上,因为你的溺爱,进了监狱,我恨你!”如果母亲当时对孩子第一次拿别人的东西视为偷盗,及时进行教育,孩子就不会把拿别人的东西养成习惯从而进入监狱。
(3)重新定义的一字换框法。单位来了一位新员工,领导交办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让他做,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怕做不好,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可以做好的,加油!”结果,他完成的非常棒,正因为领导把不能完成的工作定义为了可以完成的工作,让新来的员工有了挑战和提升自我的信心,顺利完成了工作。
第四个重点是从类别的思路出发,同样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向上归类向下分类和横向相类。
1、向上归类又称为上推,意思是把一个陈述、一个判断放在更大的分类中,创造出对原本含义更丰富的理解,这是把注意力转向更概括、更抽象的信息水平。如抗击肺炎疫情中的医生、护士、军人、快递小哥、志愿者、物业办的这些小人物中的小事情,通过宣传,使事情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了战胜病毒的勇气。也向世人证明,大难来临之前,中国的抗灾能力有多强,我们是一个摧不垮和打不败的龙的传人。
2、向下分类就是下切。下切既是把一个特定的事情不断细化,一直切分到它的组成成分,这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惊喜、更具体的信息水平。比如,销售人员没有完成当月的业绩,就不能用上堆的方法去判断,而应自己询问原因在哪里,找到症结,分析后再做判断。
3、横向相中的相是相当的相,类是类比的类。横向相类就是找出同等信息水平的例子,特点在于发现比喻和隐喻。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爱迪生也是在经历中摸索才有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张海迪身残志不残,也曾苦恼过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自学成才。还有在工作上中你很优秀,可是总得不到领导的认可,郁闷喝酒,这种方法可以,但是如果去听歌、健身、读书,爬山这4种方法来解决,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

第五个特点是是从打破的思路出发,什么叫打破呢?打破的意思就是打破框架,如果从因国和类别两种框架出发,进行换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那么我们就把框架打破,重新认识世界,个人的理解就认为是改革了。
1、从打破框架的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是改变框架的大小,这种方法通常是从更大或者更小的视角来重新评估某个行动。常常有时间视角、空间视角和群体视角这三种视角。
我们怎么来看时间视角呢?说说抗击肺炎疫情事。算一算,"宅“家已经40多天了,这种”幸福"让人很难受。一大早去医院帮母亲开药的时候,也有一个病人去拿药,因为医生的电脑出故障了,所以停止了挂号,这个病人一听和挂号大夫吵了起来,直接奔到楼上抓住看病的大夫,骂骂咧咧,出趟门容易吗?这个问那个问,大夫为了稳定这个病人,手工给他开了药方。
等病人走了以后,大夫说:"我们可以体谅病人的心情,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啊?“可以想象40多天所有的人都快憋疯了,当这个病人拿到病历开药的时候,他笑了。40多天的确让我们憋的很难受,但是从长远看,忍得了一时寂寞,才能逃离病毒的侵害。
2、再从超越框架这个角度举个例子。超越框架就是从现有的,个人化情境的框架之外来评估信念,建立关于信念的信念。常常看到残疾人,会认为他什么也做到,可是人的潜能很大,残疾人一样也会有灿烂的阳光。
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尼克•武伊契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生于澳洲,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他却能骑马、打鼓、游泳、样样皆能,没有他不能做的事。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还是企业的一名总监,在2005年还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经常鼓励身边的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樊登他。
今年38岁,却已踏遍世界各地,演讲无数次,聆听人数达万人之多。2012年2月12日与宫原佳苗(KanaeMiyahara)结为夫妇,他们的结合见证了婚姻的美好,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粉丝纷纷留言,为这对新人送上祝贺的字句。2013年2月14日情人节的凌晨,他们的爱情结晶,清志•詹姆斯•胡哲出生了!你还会认为四肢健全的人会比他更悲惨吗?
第五个重点是从打破的思路出发,那就谈谈第三种方法是反击其身,有点像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或者以子之矛攻子盾。什么意思呢?就是根据对方的信念所界定出来的准则来评估这个信念的陈述本身,是一种高级的文字游戏。比如说有人会说:"我学东西很慢!”,听到他说话的另外一个人说:“没有,你跑起步来就很快,之所以慢是你兴趣的问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们说呢?”
总之,一把刀不存在好坏,在好人手里他就能救人,在坏人手里他就能害人,我们应该把工具用在正途上,当身边的亲人,朋友对生活没有希望,无能为力的时候,帮助他们走出限制性的信念,用魔力的语言,给予力量,鼓励和支持他们,看到曙光,走向光明。
个人认为除了语言的鼓励,还要有行动,决定好了的事就去做,不做行动的矮子要做语言的巨人,滴水穿石,定能成功。当然对生活中说风凉话和胡话的人,敬而远之!这样,才能站在山巅之上,做人上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