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互联网科技
紧跟每一经济周期 产业基金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紧跟每一经济周期 产业基金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作者: 42e8bdf2c8ee | 来源:发表于2019-01-31 16:13 被阅读28次

    2018年,资本市场风云变幻,金融机构、投资人、企业经历了重重考验。历经近10年高速发展的股权投资行业也在估值、退出、资金端和资产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洗牌在即,也是抛却浮躁,在锻炼中修能,在价值挖掘上蓄势,最终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良机。

    2019年1月16日,由融资中国、中国投资论坛主办,融中母基金研究院、融中网、融中集团协办的“2019融资中国资本年会”在北京四季酒店盛大开幕。此次会议以“越”为主题,对行业生态进行全产业链的观点挖掘和问题探讨,共同寻找新时代下“心”的动力,迎接春的脚步。

    会上,以“高瞻远瞩,产业基金的挑战与应对”为题,大会进入了政府引导基金专场讨论环节。 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鑫,深圳市天使母基金副总经理刘湘宁,越秀产业基金总裁卢荣,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董事总经理孙志刚,北京亦庄产投总经理唐雪峰参加了论坛讨论,步长资本管理中心总裁、步长集团首席战略官姒亭佑为论坛主持。

    以下为“2019融资中国资本年会”中,“高瞻远瞩,产业基金的挑战与应对”论坛环节中的精彩演讲实录,由融资中国整理。

    姒亭佑:很荣幸有机会跟所有专家领导一起探讨关于政府引导基金的议题,对我国来讲,政府引导基金最大的背景来自于全球化的经济冲突,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尤其是新的产业引导,带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目前欧盟也在制定投资法案,跟美国方式一模一样,对于政府引导基金还有产业未来的发展,一会儿我们会做一个详细探讨,接下来请每位用一分钟时间做自我介绍。

    李鑫: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见面,我来自中关村发展集团下属二级子公司北京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中关村发展集团是北京市用于打造创新创业环境的市属型国企,我们集团在支持创新创业环境中,无论是以股权的形式、债权的形式或者园区的形式均有一系列完整解决方案,非常好的支撑北京高精尖中心的任务。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是国内首支集成电路母基金,成立于2014年8月,在管金额2300亿左右,基金从2016年成立以来,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领域形成完善的布局,希望接下来和各位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刘湘宁:我是深圳市天使母基金的刘湘宁,我们是非常新的机构,2018年5月份设立,首期规模50亿元,基金主要投资于天使阶段的子基金,去年一年我们投的子基金有十支,完善工商注册的有14支,向其中11支基金完成了出资。深圳市VC、PE相对还是比较发达的,但是在天使阶段有所欠缺,因此,在市主要领导的倡议下,设立了政府背景的引导基金。我们基金产业方向是符合深圳市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未来产业。我们基金有三大特点:首先,是国内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投资于天使阶段子基金的母基金;其次,在所有基金里面目前都是按40%的比例进行出资,出资比例比较高;最后,我们为了鼓励天使投资事业的发展,对投资于深圳本地的天使投资项目收益是向子基金全额让度的,让度力度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

    卢荣:我是来自越秀产业基金的卢荣,越秀产业基金成立于2011年,我们母公司是广州越秀集团,越秀集团目前是广州市属资产规模最大的国企,集团总资产规模超过5300亿元,越秀产业基金定位于综合资产管理公司,除了股权投资之外,还有夹层、量化和母基金,母基金业务属于市场化母基金的范畴,叫做广州国资母基金,我们LP全部来自于广州市属的国有企业,相比较其他政府引导基金,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没有反投的相关要求。但是我们在选择GP的时候会选择头部GP机构,我们希望能够做它持续的LP,目前我们总共投了11个GP,将近20个基金。作为广州国资母基金,我们在投资方向上除了母基金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关注点:第一,作为广州国企混改和国企改革重要的资本运作抓手,会重点参与国企的混改; 第二,帮助广州国企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我们希望能够联动头部GP,紧抓广州的投资机会,以及帮助广州国企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孙志刚:我是来自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的孙志刚,北京产业高精尖发展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份,是北京市聚焦产业的第一支全产业基金,我们目前聚焦医疗、新能源、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等14个高科技领域,由北京经信局指导,北京市财政局全额出资。目前有四种合作模式:第一种和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成立专门并购基金,助力企业做大做强;第二类是股权基金,主要和一些有产业背景的投资公司、投资机构来做股权基金;第三,会针对北京市想要落地的重大项目做专门的项目基金;第四种形式,是和一些拥有产业背景的区县成立专门的合作基金,目前第五期正在进行评审,前四期合作了20多支基金,出资规模在180亿左右,欢迎更多的企业、机构关注我们高精尖产业基金,为北京的产业布局、发展一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唐雪峰:前面几位都是市属的投资平台,我们是庄属的投资平台,我们公司立足于北京开发区也就是亦庄,主要职能是通过投资推动亦庄产业的发展,包括母基金、跨境并购等,大家有意愿可以跟我们多合作。

    产业投资的迭代创新

    姒亭佑:三位来自于北京,另外两位来自于广东,一个是深圳,一个是广州,都代表了我们国内目前比较先进的投资区域,先从雪峰总起,请教一下,亦庄投了相当多的国有及民营投资机构,你们从亦庄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迭代在创新,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做法和想法。

    唐雪峰:做产业第一个基本点,要结合自己区域的属性和定位,北京开发区1992年建区时,定位就是做北京第二产业高精尖的聚集地,现在大家都流行叫做战略新兴产业,我们一直在探索每一个时代的战略新兴产业是什么,我们从做工业开发区开始一直在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搞产业有点像做金融衍生品,是跨周期的,这几年大家谈VR、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每年都有每年的热点,在全国各地你也看得到VR产业园,AI产业园等,但回过头来看,热点每年都在变,热点不见得就是我们作为产业投资人需要关注的东西。而亦庄从今天开始到未来十年、三十年我们要走到哪儿?这才是做产业投资的观念,每个时代用不同的工具一直在做的就是产业升级。

    这几年因为地区财政实力比较充盈,我们用投资、基金这样的金融服务手段多一些,前几年政策导向,财政支持用的多一些。不管用什么方法,核心目标不变,要发展我们本土的主力产业。几十年下来,亦庄四大主力产业一直都没有变过,不管政府领导换过多少届,主力产业一直没有变,沿着这样的讨论,创新这个事情相对简单,围绕着最有优势的几个主力产业集群,从产业链最顶端到最底端完成布局,所谓创新就是把没有的吸引过来。这些就是产业升级和创新的大逻辑。

    具体的案例就涉及到亦庄历任政府领导做出的贡献,开发区1992年刚刚建立的时候,大家去亦庄看到更多的就是第一批落地的企业,像资生堂,可口可乐这样一些生活消费都市产业。随着这些产业的布局,亦庄开发区面积逐渐扩大,进来的企业质量不断提高。之后开始布局新一代产业,那个时代更新的产业是制药,我们吸引了大量世界五百强药企,随着五百强进来,周边的产业也会进来,形成很大的医药产业,在医药产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北京亦庄一度叫做北京药区,它是稳定持续供应财政的产业。

    下一个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业给亦庄的产业升级,给财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当时判断的是电子信息产业,所以吸引了大量电子信息产业落地到亦庄,像诺基亚、富士康、国产手机等企业,逐渐稀释掉了亦庄药的概念。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的时候我们又布局了汽车产业园,把奔驰中国的产业基地放到了亦庄,包括整车、发动机、变速箱全放进来了,当诺基亚突然倒下的那一天,刚刚好是我们奔驰投产的第一年,奔驰第一年就填上了诺基亚留下的空白还略有增长,奔驰每年贡献着一千多亿的产值。

    在过去三年里我们花了大量的钱在半导体领域,就是在为下一个十年布局,万一哪一年汽车产业走入夕阳,依托我们本地的产业结构,我们对产业的宏观研究做一些预判,跨周期看未来发展方向能给我们贡献的力量,可能就是形成这样局面的前提,如果每天看着新闻抓热点不可能形成这样的效果。

    国资母基金未来发展

    姒亭佑:刚才唐雪峰总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亦庄一直在做的一个是除旧,一个是布新,这是成为百年企业需要的做法。即要把已经退化的项目淘汰,也要引进新的产业。每个企业包含投资机构面临同样的问题,下一个阶段包括中美目前的冲突所形成的新环境,我们怎么样面对,这个时候就回到了产业基金,在产业布局上面你们有什么想法,你们在市场化基金上面的布局还有未来的规划是什么想法?

    李鑫:聊一下我们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集成电路本身就是产业链长专业深的行业,我个人认为像引导基金特别是市级引导基金,如果想做成功,必须让它充分的市场化,充分调动GP管理的积极性,整支基金体系才能成功。在2014年6月份到2015年年底之间,我们成功做了几个海外大型收购,在那之后我们发现是越来越难,到目前为止,特别是在北美地区,收购政策变的越来越紧,我个人相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一个共性的趋势,未来经济还是要共融共通的,这是一个大趋势,因为短期政治上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暂时的波折,但未来依旧是很美好的。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不妨梳理国内现有的产业,突破自己的关键技术,把自己的产业链梳理梳理,自强不息,修炼内功,静等风来。

    姒亭佑:过去我们做了相当多的并购,把海外的项目引进来,相对困难的时候,深圳一直在引导创新,你们目前对天使母基金的策略还有对未来的布局,有什么思考?

    刘湘宁:地方产业引导主要通过两种手段,一种是引进来,直接把成熟的企业并购进来或者是注册地改到这边;另外一个把人才引进来。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策略,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试点城市,四十年发展是靠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到深圳,才有今天对发展。在顶层设计上补齐短板需要政府的出现,才诞生深圳市天使母基金,深圳市在VC、PE阶段也有很多成功的机构。我们基金聚焦天使期、种子期的培育,只要符合深圳市十三五高精尖产业发展,我们都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投资,也为深圳市下一步的产业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

    姒亭佑:在座的有很多GP,你们筛选子基金时,希望什么样的基金跟产业协同,你们有什么样的要求?

    刘湘宁:深圳市引导基金管委会为我们制定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实施办法,首先是对GP的投资能力有比较量化的标准,要求过去一定是管理过一亿规模的天使基金或五亿规模的创投基金的GP,而且这个基金必须是实缴到位的。另外,我们要求GP和基金都落地注册在深圳,比较欢迎投资方向跟深圳市鼓励的方向相匹配,反投比例要求可投实缴纳的70%投资于深圳当地。我们投资于深圳当地的概念包括,投早期项目时这个项目注册在深圳,也包括从其他地方注册地迁往深圳,还包括在深圳市设立子公司或者是研发中心这样的情况。

    姒亭佑:卢总,因为你们是国资出资,市场化运作,关于国企混改重点关注的部分,从产业发展来讲,你们整个产投的思路想法是什么?

    卢荣:其实我们设立广州国资母基金的出发点和使命就一句话,能够帮助广州国企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围绕这两点,我们会跟合作伙伴有三个路径关注。

    一、我们希望吸引全球最优秀的GP管理公司关注广州国企混改,广州市属国资总规模超过3.2万亿,这里涌现出一批包括像越秀,广汽,无线电等一批国企知名企业,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全球GP管理公司能够关注广州的混改。2018年10月,广州市国资委专门推出一场国企混改推荐会,从市属30个国企集团里筛选出20个项目混改名单,这个方面希望大家能够关注。

    二、作为国企跟新经济的拥抱,国企在传统赛道上拥有他们自己的产业基础、人才团队、品牌、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必须要跟新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融合,这个过程中既提供了合作的机会,也能够提供投资的机会。

    三,通过并购维度实现转型升级和发展,这个过程中,我们传统的做法在传统主业的基础之上,帮他并购国内或是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新的主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扩张和发展。这三个要点是我们比较关注的焦点。

    姒亭佑:您主要还是希望合作做产业升级,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否可以分享一两个案例。

    卢荣:我们做头部GP对持续LP,在头部GP选择上,我们内部有一个9+4策略,3个领先投行、3个领先资产管理公司、3个领先的产业龙头,这是3+3+3的9,4是围绕大的行业、大的赛道,4个行业分别是生物医药、文娱、消费和制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围绕9+4筛选合作伙伴,已投的机构包括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券商的直投公司中信金石,2017年下半年开始合作,现在已投了它们三支基金。

    姒亭佑:孙总,之前高精尖也投了不少子基金,可否介绍下北京高精尖的投后管理,有没有什么建议?听说下一阶段你们有转型升级的计划,是有什么样的思考?

    孙志刚:我们高精尖产业基金关注14个领域,在做基金管理的同时,由北京市经信局牵头一直在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梳理我们投资的这些行业应该怎么布局,怎么发展。北京市刚刚公布了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目录,我们现在在配合经信局,梳理北京的优势劣势。我们有四张图的概念,围绕着技术路线图,产业发展规划图,企业承载图,投资路线图,努力按照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要求,在这几个方向上更加深入,这个工作现在是从基金投后层面去做的,发挥基金更大的作用。

    我们在和基金机构合作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我认为不是困惑,现在主要还是在一些市场化的诉求上会有更多的交流,毕竟政府财政出资,一定有它的诉求,其他的LP出资也有它的诉求,怎么既满足政府的要求,又满足LP和机构市场化的想法,是我们投后进一步要加强的工作,做好服务,而不是做好管控。

    我们目前布局了20多支基金,14个领域我们已经布局的差不多了,尤其是龙头企业方面,下一步我们会对更多的龙头企业做更多的服务,把产业做的更大。

    国际关系挑战应对之策

    姒亭佑:谢谢孙总,接下来我要转化一下讨论的主题,美国目前还有出口管制,对于产业升级,过去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跟欧美企业交流,把一些技术转移到国内,但目前我们需要自力自强,这个时候,你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应对之策是什么?

    唐雪峰:归根结底我们做的是产业投资,过去几年我们做了大量跨境并购业务,在欧洲、在美国买了很多上市公司,相应的一些产业和国内做结合,跟我们是不是代表国家战略走出海外寻求高技术引进关系不是特别大。产业这个东西跟流感是一模一样的,它不断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从相对发达的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滚动,早几年我们看到国外的袜子、钮扣、衬衫、皮鞋流入,到后来变成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再后来变成了电脑、手机。今天再看,这些东西还在,不断有东西流进来,不断有东西流出去,流进来的东西变的越来越小,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下一阶段,在发展中国家流动转移的可能就是半导体行业,所以我们在过去三四年花了大量的精力布局这样的企业,他没流来我先买过来,产业一定要带着周期看才有价值。中兴事件之后全国一窝蜂的都在投半导体,现在再布局这个事情是不是有道理的,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是值得探讨的,提前判断到这个趋势,提前去做,问题不是特别大,总会抓到机会。

    今天,当美国对中国高技术的出口进行限制,包括跨境并购,这个事情对我们的影响不见得有那么大,我做这个事是因为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找到了方向和空间,现在去美国买东西费劲了。近两年,我们和亦庄的几乎每一家上市公司成立了并购基金,帮助他在全球范围内并购他需要的资产或项目,把亦庄本土的上市公司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大做强。美国不行了,我们去欧洲,重点一定是,我们买来的东西是本土的上市公司需要的,管得了的,有价值的。

    通过不断的发展,我们看到了效果,让它的产业链变长,这是我们找到的对于亦庄比较有效的发展方式。买东西,在美国、日本、欧洲不重要,一定要找到龙头企业需要的东西。过去做母基金无差别的寄希望于GP,后来我们发现这样的方法有效果,但是不能形成体系,大家各做各的。现在我们的方式是依托龙头企业,它做的每一件事情围绕自己都有逻辑,这个时候我们花精力出钱、出人、带团队,一块帮助他,用这样的方法在更短的时间内让本土的上市公司变的更大,更强,同时也是在发展本土产业,这是目前我们找到应对风险有效的方法。

    姒亭佑:亦庄针对自身产业的留存,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从集成电路基金来讲,这是两边冲突的核心,你们目前的投资逻辑和未来的应对方法是什么?

    李鑫:亦庄主要做的就是集成电路,他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我们目前也是这么做的,并购重组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服务于产业,这是产业基金最终的目的。之前能买,我们收购抓龙头,从龙头企业上下游梳理。产业链也可以帮助龙头企业成长带动中小企业,全世界的趋势是抱团取暖,依靠资本包括产业基金作为辅助手段,不断帮助这些龙头企业逐步壮大,我觉得这可能是目前为止在集成电路领域最有效的手段,未来很多的工作会围绕这些企业去做,把他们扶持的更为壮大,支撑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

    姒亭佑:刘总,因为你们主要做天使投资,现在主要聚焦哪几个领域?希望形成怎样的产出形势?

    刘湘宁:我想发散式的来说,从天使阶段想要鼓励当地的产业发展,我们有产业政策。天使成功的概率确实是比较低的。从地域要求来说,第一,当地要有比较丰厚的创业资本,要有钱来投入;第二个当地要有比较好的科研院所或高校;第三个有一些职业管理经理人,这三者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比较好的创业环境。

    深圳市之前在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方面有短板,这几年深圳市陆续引进以及鼓励全国各大高校、国外的高等院校到深圳合作办学,深圳已经有二十多所世界级的高校落地,这一块资源也在集中。在深圳,三大要素正在形成很好的聚集效应,美国旧金山也是三要素的聚集地,现在国家把粤港澳大湾区提出来,深圳自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

    最近广东省也出台了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政策,我们看到这个政策里面特别有意思的一条,它鼓励国外科研人员回来创新创业,对国外科研人员、科技专家提供一系列签证、定居的便利措施,我们知道过去外国人在中国拿绿卡是很费劲的。过去在并购或是引进国外项目的时候,很多是找华人专家,未来我们国家可以有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欢迎外国人到中国来创新创业。国外已经有一些孵化器在深圳开设有关软硬件的分支机构。除了购买公司、产业以外,我们也可以吸引国外的人才到我们这边发展产业。

    产业基金升级之道

    姒亭佑:目前广州市国资的体量也很大,从产业基金层面,如何利用资本的力量把它做强做大,在未来升级的方向方法上有没有系统的打法?

    卢荣:2018年我们自己也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性机遇,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越秀集团是广州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平台公司,在这样的全新定位之下,越秀产业基金对自己的战略定位也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我们去年提出要做粤港澳大湾区领先的产业资本运营商,这样的变化从关键词里面就已经看到了,两个核心的要点:第一,粤港澳大湾区;第二,产业资本的运营商。强调我们作为金融资本必须要跟产业进行深度的融合。

    从我们自己公司的定位来讲,我们经过八年的发展,逐步形成相对独特的运营模式,第一个运营模式是产业+资本,具体的延展一方面借助于越秀集团的主营业务相关产业以及广州市属国有企业的产业及赛道,发展相关业务,比如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夹层、房地产等相关的业务。另外一个维度,用金融和资本手段助推我们自身产业发展。

    第二个是联盟+基金,广州市在2016年率先在全国成立第一个地方国企联盟平台,把广州市属所有国企资源结合起来,搭建了广州国企交流协同创新桥梁,在这个平台之上我们成立广州国资创新母基金,通过基金的方式来助推国资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个是母基金+直投,通过母基金带动相关的股权直投业务发展,通过这三个独特运营模式形成相对独特的战略和打法。

    姒亭佑:孙总你们后期还希望投哪些民营投资机构,他们的方向跟你门怎样配合?

    孙志刚:我先说说民营国有这个问题,尤其是产业引导基金都是财政出资,财政出资只能算是财政资金在这么多年支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式而已,我们从最早的拨款贴息到股权都是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手段。基金可以说是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从管理到投资,给了它更加市场化的说法之后,所有机构在选择项目、合作伙伴的时候,更加利用市场化手段来做我们的事情,大家不要说怎么这么多国有的钱、政府的钱去做国有的事情,这是一个误区,先把这个事再给大家解释一下。

    姒亭佑:我个人认为目前国内企业,如果只看国内市场已经不够了,国内企业必须要走向国际,必须要用国际思维逻辑做市场,同样国外的人到中国来如果用他自己本土的思路做中国市场,不了解中国的市场一样会面临挑战。 在未来,对于产业的布局必须先从自身开始抓起,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产业的布局,未来能不能成功那就是看各自的看家本领。最后请各位嘉宾用一句话总结各位对产业发展的建议。

    李鑫:2018年,整个投资界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金融环境都不算很好,募投管退都比较艰辛,我相信在未来一两年时间内,会迎来更好的增长点,我们一起努力,希望有机会跟大家有更多的合作。

    刘湘宁:政府引导基金将会在2019年继续发挥它的引导作用,补齐创业投资短板,促进创业创新。

    卢荣:在关注新经济投资同时,请大家多关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这里会有很多机会,同时也请大家多关注我们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性的机遇,大家多来广州,多关注广州。

    孙志刚:产业迭代肯定是不断发展的话题,我们希望更多机构在产业政府解读上像刚才雪峰总说的,这样的合作伙伴是我们更加追求的。

    唐雪峰:不管是寒冬还是风口,只要坚持着自己的产业逻辑,持续投下去,肯定会有收获,如果大家有产业的血液,有产业的基因,随时欢迎大家来亦庄,我们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各种服务。

    姒亭佑:所有的经济都有周期,每一个周期其实都给我们非常多的投资机会,有的产业会往下走,有的产业会往上升,无非就是我们能不能抓住上升的趋势,避开下降的部分,也希望2019年大家能够心想事成,谢谢各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紧跟每一经济周期 产业基金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xl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