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小时候,觉得家里真穷,但是就那么穷,我还觉得很快乐。
我记得小时候孩子们好像不刷牙,刷牙缸里只插着两只牙刷,只有父亲的和母亲的。我们好像上学才开始刷牙,上学之前小孩子都不刷牙。应该是家里太穷,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还有那么多讲究?
我记得我们上学了,弟弟早上起来刷牙,把牙刷掉在尿盆里了,捞出来,用清水冲一冲洗一洗,就那么继续用了,现在想一想多脏,但那个时候,小娃娃哪有那么多想法?洗漱毕,赶紧去上学。压根就没有想过再给他买一把新牙刷。谁也没把这件事儿当回事儿,继续该干啥干啥,每天依旧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没办法,那时候就那么穷,放在今天,这简直就是奇谈。这件事在我的印象里特别深刻。
我和弟弟到县城里上学,从来没有买过一次早点。每天早上起来洗漱完就上学去了,有时候在家里吃一点馒头,大部分情况下一睡起来也不想吃,就匆匆忙忙上学去了。所以每次到了上第三节课的时候,我饿的胃疼,胃里泛酸水,蜇的胃疼。班里有城里的孩子,每次下了第一节课,就去外面买一个糖麻叶,然后就走就吃。带到教室里,吃的满教室都是香味儿,闻到这个味儿,我饿的咽口水。看到他们吃的那么香,我常常把头低下去。感觉那个黑黑的糖麻叶,就是全世界最好吃的东西。
但我是村里来的孩子,父母能把你送到城里租上房供你读书,就已经是对你最大的优待,因为你不用在地里干活,享受着读书的清闲,父母两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挣钱的辛苦,从小就看在眼里,苦一滴,汗一滴,真不容易,谁还忍心提出要买的吃早点?
那时候,卖早点的自行车上驮着一个冰棍箱子,里面放着各种早点,站在教室外面卖,我也曾远远的看见卖早点的女人,掀起棉被子,从后面的白色箱子里掏出一个饼子,心里对这种生活充满敬仰。对那些能买得起早点的同学,更是仰慕的不得了,他们家得多有钱,才能天天买得起早点。后来听说,那个经常拿着早点吃的同学,他妈就是卖早点的。当时感觉他妈太有本事了,居然推着自行车在校园里卖早点,大家都对这个同学非常羡慕。那个时候,能买起早点的人家也不多。大家普遍都穷。
记得家里的擦脚布子,都是用穿破的秋裤做成的。秋裤烂的不能穿了,没有补的价值了。母亲就会把好的地方剪下来,缝成一块方方正正的布子,我们用来擦脚,软软的,很舒服。在我的记忆当中,小时候擦脚就没用过毛巾,毛巾太高级了,用作枕巾和洗脸用的毛巾。所以直到现在,我用的擦脚毛巾,都是洗脸用的旧了,用来擦脚,或者做枕巾磨的毛少了,我会剪开,学着母亲的样子,缝成两块擦脚布。我从来没有用过新毛巾擦脚,觉得这么做简直是暴殄天物,这与小时候受穷的经历有关。
香皂也很少买,买一块用很长时间,只是洗脸的时候用一下,洗手用的是自己家做的猪胰子(杀完猪,把猪的胰腺捣碎加入碱面作成),去污力强,洗完以后手特别润泽。圆圆的,放在灶台下面。土肥皂和洋肥皂一起用,这样洗脸的和洗手的就分开了,还能让买来的香皂省一点用。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自家做的土肥皂,又环保又好用,卖的价钱会更高才对。
忽然想起,小时候的那些穷日子,那么艰难,父母依然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我们家的孩子走出去,什么时候也干干净净的,穿的衣服有补丁,但很合体。因为母亲总是把衣服改的很合适,缝补的光光溜溜。在那个小山村里,我们是极其体面的人家。
梦里,村里的那个土坯房,还有那一盘大炕,家里亮亮堂堂,干干净净,永远是最舒服最自在的地方。日子虽然穷,少吃没穿,但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来全是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