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史海钩沉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6)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6)

作者: 宜昌石头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07:33 被阅读1次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6)

从1938年的人口统计可以得知,那一年鸦鹊岭那条百年老街的居民有368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就算大部分人经商做生意,也还是很热闹的。可是从1940年起,鸦鹊岭被侵华日军占领五年之久,清代的古刹梅林寺被拆毁,除了那座天主堂作为驻军司令部和其他几栋建筑作为日军所用而被侥幸保存,整条老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房屋被焚烧或拆毁,民众不是被驱逐就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里成了驻宜日军的重要补给基地。镇上的那棵有着百年历史的皂荚树,就见证过那段辛酸的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鸦鹊岭老街开始逐渐恢复活力,从1954年人口统计的838人中可以看出,投资办厂的21人,兴办实业的5人,从事商业的168人,从事服务业的12人,单位聘用管理人员有40人,技术人员70人,职工有93人。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鸦鹊岭集镇人口已上升到43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也有1573人;而到了2005年,整个集镇人口突破万人,达到12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也增加到4889人,工商业经营户也扩大到395家,集镇面积也由原来的那条800米长的老街,发展到拥有面积3.88平方公里,街道11条,总长度超过10公里的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示范镇。

而整个鸦鹊岭镇的土籍追根寻源,不是来自于中原,就是来自清朝的“湖广填四川”的大迁移,所以在思想上深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道德的影响,在为人处事上提倡有话好好说,但性格耿直、爽快,不主动惹是生非,也绝不怕人挑衅闹事。鸦鹊岭人也和宜昌人一样,都是好吃佬,既吃得川菜的酸辣麻,也习惯荆州的鱼糕,甚至把沔阳三蒸改成当地的三蒸。把一条鱼做成蒸鱼、鱼糕(当地头菜中的食材之一)、鱼丸(清汤的主要食材),剩下的鱼头、鱼脊、鱼骨和鱼刺等“边角废料”做成鱼冻,叫做“一鱼四吃”。现在那一带的农家乐都有这道菜,味道还行,只是鱼冻不敢恭维。

在生活的诸多方面鸦鹊岭人既受到来自荆沙楚文化的影响,也带有浓厚的来自宜昌和四川巴文化的痕迹,最典型的是原来住的是因地制宜的干打垒的土墙屋,遇到红白喜事会请锣鼓家业来吹吹打打,请乐师来演奏丝竹音乐,而不是像山区人张口就是““花咚咚的姐呀,姐儿是花咚咚,回娘家背个花背笼。”更不会手舞足蹈的跳丧舞。也许是因为身在大山之外,文明和文化浸染已久,就喜欢吹打乐的热烈和丝竹的文雅轻快。

鸦鹊岭的语言上似乎带有当阳的口音,可是话里也似乎带有很多宜昌话的影子。譬如:发梦天(说梦花),打炸雷(打很响的雷),黑(he)哒(晚上),袱子(毛巾),砣子(拳头),码呢光(鹅卵石),背时(倒霉),跑暴(下暴雨)都是如此,不过,譬如:满到的(到处), 撮白(be)佬(骗子),呼烟(抽烟),家(ga)公爷爷(外公),候哈儿着(zuo)(等一会儿)似乎又有荆州话的尾音。

严格来说,门年(明年),印水(浇田),蛤蟆连子(蝌蚪),掬匠(厨师),居宜哒(办好了),扎迷头(跳水)都带有宜昌郊区伍家岗、花艳一带的影子,而下(ha)菜(吃菜)似乎是枝江话,希乎儿(差一点)似乎是当阳话,喳哇子(说话声音大)似乎是晓溪塔的话,檐(yan)老鼠(蝙蝠)又似乎是宜昌城区话,就是不知道那句“纳鞋底不使锥子——针(真)好”和另一句“蹲在厕所里嗑瓜子——入不敷出”是哪个地方传来的。

鸦鹊岭素来被称为“小香港”,除了地处三县市区的交界,还有各级上级的管辖鞭长莫及,所谓的“三不管”,往好处说,就是具有自由发展的优先条件,往坏处说,就是任其发展,自生自灭。好就好在鸦鹊岭这个镇上的集市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围绕着老街、汉宜路而发展的主要集镇,无论是老牌的东方超市,还是梅林菜市场;无论是鸿运广场的国贸,还是一家接一家的临街摊点,生意都做得不错。尤其是到了节假日,到处水泄不通,处处人山人海,购买声、吆喝声、喇叭声,不绝于耳,给这座商业活跃,商家云集的集镇带来了市场繁荣。

相关文章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10)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10) 宜昌丝竹是用丝弦和竹管演奏的、流行于宜昌市鸦鹊岭一带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音乐,在没有西洋...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6)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6) 从1938年的人口统计可以得知,那一年鸦鹊岭那条百年老街的居民有368人,在当时的情况下,...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1)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1) 鸦鹊岭从前不仅是夷陵区的东大门,也是宜昌市的东大门。历史上的宜昌不过就是西陵峡畔的一处过载...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14)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14) 宜昌丝竹这个可以用国际民间音乐协会的解释所说的“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的曲...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13)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13) 宜昌丝竹与江南丝竹同生一脉,可是由于江南一带除了小桥流水人家,还有繁华的都市,连说话声音...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11)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11) 鸦鹊岭位于交通要道口,所以自古繁华,因为物产丰富,所以有钱人较多,从史料上得知,清嘉庆十...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4)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3)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3) 宜昌的得名于“宜于昌盛”,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风水似乎不太好,所以前有风水鼻祖郭璞从中州运...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5)

    宜昌伍家岗的来历在1982年的《夷陵地名掌故》中说得很明白:“伍家岗一名由来并不远久,据说,约在抗日战争前后,因岗...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9)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9) 2006年,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宜昌有7个申遗项目榜上有名,其中有宜都青林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鸦鹊岭与宜昌丝竹(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el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