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个小时的歌,睡一个小时,发一个小时呆,就到学校了。”
一.
在等车的时候,突然手机抖起来了,原来是好友的信息,问我坐车回学校没有。他刚好路过等车的地方。想起上一次见面的情景,又想着下一次见面,寒假那么匆忙,暑假又那么远。
不禁悲叹一句:哎,都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了。
陪同我等车的张岚岚笑我,好像情人分手了那样。
兀地,想起原来过了三年了,九年了。
随着车子滚动的不止是车轮,还有这些年。
二.
自从到云浮上学,回家总是那么遥远和折腾。
两趟短途的车,中间隔着一趟水路,跨越这些才能到家。
我个性愚钝,怯弱胆小,六年级和初一的时候不敢自己搭车回家,总是由爸爸在中途接我,或者是妈妈送我一段路程。而由我自己某个定点,我就会在路边的电话拨个号码“报告”。
回家的最后一趟路必经一条村子,那条村子的稻田特别好看,绿油油的一大片,好像看不到边那样。水泥铺上的路长长的,传阅稻田中间,走上去就像是走进一幅画那样。那里的民风也比较淳朴,曾经有小孩子“路见不平一声吼”用自行车帮我“运载”行李。那里很多妇女务农之余还在附近的小镇上打工,并且兼职起“摩托载客”。我就有还几次被问到要不要坐摩托,但我总是摇头。我有我爸的摩托坐。
不过,最难忘的是一个人走一段路,抱着大大小小的包裹,而见到爸爸的摩托车“路转溪头忽见”!哈哈~
有一次刮起了台风雨,我还站在最后一趟的等车定点等着,自己一个人撑着伞。心里想,爸爸应该不回来了吧,于是就自己上车,——这是那段日子里少有的自己一个人完成所有路程的一次了。
回到家,妈妈很是惊奇:哎呀怎么自己回来了,你爸开摩托上去了!得马上打电话给他!
于是,那晚爸爸变成了“落汤鸡”。
还有一次,我撒谎了。
回家的第一趟路上,我去好友家玩乐一会。
那时候的心理活动大概是这样的:嗯,平时爸也比较迟才来到的,我就迟到一点点应该没事的吧,说不定刚好碰上呢!
那时候我还没用手机,所以无法准确得知爸爸在等了我多久。只记得我赶到车站的时候,他正坐着喝饮料,表情有点郁闷——后来听妈妈说他等了大半个钟头,我便搪塞:塞车啊。
三.
初二就开始自己一个人全程上学或者回家了。
从家里出发回学校的时候,妈妈会送我,并一遍遍交代司机到那里放我下车。
这两趟陆路一趟水路,已经很熟悉了,闭着眼睛都能够达到目的地。
自己一个人坐车坐船比较无聊,但也自由了很多。我可以在路过的小镇上买小小的蛋糕吃,逛逛有小说和漫画书买的两元店,光顾路边挑担卖橄榄的阿婆……于是我知道了哪家蛋糕店的小面包好吃,哪个船长人比较和善,这些倒也算是让我乐在其中。
可能所有的独立和开始都这样的吧,那么自由自在。
四.
高中回家的次数少了很多,住校的日子多了起来。现在回想,竟然觉得有点模糊了,明明这是离现在最靠近的时间。
但是依然是那条路,两趟陆路一趟水路。难得回一趟家,即使一个人走也妥当了很多,不像刚开始时的畏畏缩缩了。这时候的我不仅知道逛街买东西吃,还知道了车费船费是可以讨价的!
于是渐渐,胆子也变得大起来了。遇到载客的过往车也总会自如地压价,便宜两块是两块嘛。
不过没变的就是,从家里出发的时候总会担心坐过车,便打醒精神,不打瞌睡。死死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当这些风景变得一点点熟悉的时候,我就会喊那条村子的名字,到那下车。
因为那时候我妈已经懒得送我了,哈哈。
五.
时光荏苒,已是第九年了,这车上的岁月。
自从修路,来往云浮和家里的路方便了很多,但是我已不再是在云浮读中学的小丫头了,现在轮到张岚岚了。她笑我“运气特别差”。
我的世界,由原来的以家到云浮为直径画一个圆,到现在,由家到从化为直径画成的一个圆。
物是人非,舴艋舟载不动李清照的许多愁。
而车上岁月,随着车子辗转奔波,却愈发厚重。
发呆,听歌,睡觉,幻想。这车上的岁月。
网友评论